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八节 何清明的婚礼
作者:齐九2019      更新:2019-11-16 16:03      字数:5103

八何清明的婚礼

时间的流逝让朱和文已是五十五岁,到铸造工人该退休的年龄了。他是向阳厂第一个翻砂工,他带出了第一批徒弟,他的徒弟们又一代代地带出了下一代徒弟,现在铸造车间已有几十名翻砂工。可以这样说,朱和文是本厂翻砂工的祖师爷。

在朱和文临近退休的时候,厂里决定把他徒弟中的姣姣者,铸造车间付主任曹瑞文,接替师傅任铸造车间主任,为了加强铸造车间的领导力量,又把资历和经验都堪称老到的王德志,调来担任铸造车间支部书记。在王德志与曹瑞文的主持下,徒弟们为这位即将离开他们的祖师爷,开了一个隆重而充满亲情的欢送会。会上大家追叙了朱师傅与他们相处的日日夜夜,表达出对师父无比留恋的师徒之情。

干了一辈子翻砂工的朱和文,也依依不舍地表达了他对徒弟们的不舍之情。他是这样说的:“我同你们一块工作了几十年,一块儿蹲着玩砂子,产生了着深厚的师徒之情,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们呀。可我已经老了,干不动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你们比我文化高,接受新事物快,长江后浪推前浪,老的退下来,新的顶上去,这是自然规律。在这个欢送会上,我相信并祝福你们会比我干得得更好,更出色!”

这以后,朱和文办理了退休手续,离开了喧闹的车间,与老伴一块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

王德志调任铸造车间的支部书记,加工车间由秦明刚任主任,又提了铣工班长袁昌顺任副主任。

袁昌顺是个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铣工,比秦明刚小两岁,是六十年代初从技校毕业的。他高个偏廋,相貌周正,精力旺盛。

前几年,秦明刚任副主任的时候,车间里有两台单轴六角自动车床,这种车床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一些肖轴类零件都适合用它来加工。可这种车床,每车一种零件都要根据零件的实际尺寸,设计出一套专用凸轮来。为了让这两台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投产,秦明刚为两台车床设计了六套凸轮,用来加工六种零件。这些凸轮需在铣床上加工出外圈的弧度及曲线。铣凸轮是一件难度较高的铣工活,这活都是由袁昌顺在干,秦明刚也守候在旁,在铣削凸轮过程中,袁昌顺的耐心和细心,对疑难问题的处理,都让秦明刚很是赞尝。

这次提拔副主任人选的时候,冯龙凯与杨国栋徵求他的意见,出于过去几年里与袁昌顺在工作中的合作与了解。他选择了袁昌顺。

袁昌顺到职后,秦明刚将生产调度这一摊子事都交给了他,自己的主要精力就用于抓产品的质量,工艺改进和其它的管理事项。袁昌顺接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适应,很快适应了生产调度这一工作,认真而勤奋地工作起来。他俩与李克勤之间配合得很是默契,工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加工车间在他们三人的掌控下,生产正常地运行着。

这一天,车间钳工班的班长何清明,笑咪咪地走进车间办公室,对李克勤和秦明刚说:“支书,主任。我要结婚了,请你们吃糖。”说着从夸包里抓了几把糖放在桌上。

“好呀,好事呀,恭喜你了!”李克勤爽朗地说,拿了颗糖剥开放进嘴里。

何清明转身对坐在一旁,正专心地统计工时的吕薇说:“吕薇,吃糖呀。”

“好,恭喜你了。”吕薇停下手头的工作,站起拿了几粒糖,满脸笑容地说。

何清明接下来说道:“另外,我今天来,是要麻烦二位领导出面,帮我把这事办得体面些。”

秦明刚问道:“什么事要我们帮忙?说说看,只要能办到的,我们一定会帮你办的。”

何清明说:“是这样的。我爱人不是本单位的,娘家是农村的,她卫校毕业后,分配在农村卫生院当医生。因为厂里的人她都不认识,娘家的客人也不方便都到厂里来。她觉得在我家住的小村子里举办婚礼要合式些,要温馨些,我只好依了她。我父亲上两年去世了,母亲又没有文化,没见过世面。我想麻烦二位帮我主持一下婚礼。”

李克勤听了,立即说道:“这没问题,你既然这么相信我们,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好了。”

秦明刚却有些犹豫地说:“清明,你这是高看我们了。按说这事应该由长辈来做,我俩虽说比你大了几岁,但还没大到长辈的份儿。我心里觉着有些不太合适。”

见秦明刚这样说,何清明有些为难,可又没其它法子,想了一会,又诚恳地说:“秦主任,在我心里一直是很敬重你的,至少是把你当作大哥来看的。再说我父亲不在了,那也应该是长兄为父了,加之你们又是我的领导,我认为你们完全有资格主持我的婚礼。”

