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问 “九月初三日”这个…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01

《红楼梦》关于林如海之死亡日期,由贾琏小厮昭儿“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一句话,引起红学家普遍质疑。请看第十四回一段原文: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甲戌侧批:接得好!】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二爷带了林姑娘【庚辰侧批:暗写黛玉。】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庚辰侧批:此系无意中之有意,妙!】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就因为这段文字存在时序上与前文冲突,引起古今学者的猜测。争论至今未能停息。有人据此推测林如海之死影射雍正之死,说雍正实际死于九月初三,比史料记载的死亡日期八月二十三日晚十天;有的人则认为暗写乾隆登基或顺治继位;还有人干脆断定“九月初三日”乃作者误笔。奇奇怪怪的论点,莫衷一是。秦人以为这些推论荒谬之极,可见所有人均未读懂这段文字。主要症结问题在于:一、黛玉与贾琏何时离开贾府去扬州?去了多久才返回贾府?二、林如海到底死于哪月?是死在秦可卿之前还是之后?三、如果林如海死在秦可卿之后,琏黛二人为什么不参加可卿葬礼?

第十三回末,写到林如海染重症在“这年冬底”。结合故事情节判断,应指秦可卿病危的那一年。因为十二月初二,凤姐去望候了秦氏之后,出来与尤氏说“这实在没法儿了。”建议尤氏为秦可卿准备后事,可见其病已无可救药。后文才接写“这年冬底,林如海书信寄来”,然后才是秦可卿死,由此推断:琏黛二人是在可卿病危期间离开贾府的,这就足够了,至于有人认为秦可卿之病拖了两年才死云云,并不重要,因为我关注的是二人离开贾府的真正动机。这个“冬天”放在哪一年,都不会改变曹寅父子(黛玉和贾琏)有意回避雍正(秦可卿)葬礼这一事实。

先确定两条史实,再了结这宗本不值得疑惑的公案。从而揭开作者在文字上耍弄的花招。前文本人通过精确考证:秦可卿原型为雍正(1678-1735),林如海原型为曹寅之父曹玺(1620-1684),二人的死亡时间相距50年,如果作者不是别有用心,一个是作者亲人,一个是仇敌,绝不会将二人的死牵扯到一起,即便匠心独运,毕竟也有“凭空捏造”之嫌,作者难免不露“马脚”。

试想:林如海“冬底身染重疾”,九月初三才死,何谓“重疾”?九月黛玉生父已故,再护灵到苏州,再赶回北京,也不可能“大约赶年底就回来”。如果赶回贾府,更是离谱,因为大观园就在苏州。假如黛玉接信立即启程,时间应在冬末,身上本穿着冬装去的,何必委托昭儿“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昭儿回贾府时凤姐不先问贾琏和黛玉回来没,却问“回来做什么的?”颇值得玩味,好像是说他们“本不该就回来”。还有一句“你见过别人了没有”也问得莫名其妙,是问昭儿在扬州见过“别人”?还是指回贾府后先禀报别人再向她禀报呢?一连串的疑窦,只能归结为一种解释:作者在故意卖弄“破绽”,其真实内容被蓄意掩盖。下面结合文本解读,为读者揭示“九月初三日”背后的秘密。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谐音连读应该为:【谁知这年栋敌临遇害的书信寄来】,原来“冬底”即栋亭的天敌雍正皇帝。曹寅串通弘皙刺杀雍正,并部署了行动时间,他必然离开京城亡命潜逃,故和儿子趁“可卿病危”提前去了扬州。这句话后有蒙侧批:须要林黛玉长住【藏住】,偏要暂离。已为读者点明其隐意。当然,他们并未去扬州。

第十四回昭儿回来向凤姐报平安,文本写道:“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甲戌侧批:接得好!】这“接得好”三字则暗示这句话须谐音连读,并重新断句即为:【正恼着人回苏州,去的人(该)早日来了】。可想而知,曹寅父子俩参与了弑帝,自知罪该万死,暂时躲藏了起来,家里人岂有不担心之理?这里作者借凤姐(曹?之妻马氏)口吻描写家人心态。

紧接着就是昭儿说的那句蒙骗了红学界二百多年的话:“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其实这话乃作者精心设计的暗语,非谐音倒读不能解得真谛。此话谐音倒读是:【令爹没事,“四”二三初月死,爷老(早)故】。其中“令”即令堂大人,指曹玺。“四”指康熙四子允?,“二三”指八月二十三这天。意思说:昭儿这句话没言曹寅爹的事,而是说雍正八月二十三那天晚上月亮初升时殁了,你(指曹?)祖父早就去世了。

