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筹备过年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65

对于这些倭寇来说,他们低估了明军的战力,高估了刘稚的水平以及道德水准。刘稚带来的这一千士兵,除了给他自己壮胆之外,基本不会准备挪作他用。

作为一名绿营参将,他能够统属并且直接指挥的只有这一千人。这一千人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配合倭寇去和明军作战,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明军是怎么回事,倭寇不清楚,他刘稚本人可是清楚的很。除非他自己是寿星公上吊,嫌弃自己的命太长了,不然的话,他轻易的不会去碰触明军的霉头。

这边倭寇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他们自然不敢凭借自己不足百人去直接攻击山海关防御坚固的城池。就算他们的脑袋再不好使,也没有弱智到那样的程度。

他们现在盯上的,是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小镇,叫小桥镇。山海关本来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这里属于边塞地区,老百姓很少,当兵的极多。就是一个兵营所在,四周也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民居。

但是这个小桥镇算是一个例外,里面常住居民有一万余人,在那个时代的那个位置,这个镇就算是个发展的挺不错的地方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钱,想要获得钱就得先杀人,这就是倭寇的觉悟。而作为一个有着一万居民的小镇,那里防守的兵力实在是少的可怜。仅仅有一个百户所。

一百一十二人要保护一万人,在平时抓贼捕道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是在人数略少于他们,但战力却远高于他们的倭寇面前。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倭寇盯上了小桥镇,准备在这里来一场杀人外加抢劫,为的就是激怒明军,顺路也捞点钱。

此刻,他们的计划正在规划中。小桥镇的居民们还不知道一场厄运就要降临。

而现在时间很快就jinru了腊月了,无论是皇太极,明军,刘稚,倭寇还是凌云的白龙分队,他们其实都在忙着一件事。那就是准备过年。

过年是一项很重要的习俗,在这个时候,他们一般都会选择阶段性的休战。这也是两军之间存在的唯一一种默契,在交战开始的十来年了,从来都没有打破过。

崇祯很开心,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山海关都没有比较糟心的军报到京城,这也说明他没有盲目的听从陈学浩的鼓动,是正确的选择。

本来就是,皇帝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现在看来刘鸿这个文官在武职的位置上,还是能够发挥他的作用的,而且干的相当好。

当然了,陈学浩作为监军也是很辛苦的了。所以眼看要过年了,两个人就一并赏赐了吧。

陈学浩目前还只是个都察院的监察使,正五品的官。那就提升他为鸿胪寺卿吧,正四品官。主管宴席,祭祀。算是个清贵的肥缺了。至于刘鸿,已经是正二品总兵加从一品的左都督职衔了,再升官就是正一品了。那就是督师或者大学士了。

在没有显著军功的情况下,不能升官过于迅速。不然的话,如果再有了功绩,那将要如何奖赏呢。所以,也就只能赐给刘鸿双俸了,也就是双倍的工资。

同时为了加重其军事主官的权限,除了作为总兵官应该有的王命旗牌之外,还另外加赐了一把尚方宝剑。

上谕到达山海关之后,无论是陈学浩还是刘鸿,都长舒一口气。至少皇帝现在对于目前关内的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样就好,无论如何,先过年再说。

刘丹很不爽,相当不爽。根源还是因为他对凌云的嫉恨。如果说那次差点被凌云拿去试刀是一个导火索的话,更根本的原因是他想不清楚父亲到底为什么对此人如此的提拔重用。

甚至他根本想不明白,到底自己是总兵的儿子,还是这个凌云是。对他的提拔和包容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上司应该对下属做的范畴了。

现在与其说是他恨凌云对他做的事情,倒不如说是恨凌云夺了他父亲对他的关注和爱。并且他扪心自问,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凌云那两把刷子。

白龙卫队在组建之后,接连告捷。这一次更是在中前所露了把脸,缴获物资无算,自身没有一名队员的伤亡。这样的战绩,恐怕在关内任何一支部队都不能打包票一定可以做到吧。

而凌云和他的部下们却真真实实的做到了,这些靠的是真本事。这些本事刘丹也没有。

本着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干掉郭德纲我就能买票,干掉岳云鹏我就是一哥,干掉凌云我就是我爹的儿子的心理(请主动忽略刚才的几个形容),刘丹准备再去找陈学浩谈谈。

