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巡抚协防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47

崇祯并不是一个不近人情的皇帝,奏折递上去以后,他第一时间就批复了。这几个阵亡的锦衣卫,他们子女由吏部记档,如果是男丁,就承袭世职,食双俸。如果是女儿,就封为正六品衔,享受普通宗女的待遇。

对于锦衣卫的殉职人员来说,朝廷能够给了这样的身后待遇,已经很是荣光了。他们以自己的牺牲,给自己的子女换来了铁饭碗。

但对于锦衣卫在盛京的情报系统来说,这一次的失利却不单纯是损失了六名锦衣卫的问题。而是苦心经营的情报网,几乎就这样的瘫痪了。另外幸存的两名没有参与行动的锦衣卫目前位置,也没有再联系上,不知道他们是否在清军的搜捕中也遇难了。

在孙好友的等待中,武杰出现在了锦衣卫衙门里。交验了自己的腰牌和堪合之后,锦衣卫的一名经历去通传。

孙好友听说凌云没有来,派来了一名参将前来,倒也没觉得奇怪。不过在他的意识里,是觉得凌云造成了锦衣卫这样的损失,已经不好意思出现在这里了。所以打发一个部下来收拾烂摊子。

不过按照级别来说,来的是一位参将,也算是很给面子了。因此孙好友还是在正厅里接待了武杰。

见面之后,武杰先是给孙好友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山海关参将武杰,奉兵部凌云侍郎之命,前来拜见孙指挥。”

孙好友很勉强的一笑说:“武杰将军,请坐吧。不知武将军前来,有何事见教。”

他的这个样子,武杰能够看的出来,也很能够理解。只是说道:“孙大人,我此来是表示对锦衣卫六名殉职兄弟致哀,凌侍郎听到消息,已经吐血卧病,所以差遣我来。”

本来还没什么事,武杰的这句话反而把孙好友的火气给勾上来了。心说你凌云现在来这里猫哭耗子假慈悲了,听到消息难过的吐血,有这个心情你别逼着我派锦衣卫的兄弟们去送死不好吗。

所以他淡淡一笑说:“人死终究不能复生,已经死了,再说这些已经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没有别的事情的话,我这里公务还比较繁忙,就不留武将军了。”

说罢就把眼前的茶杯端起来,象征性的抿了一口。这茶是什么品种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场上的规则,端茶送客。

只要是谈话进行到一个节点上,主人端起茶杯来,客人就应该识趣的告退离开了。不然就显得很不看事了。

武杰虽然也是火头军出身,但是端茶送客的规则他也还是知道的。到了现在如果再不离开,下面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他起身,在怀里逃出来一张五百两的见票即兑的银票,放在桌子上。

孙好友问道:“武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武杰很正色的说:“孙指挥这里公务繁忙,我就不打扰您了。我也是军令在身,不得在京师耽搁,要兼程赶回山海关。这五百两银子是我们白龙卫队几个军官从自己俸禄里面扣下来的,多少是一份心意,烦请您交给殉国兄弟的家属。”

本来孙好友还想推辞,不过转念一想。如果再要是纠缠下去,就显得太过于矫情了。索性也就不再多说。就把银票收起来。然后说道:“武将军,回到关内代我向凌大人致谢吧。”

武杰起身告辞,孙好友亲自送出衙门以外,虽然很郁闷,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等到武杰的身影离开了锦衣卫衙门之后,孙好友才回到了自己的签押房,看着桌案上面的五百两银票。他恨的咬牙切齿,六个得力的部下,岂能是用银两来衡量的,何况仅仅是区区的五百两银子。

在一瞬间,他很想把眼前的这张银票给撕碎,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够这样做。这五百两银子的确不多,但是对于阵亡的这几名部下的家属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很重的抚恤了。朝廷的户部早就已经是空的了。指望户部尚书毕自严那个老家伙拿出钱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五百,就算五百吧。想到这里,他把柳风叫来说:“柳年兄,就烦劳你辛苦这一趟吧。这里有五百两银票,你再去咱们衙门的账上支出一部分,阵亡的兄弟,每家先给两百两,如果再有什么困难,让他们的家眷随时到锦衣卫衙门来找,咱们要管到底。”

