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期待再战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58

无论是武杰还是凌云,都把倭寇的战斗力和警惕心给从战术的层面上低估了。因为倭寇真实的体现了他们的反应能力,防御能力,已经应急联络的能力。

留守的十名倭寇除了两名瞭望哨是死于冷箭,剩余的八名是完全烧死或者是被熏晕了之后烧死的。

在听过了武杰的口述报告后,凌云倒抽一口冷气。如果不是采取火攻的方式的话,就算是只有这十名倭寇据守,攻击他们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

他们原来不只是用武士刀这种原始的冷兵器,竟然还有能够扛着使用的热兵器,也就是前面提及的小佛郎机。

这种连发武器如果连续开火,造成的伤害那是可以预估的了。

清点了一下这次作战缴获的物资,还真有斩获颇丰的意思。仅仅是这不足一百名倭寇,竟然就囤积了这么大的家底。也实在是让凌云大大的吃了一惊。

六千五百两银子,三万斤粮食。还有一大堆的火药,弓箭之类后勤保障。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凌云粗略估算了一下当时的购买力,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能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五百元以上。综合起来的话,折合人民币那就是三百多万两银子。三万斤的粮食,对于一支仅有三百人的小分队来说,也足够支持小半年了。

这还仅仅是一场战斗的缴获。凌云看着武杰,笑眯眯的说:“武大哥,你做的没错,在那种情况下,只好改变原定计划。速战速决。看看,这些东西已经足够支应我们白龙卫队小半年了。你的后勤也算是有事情干了。”

武杰本来也是特别的高兴,但是他马上就想起来一个现实中的问题。白龙卫队是山海关卫所的部队,直接听命于刘鸿总兵指挥。上面没有游击参将之类的将官来管理,这本来是有很大的自主性的。

然而在战利品这一块可没有很明确的界定,换句话说,这战利品如果缴获了,想自己留下处理,那得有总兵大人点头才行。不然这支小部队岂不是真的成了重打锣鼓另开张的明军之外的部队了。

本来现在外面就已经有了一些风言风语,说刘鸿过度的偏重于白龙卫队,是要扶植自己的私人势力。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这谣言是谁处传来的,也应该是不问可知的事情了。这个谣言最过于狠毒的地方就在于给人泼脏水都不是一步到位,还比较循序渐进。

第一步说你偏重于建设私人军队,下一步就要说你豢养死士,在接下来就要说你意图谋反了。这都是一点点的来,步骤一点都不乱。

就连一个管后勤的副千户武杰都能想明白这件事,其他人都不傻,自然就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些战利品是留给白龙卫队自己分配还是交给关内司库,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事情。如果经过别有用心的人一番渲染加工,就会有大麻烦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糟心的事情,但有有一种糟心过度的事情就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相对于凌云来说,武杰毕竟年长了几岁。经历过好多的风霜了,那是洞庭湖里的老麻雀了。

听着他这一番的分析,本来准备被战利品据为己有的凌云瞬间就出了一身的冷汗。难道边关不就是应该打仗的吗,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呢。

他马上就决定,把所有的缴获战利品登记造册。上报司库,至于能给自己的部队还能返还多少。那就无所谓了。先保证自己的主帅不要出什么事情再说吧。

不过凌云想到,这些物资银两对于一支小部队来说,的确是比较丰厚了。但对于拥兵两万余的山海关,那确实只是杯水车薪,三万斤粮食。那是整个关内军队两天的消耗量。六千多两银子,也不够均分发饷的。

按照明军的制度,士兵规定的饷银是这样的:月三两银子,另外每月三斤油,一斤盐,二十斤大米,五米的棉布。很现实就目前来说,连这最基本的规定,都没有办法供给。

不是没有兵源,是没有钱粮招兵。如果有足够的钱粮养兵练兵,无论是清兵还是后来的张献忠和李自成,都不会肆虐到那种程度。

老百姓是很朴素的,当兵就是为了吃粮拿饷银,在那个时代你准备和他们说保家卫国,得先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才可以。

