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坐待变故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17

面对凌云的强硬态度,冯胜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做出退让的话,就会很容易被扣上一个不敬上官的帽子,到时候就会先把自己给折进去。

既然如此的话,先退出去倒也无所谓,他也是个光棍不吃眼前亏的人。想到这里,他又对凌云拱拱手说:“既然侍郎大人有话,职下自然遵从,不过这件事我还是希望能够尽快的给我一个说法。我的兵在山海关外驻扎,是奉命协防,也有兵部和内阁的同意的,如今无辜枉死,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

凌云根本就是一副无视他的表情,隔了几秒钟才说:“知道了,你去吧,这话我自会去和曹丹麒去说,你不过就是一个统兵的管带,要说法也不是给你说法。去吧!”。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基本上挑明了,无论是刘鸿和还是凌云,和这位冯胜就不是一个段位,如果正一品辽东经略和一位兵部侍郎在中军帅帐之内和一位参将喋喋不休的话,显然是失了身份。

这话说的冯胜很不爽,但是他却说不出什么别的来,因为凌云的话根本是无懈可击。两人同为正三品,可朝廷的体制就是如此,以文制武。而且凌云已经点名了,人家只和曹丹麒对话,一个小小的参将,并不放在眼里。

很郁闷,冯胜终于要爆发了,他出离愤怒了。双手紧紧握住拳头,发出了咯咯的声响,但最后还是悄悄的松开了,这里不是他的愤怒的地方。完成了挑衅,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接下来的事情,那是曹巡抚的事了。

他不失礼貌的勉强笑笑,说道:“职下地位低微,是不应该操心太多。这样,我先回去,等您和抚台大人交涉吧。”

凌云说:“算你晓事,去吧。”

等到冯胜退出去之后,刘鸿问凌云:“你一向性格和缓,从不与人摆架子,怎么如今就在这人面前端起来侍郎的谱了,还有,你的部队战力强悍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也还没到二十个人就能抵挡外面千余人的程度吧,你就这么自信他不会真的跟你拼一把吗。”

凌云笑道:“他不敢,他只是个前面放炮的,后面那姓曹的也不是摇羽毛扇的。所以,我也不怕打狗欺主。再说,我确实平时没有什么架子,不过那是在我的兵面前,人家都打上门来了,我要是还客客气气的,那还是我的吗。”

刘鸿也勉强笑了笑说:“我知道,你是特地赶来给我解围的,你其实并没有必要卷进去。不过你说曹丹麒也不是那个摇羽毛扇的,那摇扇子的人究竟是谁呢。”

这个问题,其实刘鸿心中也已经隐约有了答案了。但是他还是想听听凌云的想法。凌云没有说话,在案头上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叠起来,说道:“大人拆开看一看,我写的这个名字和大人想的是否一致。”

说罢就把纸片递了过去,刘鸿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三个字:温体仁!

这个名字果然和他的想的一样,官场很险恶,温体仁已经不是第一次出招了。这个当朝首辅,还是想把辽东经略这个手握兵权身负重任的职位给他的人,而不惜构陷别人。

想到这里的时候,刘鸿的后背竟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没想到这竟然是一次事先的预谋,自己还天真的把这位曹巡抚和冯参将当成了好人。如果人真的能够长出来前后眼的话,就算是那顿饭喂了狗估计也不给冯胜吃。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就这样服输认怂,主动辞官,把兵权交付出来吗。这样倒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办法,自己已经是世袭三代的侯爵了。只要能够保住爵位,自己当不当这个官都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这个曹丹麒一肚子的阴谋诡计,如果真的让他接了辽东经略这个位置,自己几年以来的苦心经营岂不是就这样的毁于一旦了吗。这山海关不是刘鸿自己的山海关,而是大明朝廷的山海关。

而且山海关已经是大明在关外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山海关被攻破了。清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畅通无阻了。所以自己在这里,无论是再难再险,也从不曾想过放弃。

刘鸿甚至想,如果现在由凌云来接他辽东经略的位置,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交出大印回家养老。而这个大印一旦交给了曹丹麒,自己在家养老估计都睡不踏实。因为不定哪天清军就敲门进来了。