虽然搬出了总兵府,住进了馆驿。但这里的环境也是相当不错,而且更加的清幽了许多,陈学浩在这里还是比较惬意的。占了刘鸿的光,来到关内没有多长时间,就从五品官骤然升为四品官,而且还是个肥缺。

自古以来,管宴请接待的官就没有个不肥的,如果在这里监军当不下去了,那就散火拉倒也就是了。回去好好的当自己的鸿胪寺卿,左右就是想要权力还想要银子,如果这两样东西都有了,自己犯不上跟刘鸿过不去。

这就是陈学浩现在的真实想法,在他的心里,什么总兵都督的,什么军权的。都没有白花花的银子来的更加实际,现在自己的这个职位,能够肆无忌惮的捞银子了。这监军还就不想干了。

更为重要的是,皇帝也给刘鸿送来了一把尚方宝剑。尚方宝剑这种东西,一般来说就是为了给大臣加重威权的,虽然说代表了皇帝,但不到关键时刻基本上也没有人用。

但这玩意放在那里也的确是够吓人的,之前袁崇焕就拿着尚方宝剑把同样拥有尚方宝剑的皮岛总兵毛文龙给砍了,如果有一天刘总兵也像当年的袁大人那样耍三青子,他可是完全搂不住的。

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打了退堂鼓的陈学浩听到刘丹来访,他的心中其实是兵部欢迎的。

心说你刘丹无非是想借助我对凌云的不满,来拿我当枪使唤。想用我的势力来打压凌云,你自己从中获利。

现在凌云已经不是不久前那个唯命是从的小武官了,他现在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千户,并不算高级武职。但是他的手里有直属的三百名精锐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在关内精挑细选出来的,以一当十那是没有什么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士兵应该不是什么多么有觉悟的。他们只听凌云的命令。

如果真的对凌云有什么失措的举动,这些人里面备不住就蹦出几个来,半夜把你给黑掉。想到这,陈学浩越发觉得这个凌云已经不能轻易的就动他了。

也由此,凌云在关内遭遇的第一个危机,在实际意义上已经化解了。但他的明穿生涯还很漫长,他的道路也很漫长。这个陈学浩只是他的第一关,下面还有很多沟沟坎坎要过。

陈学浩用了几句话就把刘丹打发走了,让刘丹知道,陈学浩已经不是一个多么可靠的盟友。那么他必须找到新的盟友。

和其他人不同,至少和他的叔叔刘稚不同。刘稚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是要用刘鸿的首级去换富贵的。刘丹的目标却只是凌云,并不愿意波及自己的父亲。

在下一次的机会到来之前,他还有很长的蛰伏阶段。这是一颗在凌云身边埋藏的定时炸弹。但凌云对此毫无察觉,他根本不会想象到,刘丹竟然是这样的人。

人生中就是有这么多的想不到,如果万事都能够事先知道的话,那么历史就是一马平川的流水账了。

凌云最近倒是也没有什么想法,他也很想安静的过个好年,刚刚抢了倭寇一把,算是这段时间的收尾工作也没什么问题。

他在山海关和中前所之间派出了五队流动哨。往来观察,如果有异动,很快就能做出紧急反应。

现在他把卫队的几个分队长们聚集在一起,正商量着这段时间是不是搞个聚餐什么的给大家开开荤。毕竟训练量还是挺大的,伙食一定要搞上去。再说过年了,进了腊月就得吃的好点。

凌云是正五品的军官,他的年俸是一百九十二石,折合银两是九十六两。每月是八两银子。从他晋封为百户之后,也攒下了几两银子。

虽然这里的工资经常没办法按时发放,但军官是军官士兵是士兵,优先保证军官俸禄的发放也是常情。所以凌云现在的手里也有十多两银子。

十多两银子,差不多在明代折合购买力也相当于现在的小一万的人民币了。

他把这些银子都买了猪肉和面粉,还有一部分的菜。自己的部队目前只有三百人,这些如果都包成了饺子,也够一个部队吃两顿的。

作为一个军事主官,能做到这个份上,士兵们已经很领情了,因为他们值得凌云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