柳风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领命而去。孙好友独自一人在签押房里坐了很久很久。

等武杰回到山海关,见到凌云,把这一次见面的情况一说。凌云马上就做出了一个很准确的判断:这个孙好友怕是已经记恨上我了。不过,我不怪他。这次是我太过于操切了。

武杰却说:“这话我倒不认同,锦衣卫的人也是大明的人,我们要刺杀范文程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锦衣卫的确殉职了六个人,但是能够把范文程刺成重伤,那就算是他们得其所哉。”

旁边的几名军官也是附和这个意思,他们倒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但话里也有安慰凌云的意思。

但凌云却是自己明白,这件事是自己坑了那几个救过自己的锦衣卫了。恐怕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背负这样的一个大包袱了。

他也让兄弟们都退出去,自己想要静一静了。

同时,刘鸿也收到了这份消息,但是他没有想太多,因为这个统帅已经见过了太多的生死。所谓慈不掌兵,他能够从一介文官到现在的身份,一品衔经略,封侯爵。如果一直以来都心慈手软,见到什么事情都会哭哭啼啼的话,他早就被弄死了。

在他的意识里,范文程能够被刺客刺成重伤,已经算是大明方面取得的很大的胜利了。因为这位凭借这位范文程在清廷的地位,他的个人安全包围措施不可能不严谨。但就这样,锦衣卫依然做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殊为不易。他们的牺牲,很值得。

然而,刘鸿却不曾意识到的是,眼看自己在人生巅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时候,危险也正在一天天的向着自己靠近着。

这其实正是前几天武杰在研究的那份不起眼的邸报,辽东巡抚曹丹麒向朝廷请示,要把自己的部队派来和山海关协防。意思是山海关的军力目前来说相对薄弱,外围也需要加强戒备力量。

报告打上去以后,无论是内阁还是兵部,甚至包括皇帝都是一片赞叹之声。心说这个曹丹麒真的是太能够及时领会领导意图,给国家分忧解难了。

别的官员基本上是惧战畏战,听到要打仗都吓得要死。而这位曹巡抚竟然主动把自己的标营给划到山海关的外围来。

所以兵部请示内阁,内阁画了个圈圈,票拟同意。而皇上自然也对此是没什么意见,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同时也就通知了时任辽东经略使的刘鸿,刘鸿根本就没有太对这件不起眼的通知太当回事。

在刘鸿的想法里,自己是正一品的官,同时也是侯爵。这位正三品的辽东巡抚曹丹麒和自己根本就不等量级别,因此就算是他的标营放在了山海关的外围,也无非就是给自己多了一支能够指挥的部队而已。

其实这一次,刘鸿是真的失算,曹丹麒并不是傻瓜,他很聪明。在给朝廷的表章里,他特意注明了这一次来协防的部队,是自己的标营。

而标营是什么部队,那就是总督和巡抚的警卫部队。作为警卫部队,那绝对的指挥权肯定是在督抚自己的手里,而不会在别人的手里。

同时,刘经略还忘记了一句话,那就是卧榻之侧,是不容许他人酣睡的。哪怕这个人不是敌对方的人,但你也同时不能确定,这人到底是朋友还是潜在的敌人。

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曹丹麒的标营一千余人已经到了山海关城外安营扎寨了。

对于山海关来说,一千余人的部队就算是闹事,也翻不起来什么多大的浪花来,因为就算是在经过了那次保卫战的折损之后,关内算上二线部队,也仍然有接近一万五千人。

一千人在外围不构成任何的威胁,这也是刘鸿没有对此排斥的原因。但是他真的是太过于低估了这位曹巡抚了。

曹巡抚现在还是朝廷的命官,他没有想造反的意思,只是想夺权。因此他派这一千多人来到山海关的外围自然不是当面锣对面鼓的来拼刺刀的。而是想要闹事的。

只要是能够成功的闹事,就能够把水给搅浑。刘鸿的权限能够任命和斩杀五品及以下命官,但是曹丹麒的级别是正三品,他是没有办法直接处理的。

这件事最终还是会闹上朝廷,而朝廷上面的主事的,除了皇上之外,就是内阁,而内阁的首辅大臣,就是他的后台温体仁。

就是这个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