李克勤说:“明刚,你就不要想的太多了。你比清明大十岁,我比他大十二岁。他既然说到“长兄为父”这份儿上了,我们不能再推辞了。”

吕薇也帮着何清明说:“清明说的也还在理。”

这时,袁昌顺也进了办公室,听了他们说的话,也说道:“既是这样说了,明刚,你还是去吧。”

见几个人都这么说,秦明刚只好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这样说,那我就只好硬着头皮来滥竽充数了!这两天我与克勤去了清明那,家里的事,昌顺就要多操心了。”

“那是自然了,你们只管去帮着清明把婚事办好。到那天,我只管与钳工班的兄弟们,去喝喜酒便是了。”袁昌顺通快地允诺。

婚礼的前一天,何清明请李克勤与秦明刚来他家先看一下。他家住在县城大街的一条巷子里,进入巷子没多远,右侧有一个用大理石条装饰的大门,进了大门是一个不小的院落,院落左右两侧都住有人家,院子的上方是何家的堂屋,堂屋里供奉着何氏祖宗碑位的神龛。何清明家住在堂屋右侧的厢房里。

进入何家,何清明将李、秦二位介绍给他的母亲,何母坐在当中的靠背椅上,是个年近六旬,面色腊黄,身材廋弱的老妇人,见了李、秦,她客气地笑着欲起身向二位致意,两人连忙上前把她扶住,阻止了她。

接着何清明又牵着站在一旁的,一位年轻而秀气的女士至何母身旁,对李、秦介绍说:“支书,主任,这是我的爱人,陈丽娜。”

陈丽娜温婉有礼地向二人浅笑着说:“李支书,秦主任好,这次给你们添麻烦了。”

秦明刚回说:“哪里,哪里,是清明抬举我俩了。”

李克勤看着陈丽娜中等的个头,姣好的面容,对何清明说:“清明真好福气,找到这么一位贤淑的好姑娘。”

秦明刚接着说:“咱清明不也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汉吗,两人是天生的一对。”

陈丽娜被说得面色微红,不好意思地说着:“两位领导快别取笑了。”

陈母在一旁乐得眉开眼笑。

何清明也笑了,最后介绍了站在何母身旁的一位少女:“这是我妹,何媚。”

少女对李、秦生涩地眠嘴一笑。

何清明又对李、秦说着:“今天请二位来,一是熟悉一下这儿的环境,二是与我的母亲和妻子见个面,三是确定一下明天婚礼事宜。我看,就由李支书主婚,秦主任证婚,好吗?”

李克勤说:“行,就按你说的办吧。”

何清明接着说:“婚礼就在堂屋里举行。婚宴摆在堂屋前面的院子里。我这村里的人都会来,加上她娘家的人,还有我钳工班及车间里几个要好的人,都说要来。估计有个八、九桌吧。”

秦明刚说:“要摆婚宴,厨师请好了吗?厨房帮厨打杂,也要人呢。”

何清明点头说:“这些我都请过了,厨房的一套人马是咱厂的,帮忙打杂的也都是这村的人。”

李克勤说:“那就好,我们明天就准时过来。”

说完,二人正欲离开。何清明夫妇拉着他俩,说无论如何也要吃完中饭再走,二人只好留了下来。中饭是已经请来的厨师做的,虽然只有六个菜,可烹饪水平却让李、秦二人赞赏有佳。饭后,二人辞别,夫妇俩送他俩出了何家院子。

次日上午八时许,李克勤与秦明刚来到何家,见院子里左右两边分别摆了五张桌子,中间留有一条通道。厨师与厨房帮忙的人,在院子一侧临时搭建的当作厨房用的栅子里,正忙得不可开交。

何清明的妹妹何媚正在堂屋里收拾着,秦明刚上前问道:“小何,你哥呢?”

何媚回头答道:“我哥到我嫂子家接亲去了。”秦明刚应了一声“啊,知道了。”

李克勤说:“明刚,咱俩得把婚礼的程序拟定一下吧。”

秦明刚说:“这我可不太在行,你就拟定吧。我按你似定的办就是。”

“好吧。”李克勤说完,执笔在一张纸上写了起来。不一会就写好了,把写好的程序给秦明刚看,秦明刚看后说道:“行,就按这程序来吧。”

李克勤又把似好的程序用红纸慎重地抄写了一遍,贴在堂屋的墙上。接着两人又拿着两大盘鞭炮,把它展开来,从院子里一直铺设到门外。

不一会在门口探望的何媚,喜孜孜地笑着,跑进院子说道:“新娘子来了。”

李克勤说:“快,去放鞭炮!”