曹寅担心读者仍不明白,又加批提示。甲戌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按:此语谐音倒读为:平瘟(铲除雍正),子父隐居,藏,方可耳。】又庚辰侧批:暗写黛玉。【按:谐音倒读“暗语呆写”。“呆”指曹?,为曹寅给儿子的诨号,】。再看后文昭儿说什么“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其实是说“搭茅户待几间处”,分明是指父子俩潜逃至北京西山“结芦而居”的隐居之所。若然,则曹家迁居西山的时间为乾隆元年无疑。结合我前文论述考量,这一结论当无可挑剔。

雍正死后,曹寅父子为避免杀身之祸,至少有一年时间(乾隆元年)潜逃在外。至于去了何处,这一年还经历哪些重要事件,我暂时无从彻底弄清,后文我将从秦淮照壁题诗和北京西山正白旗三十九号题壁诗作深度研究。不过第十二、十四回两段文字足以证明:曹寅父子以奔林如海之丧为谎,暗度陈仓,实则写父子俩避难他乡。在书中则为琏黛二人无故缺席秦氏葬礼寻找借口,轻易蒙蔽了读者,那么,即便当事人脱逃,曹家(贾府)其他眷属则出席了雍正(秦可卿)葬礼,当如何解释?为死敌奔丧,这可能吗?

且看第十三回所列贾府出席秦可卿葬礼人员名单:

“….然后又出来见贾珍。彼时贾代儒带领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左王右扁)、贾珩、贾?、贾琛、贾琼、贾?、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庚辰侧批:将贾族约略一总,观者方不惑。】都来了。”

不知读者想过没有,长长的一串孝名,几乎囊括了贾姓三代孝子贤孙(当然没有贾琏),其中有些人的名字在通部《红楼梦》里,简直闻所未闻。甚至还有一个名“左王右扁”者,汉字里根本没有这个字(按:书中此类情形不止一处),作者为何不厌其烦罗列这些人名呢?显然,其中隐藏暗语。若将人名依次谐音顺读,便得如下一段话:

速教亭刺?,终贬刑,关神经,令曹甥昌龄,运经请评。照涵分放,男竣梓。】这段话解译成白话则为:火速教曹寅刺杀雍正,事后或被贬或被处死,在所难免,将竺香玉那个疯女人关起来,同时打开监狱,赦免昌龄,将《红楼梦》运到他那儿,请他作评,并按原稿分函存放,再由其子曹?写完,负责刻板印刷成书事宜。

作者见缝插针,竟将一封密信暗语隐藏在人名中,可谓史无前例。竺香玉此时已疯,曹寅害怕她胡言乱语泄露天机,故叮嘱曹?先将她关起来,可曹?一不做二不休,最后竟将其活活害死,这与本人前文考证结论相符。关于昌龄,乃傅?长子,曹寅外甥,也就是日后变卖曹寅藏书的人,“长白敷槎氏堇斋”是也,他是《石头记》手稿的第一传人之一。看来他深受曹寅信赖,故隐语特别强调书稿由他保存并作评。如今我们见到的蒙侧批,是否出于此人之手,有待进一步考证。

解读到这里,我们再回到书中介绍林黛玉之父的一段话:“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旁边有脂砚斋的行间夹批:【文林学海总是暗写黛玉】。这一批语乍看颇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作谐音倒读无不使人恍然大悟:【瘟?代写,暗事,终害学林】,意思说:关于琏黛二人回扬州奔林如海之丧所制隐语,由曹?设计创作,暗写其它本事,如此巧设机关,最终害后世学人费尽心思考究。由此看来,曹寅是不愿将雍正之死与父亲曹玺之死衬写的,因见儿子隐喻手法高妙,姑且默认罢了。

读者记清,林如海染病之事乃第十二回转接十三回的过度文字。第十三回接上后,再未提到黛玉和贾琏去探望病重的林如海之细微末节,直到第十四回,才突然写昭儿回府报二人平安。第十三回补写嵌入痕迹一目了然,反证了第十三回写于雍正死后不久,属于回叙文字,这一发现,从侧面证实了《红楼梦》的纪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