他问凌云:“依你看,下面会如何进展,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凌云长叹一声说:“怕是很难做出好的对策,我只是个小小侍郎,您虽然是正一品,但对方可是当朝首辅大臣,是阁老啊。怕是我们不做出一点姿态,是不能过关的了。对方一开始就是下的一步死棋,根本就没有打算给我们留缓步的余地。”

作为山海关的最高长官,刘鸿自然知道凌云这个话的分量。不过事不关己,关心则乱。到了这个时候,他没有什么主意了,他把帐内其他的人都支了出去。只留下凌云一个人。

然后对凌云说:“现在你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凌云说:“事情是明摆着的,大人身为辽东经略,加太保衔,拜侯爵,手底下有统领了近两万名野战营旅。怕是您这个位子不知道多少人看着眼热,同样也不知道多少人觉得是威胁。不过温体仁是个代表罢了,他想让这个位置安插他的人,那他就先要把您给搞下去。这件事是明摆着的,那就是先以派兵驻防的名义把人弄到这里,再寻衅滋事,最后把这个事的责任推给您。本来这不是个多么高明的主意,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件事的解释权在人家的手里。”

的确,这不算是一个多么高明的计策,但是这件事如果最后捅到上面去的话,还是先经过内阁的票拟意见,而内阁的最高领导就是温体仁,等于说温体仁基本上掌握了裁判权,说你对你就对,说你不对你就错,没啥脾气。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想一个对策吧。刘鸿自己是没有对策的,他问凌云:“计将安出?”。

凌云想了想说:“如果这件事真的向我说的那个方向发展的话,那您就把这个全都推到我的身上,就说全都是凌云的主意,您完全都不知道,最后无非是个监管不力,最多也就是斥责几句这事就过去了。”

听完这话之后,刘鸿当场就勃然大怒:“你不要再说了,我刘鸿岂是那样的人,出卖自己的部下换取自己的平安,别说是让我罢官去职,就算是让我去菜市口,我也绝没有二话,但是让我那样做,我做不到。”

凌云笑道:“大人果然是进士出身,孔子孟子的读的太多,心中太过仁义了。不过您想想,我好歹是个兵部侍郎,就算真的是龙颜大怒,把我锁拿进京,恐怕也不会不经过什么法司审讯就直接处置了。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朝廷的卿贰也就太不值什么价钱了。只要是到了京城,面圣之时,总能让皇上觉察隐情的。”

刘鸿说:“那也不行,万一中间出来什么篓子,我岂不是害了你吗。虽然咱们之间还算是有些嫌隙没有解开,那不过是私事,可你是朝廷效力最多的将领,目前这样的情况,大明还有多少可用的将领呢。万一真的有个三长两短,我刘鸿就是朝廷的罪人。”

凌云笑道:“我这人生来就命硬,不然的话,西北和密云两场恶战,我早就被判官给勾了生死簿了。”

刘鸿也笑了:“我看你这不是说自己命好,像是在我面前显摆你自己的功劳啊。你先回去,这件事从长计议,我先写一个折子递上去,把情况说明一下。我想皇上也不会任由内阁一手遮天的。”

看来也只好暂时这样了,凌云告辞出来,回到自己的驻地。刘鸿在大帐内怅然了许久。心说现在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人心叵测。

想来想去,刘鸿也不得要领。他写了一个折子,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详细的做了一个说明,刚刚想要六百里加急发出去。但是转念一想,又把这个折子给丢进了纸篓里了。

因为写了也没什么用,折子到达京城之后,是不会直接上达天听的,而是要先经过通政司转呈内阁,最后再让皇帝看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折子就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目前也只好静观事态的发展了,在一瞬间,刘鸿甚至在想,自己最好是错怪了温体仁,也错怪了这个冯参将。可是这样自欺欺人的判断,刘鸿连自己都不相信。

这边冯胜退出去之后,马上叫自己的弟弟冯利去向曹丹麒报信,告诉自己的上司,这寻衅的事情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等候指示。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