大明经过了旱灾洪灾,经过了党争,又经过了九千岁魏公公那个死人妖里外的一通折腾,已经到了没有钱养兵练兵的程度了。

辽东的部队之所以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还没有哗变,有一个相当郁闷的根本条件就是,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如果他们离开了这里还能去哪里呢。

他很快就在思考中回到了现实中,叫过一名亲兵来,告诉他:“把这些缴获物资分类成册,给司库大人和总兵大人各送一份去。”

然后对武杰说:“武大哥,这批物资暂时先在我们这里,等候大人的指令再动吧。你和兄弟们都辛苦了,先去休息吧。对战倭寇的事,还刚刚开始,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精力与体力才行。”

武杰去消息了,亲兵也出去了。凌云准备先休息一下再说。大明时代原来也和他那个时代一样,远远比想象中的复杂。人不能和人性斗,就这样简单。

亲兵很快就办妥了这件并不繁琐的事情。给司库官和刘鸿都送了一份物资清单。司库官是专门管理后勤物资的官员,听名字像是个看仓库的,事实上级别并不低。是参将级别的。按武职来说的话,应该享受的是三品待遇。

如果按照现在的军队职务来对应的话,差不多可以对应为一个军级单位的后勤部长。在已经快要断粮的前提下,能够得到这些东西,都已经是久旱逢甘霖了。

司库官的眼睛都快绿了,一个劲的表示,一定要向凌千户带去感谢。顺便他也提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要求,如果白龙卫队没事能够多行动几次就好了。

刘鸿倒是沉思了半晌才开口说话,其实这两天他的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当场让部下给弄了个大窝脖子,本来想好的事随着人家说的一句已经有婚约给弄的没有办法继续说下去了。

说怨恨倒是不至于,他是一个开明的上司也是一个靠谱的好人。但总觉得再次见面的时候会有点尴尬了。所以这两天他也没有过问白龙卫队的情况。

不过他现在糟心的还是粮食,司库官已经给他报告过,城中粮草算上户部刚刚勒紧裤腰带给运送过来的,已经只剩下了40万斤了。

按照一天两万斤的消耗量,这点粮食只够全城官兵吃用不足一个月了。所以刘鸿打开了这份清单后,心想看来白龙卫队的作用已经起到了。虽然三万斤粮食并不能真的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端。

刘总兵也知道,白龙卫队很不容易。他们作为一支精锐的特别分队,能够保证他们强大战斗力的前提,就是不在任何地方给他们设置障碍,并且给他们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

反正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如给他们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吧。倒也是能够鼓励他们持续作战。刘鸿马上签发了一道手令,并且通告关内全军将士,不仅要能者多劳,更需要能者多得。奖拔先进,就是要鼓励其他部队,奋勇争先。

从这次战斗开始,白龙卫队在何种情况下,缴获多少战利品,都可以自行留下五分之一。然后再把剩下的部分上缴充公。

相对于司库官给予的感谢来说,刘总兵的这个命令,算是给了白龙卫队打了一针大大的兴奋剂。至少让这三百官兵有了一种自豪感。对于私分战利品之类的事情,他们倒是并不怎么上心的。

很快,士兵回见凌云转述了司库官的谢意以及上交了刘鸿的手令。对于司库官的感谢,凌云报之苦笑。但这条手令倒是很有意思。至少以后对战利品有了一部分的支配权了。

目前自己只有三百人,三百人的部队可着你去装备花销和消耗,能用的了多少。

既然总兵大人有这个意思了,那就留下一千二百两银子,六千斤粮食,其他的送过去吧。

如何支配这些银两,凌云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首战告捷了就得奖励士气。无论军官还是士兵,不分职级也不分年龄,全部均分。

每个人都拿到了将近四两银子。这一次行动的奖金,比规定中的一个月的饷银还要多,更重要的是关内已经很久没有按时发放饷银了。

白龙卫队现在从上到下都是一片的沸腾,大家的心里有一个相当现实且朴素的念头,那就是什么时候再打一场仗。

往高大上的地方说,那就肃清外地,保卫家国。这倒也没错,不过更实际的是,打了胜仗就能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