秦明刚拿着打火机快步走到门外,将两盘铺展开来的鞭炮从端头点燃。点燃的鞭炮“劈劈啪啪”地闪着火花一路从端头向门前燃放开来。鞭炮声中,何清明扶搀着新娘下了婚车,一对新人身着盛装,胸佩红花,手挽着手,在鞭炮声中步入院子,后面是一行送亲的人,也都穿着整齐,跟着一对新人后面陆续而入。住在院子里的和厨房的人,听见鞭炮声,知道新娘子来了,都走了出来,夹道观看。

何清明挽着新娘通过院子进入堂屋,到祖宗碑位前参拜祖宗。李克勤早已将大红腊烛点燃,熊熊燃着的烛苗频频地跳动,何清明从香桶中抽出三根香,放在腊烛的火苗上点燃,双手擎着对祖宗碑位三掬恭,又与妻子并排跪在神龛前的草垫上,双双向祖宗行礚头礼三次。礼毕起立,虔诚地将燃着的香插好在香炉中。之后偕新娘到房中歇息。

约模十一点,李克勤把何母与陈父请出,端坐在堂屋的上方,并请送亲的娘家人也一一在堂屋就坐,这时主家的来宾们也都纷纷在送亲客的后排坐好了。

诸事齐备,李克勤与秦明刚小声说:“现在开始吧。”秦明刚点头答应。

李克勤庄重地站到主婚人的位置上,朗声宣布:“何清明先生与陈丽娜女士的结婚典礼,现在开始!鸣炮!”

堂屋外,一阵“批批叭叭”的鞭炮声响起,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鞭炮燃尽后,他接着宣布:“请新郎新娘就位!”

何清明挽着陈丽娜步入堂屋,一对新人面对客人在前面就位。

李克勤接着朗声说:“新郎新娘向祖宗行跪拜礼!”

新郎新娘双双跪下向祖宗碑位跪拜行礼。

礼毕,李克勤又朗声说:“新郎新娘向父母大人行跪拜礼!”

新郎新娘双双向坐在面前的何母和陈父行跪拜礼。

礼毕,李克勤又朗声说:“新郎新娘相互敬礼!”

新郎新娘相对鞠恭。

李克勤接着朗声说:“请证婚人证婚!”

秦明刚走至证婚人席位站定,拿出双方的结婚证书,把上面的内容庄重的向来宾们大声宣读。宣读完毕后他接着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何清明先生与陈丽娜女士,通过自由恋爱,自愿结为夫妻,并在有关部门登记,领取了结婚证书,从现在起,两人即结为合法的夫妻,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此,我衷心地祝福这对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众人拍手祝贺。一对新人也喜笑彦开地向主、证婚人致谢。

李克勤最后朗声说:“礼成。请各位入席!”

来宾们纷纷起立离开堂屋,来到院子中的婚宴桌席入座,须臾,一阵开席的鞭炮声响起,李克勤看了看手表,正是中午十二点半。婚宴开始,厨房里传菜的小伙子们,手托菜盘鱼贯而出,陆续把菜肴送上桌席,婚宴在喜庆中进行着。宴席至中段,李、秦二位领着两位新人,一桌一桌地敬酒,何清明敬酒,陈丽娜则跟在丈夫后面敬烟。敬到维修班同事这一桌时,同事们每人都非要与何清明单独干杯,何清明也慷慨地连喝了十小杯酒。

婚宴尽欢而散。

婚宴结束后,李、秦二人向两位新人道别,夫妇二人殷勤地将他们送至何家的院门。

下午李、秦二人回到车间,李克勤对秦明刚说:“明刚,有件好事,昨天就接到通知了,因为帮小何办喜事,没有及时告诉你。”

秦明刚问:“我有啥好事?”

李克勤说:“你的入党申请批下来了。”

秦明刚听后,心头一热,说道:“啊,太好了。这事终于解决了,谢谢你了。”

李克勤说:“我有啥好谢的,只不过当了个介绍人,主要是你自己的表现达标了,党委认可了。这次一共批准了三个新党员,过几天,你们再一起参加宣誓。”

“好吧。”秦明刚应着。

在一旁听着的吕薇笑着说:“秦主任,恭喜了。”

刚从车间里回到办公室的袁昌顺也正好听说了,高兴地说:“恭喜,恭喜,早就该解决了。”

秦明刚对二人客气地回道:“谢谢了。”

早在特殊时期前,秦明刚就向党组织遞交了入党申请书,特殊时期中也曾向军代表遞交过,可一直都没批下来,他历届的入党介绍人事后找他谈话时,都是这样说的:“党组织认为,你的工作没得说的,就是阶级斗争观念不强,不敢向坏人坏事作斗争。只专不红。希望你不要泄气,继续努力,做个又红又专的人。”秦明刚默默地听着,点头称是。

直到特殊时期以后,当了车间副主任,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加之当前的政治氛围也有些转变,才由李克勤和另一名车间支委介绍,厂党委批准了秦明刚的入党申请,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