第四章 第九节 考工升级
作者:齐九2019      更新:2019-11-16 16:03      字数:2976

九考工升级

秦明刚入党宣誓之后,厂里又迎来一件大好事,上级又下达了对企业职工调整工资的文件。企业职工的工资经过了一次普调,至今又过去了几年。这次是第二次调资,可这次不是与上次似的普调,文件上规定,本次调资的升级面,只能控制在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内。

调资升级,对企业来说,是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不可等闲视之。可这次的调资的升级面只有百分之四十,就很不好办,它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处理得不好,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厂部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和讨论后,制定了这次调资的基本政策和方针,规定这次参与调资的职工,必须分别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试后,达到了上一级别规定的应知和应会技术标准的人,才能晋升。也就是说用考试后每个职工取得的分数,来决定他的升级与否。

考试的具体事宜由工会牵头,技术科配合着出题、阅卷等具体事宜。

那时实行的是八级工资制,向阳厂属于机械行业,机械行业对每个工种中的每个技术等级,都有着相应的应知和应会的规定。

厂工会和技术科首先把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各个工种,每个级别的应知应会的标准复制了出来,发给每个参考的职工,供他们了解和对照学习,做好参考的准备。然后技术科又根据这个标准,分别制定出各个工种和级别的理论考试的试卷和实践考试的内容,还制订出颇为具体的计分细则。并规定了理论考试的得分按百分之四十计入总分,实践考试的得分按百分之六十计入总分的规定。

一切工作就绪,半个月后,各工种首先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考试。考场设在礼堂,座位是按工种和级别划分的,每个座位都编了号码,参试人员按各自的准考证号就坐,监考人员宣布了考场纪律后,把试卷分发给每位参考者。

接到试卷后有些人在从容的答题,有些人则看着试卷一筹莫展,久久不能下笔。看来试卷的内容确实是难倒了一些人。

不久,技术科阅卷完毕,笔试成绩张榜公布了出来,只有一半的人及格,最低分只有20多分,技校毕业的职工比没上技校的职工成绩普遍要好些,最高分竟然又是没上过技校的秦明刚,他得了85分,邹明德和袁昌顺的分数,紧跟在秦明刚之后,也都是80分出头。理论考试的成绩,确实让大多数人高兴不起来。

一个星期后又开始了实践操作的考试,工人们按照各自工种的相应级别的考试内容,参与了考试。

车工的实践考试,也是根据级别的高低,按技术科拟定的考试内容来进行的。何宏亮和陶文生以及他们同期进厂的人,是考四级车工,试题是加工一根细长轴,这是一根车床上的光杆,考试以后,试品可作为以后机床维修的配件用;李育华和伍育成等的哥儿们,参与的是五级车工的考试,他们的试题是加工一件中型水泵的叶轮,这是外单位送来加工的一批叶轮,正好符合五级车工应会要求,被当作了考试的试题;王德志和秦明刚是考六级车工,他们的试题是加工一根多头蜗杆,这也是车床上的配件,试品以后也可当作维修配件来用。

设置出这样的“应会”试题,既满足了“应会”的考试需求,之后这些试件又能合理的派上用场。足见吕洪波他们在命题时,确实是本着节约的原则,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实践考试进行得比较顺利,应试的车工们都拿出了精湛的技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从这次考试的结果来看,显示出向阳厂的机加工水平,在本县甚至于本地区都处于领先的水平。

何宏亮在加工好细长轴的粗车工序后,采用了宽刃精车刀来精车,宽刃精车刀的刃宽达40毫米,刃口被研磨的锋利而平直,且与工件平行。工件夹在车床上,被主轴带着低速旋转,车床的拖板上装有跟刀架,两个支撑爪支撑着工件,在冷却润滑液充分的浇注中,宽刃精车刀切下了宽而薄的宛若绸缎的切屑,带着油液缓缓地卷曲着从刀刃上流出,切削稳定而流畅,加工后的表面光滑细腻。四级车工考完后,检验台上摆放着十根细长轴,每根轴上都系着标有加工者姓名的小纸牌。从表面质量来看,大部分光洁平滑,有两根存有瑕疵,还有一根中间还出现了“竹节”。

中型水泵的叶轮,对于曾经加工过小型水泵叶轮的李育华和伍育成来说,不在话下,他们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就拿下了这个形状复杂而又精密的中型零件。可同等级别孔亮,操作时则有些慌乱,拿出来的活也逊色多了。

多头蜗杆的加工比较复杂,它要准确等分出三条螺旋线,并切出正确的牙形来,螺旋斜角很大,加工难度较高。可秦明刚当年在维修车间时就曾加工过多个,这次对他可说又是轻车熟路,可他仍然保持着谨慎的心态,从容操作,准确地刃磨出蜗杆螺纹车刀,精车蜗杆螺纹时,切屑薄而发亮,顺畅地从螺纹槽中流出,很顺利地车完了。王德志也凭着他深厚的基本功,使出浑身的解数车了出来,只是时间拉长了些。他们加工好的两个外表酷似麻花状的多头蜗杆,罢放在检验台上,条条螺旋槽分度均匀,牙形准确,光洁闪亮。

锻工的考试是在空气锤上进行的,五级锻工的试题是锻打一根不大的有几个台阶的轴类零件,规定它在一台小型的空气锤上,由一人采用自由锻造的方法锻造出来,为达到五级工的锻造难度,试题特意提高了试件的尺寸精度。

应试的是中年锻工伍尤军,他身材健壮,经验老到。当坯料加热到可锻温度后,启动了空气锤,从炉中夹出了坯料。只见他双手持钳夹住坯料,精力高度集中,一只脚踏着气锤下部控制气阀的横杆,锤头有力地频繁地击打在工件上,火星飞溅,“通通”作响,手中的钳子则配合着锤头击打的频率,不住地把工件翻转挪移。锻坯在他的控制下,按照他的意志缩小,伸长。一端锻至大概的尺寸后,又调过头来锻打另一头。通红的坯料在他的操作下,中间的尺寸逐渐到位,接着又按图锻出两端的台阶。最后进入精锻,他放小了击打的力度,双手握钳掌控着工件的动作与锤头的起落配合得浑如一体,小心地把工件上的每挡轴径整治成圆形。多次用卡钳测量后,长度和直径都达到了图纸的要求。最后,停止了脚下的踩踏,把钳中锻好的工件放入保温桶内,从容地切断了电源。

全厂其它工种的实践考试也都在有序地进行中。每位参试者都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事。展示出各自精湛的技艺。

所有考试出来的零件,都要经过检验员对每个部位仔细地测量,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试卷上。再根据测量结果,按技术科的规定,分主要部位和次要部位打分,得出实践考试的分数。最后把笔试与实践考试的得分,按比例计入总分,作为评判升级与否的根据。

这次考工升级,考出了应试者的真功夫,分出了优劣,很好地解决了只有百分之四十升级面的棘手难题。调资结果公布后,一部分没有升级的职工,在分数面前也无话可说,只能怨自己技不如人,有些老工人,因为文化水平太低,再加之他们的级别本来就很高了,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

这次考工升级,大大地调动了青年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他们真切地意识到,只有技术上过硬,才是硬道理,才能干出漂亮的活儿出来,才能提高工资待遇。

同时,这次考工升级,也很清楚地暴露出工厂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部分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过得硬的,做出的活儿有模有样;可理论知识考试的结果,却难如人意,水平普遍较差,让人大跌眼睛。

这也让企业领导意识到,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着力提高职工的理论知识水平,已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是必须要着力补上的一课。

只有提高职工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使企业整体的技术素质,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