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问:乌进孝给贾府拜年究竟…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45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到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冒着四五深的雪,赶了一个多月路程进京,给贾家送去成山的年货,并向贾珍诉苦说:“年成实在不好。”贾珍看了乌进孝送上了的租单,不满地说:“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又议论到荣府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销的事,又不能添些银钞产业,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现在过的日子真是“黄杨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这回文字虽上了教科书的。但在红学界少有关注,大概人们确信作者写这段文字,无非鞭挞京中富人的贪欲,作者在同情下层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时,描摹一幅奴才讨好主子的世相图。这在《红楼梦》里是少见的。尤其那份“王妈妈裹脚”似的礼单,又臭有长,如此乱七八糟的王八帐,多数读者是瞥一眼揭过去了事。不知读者们想过没有,一向惜墨如金作书人,对这类累赘闲文,为什么不能作简化处理呢?我预先告诉大家:其字里行间隐藏惊天秘密。

先看回目,谐音倒读是:【林演烨开销,愿负哥荣耻,重记媳出府阁】。意思本回写帝王爱奢华,导致宫廷入不敷出,兼记曹寅儿媳竺香玉离家出走两件事。此乃隐写“背面”的“二牍”之言,读者当然看不出。《红楼梦》之史传特性,表现在“不写之写”。而正解《红楼梦》,目的就是揭示这些看似荒唐语言的本意。

再如贾府祠堂“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这七个字在红学界曾作为界定《红楼梦》成书年代的参照大加考证,其实,谐音倒读“衍圣公孔继宗书”,即是:【寅书重记寅公生】。显然是说《红楼梦》这本书,是曹寅自传,重笔记录自己“死而复生”的全部经历和痛苦,而两旁有一副长联,谐音倒读出来,也另有它意。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感恩之语,报来兴兆,地头老。】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拱圣之唱,尊养呆伯,天管命。】

还有抱厦和五间正殿前的两副对联,也不是人们按正常思维理解的意思,它们均被作者信手拈来,嵌入了当时的史料信息,隐写了曹寅无法正面表达的个人感慨。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谐音顺读是:【远利,夜有光,早日月供,命我见及儿孙。】意思说,淡泊名利,黑暗中也能见到光明,如果我早日按月补还亏空,康熙早就赦我去见儿孙了。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谐音倒读是:【已令雍殓,书里尽知,德福存,孙儿侯。】意思说,(我们)已经将雍正送入了棺材,这些事已写进《红楼梦》里 ,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积阴德的大好事,子孙们等着享福吧。

这乌进孝颇有些来历。在他送年货到贾府之前,正好贾蓉去礼部领春祭的恩赏回来。书中写道:只见贾蓉捧了一个小黄布口袋进来。贾珍道:“怎么去了这一日。”贾蓉陪笑回说:“今儿不在礼部关领,又分在光禄寺库上,因又到了光禄寺才领了下来…”这段过度文字大有考究。那“小黄布口袋”里装的什么?作者已提出了这个问题。后文“光禄寺”便是答案。“礼部”谐音“布(袋)里”,“光禄寺”谐音【关《楼》事】,即关于《红楼梦》这本书的事。也就是说,作者下面文字必然提到《红楼梦》这本书,果然,书中接写:

一面说,一面瞧那黄布口袋,上有印就是“皇恩永锡”【皇恩允写】四个大字,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布里是《记》词】的印记【(曹)寅记】,又写着一行小字,道是:

“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这行小字秦人经谐音倒读出来,就是:

佞人磨臣死,怜子妻。令堂当家,未事补,后为经,为经聋耳,惹连磨娘。敢匿寅这经,分儿共商继承,愿永辞恩怨,家共国荣,延家拱国】。

解文里的“经”,即指《红楼梦》。在曹寅看来,他的《石头记》比四书五经还珍贵,脂批云:“凡野史具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曹公担心读者会把《红楼梦》看作单纯的小说,而忽略书中隐写着的历史,故将自己的书比作“经”,并借批书人口吻将作者说成“史公”。从上文隐意看,曹寅为写这本书,倾注二十八年心血,劳累至背驼耳聋。功德千秋,自比太史公,应当之无愧。下面一段文字,更令读者叹为观止。

“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这是乌进孝通过贾蓉递给贾珍的禀贴。任何人看不出这几句请安语有什么不妥,然而,这禀贴实为曹寅私通鄂尔泰,举反帝大旗突袭京城兴兵起事的一封密札。这又是一段暗语,谐音倒读为:

闷意:如使顽禄进棺,家安品贵荣福,大喜大称心,暗京皆小子,拱兵安京护院,赖来夜清寇,宵禁,无头庄(王)下。】

显然,此是曹寅希望鄂尔泰带兵进京,杀死宿敌允禄的话。允?称帝后,康熙十六子允禄继嗣庄亲王,遂任总理事务大臣,食亲王双奉,颇为春风得意,在曹寅亏空问题上,他阳奉阴违,赖过曹家不少借款,因而与曹家结仇,曹寅就是在这样背景下隐写这段史实。不过,这只是一种愿景,由于隆科多兵权在握,鄂尔泰可能权衡胜算把握不大,最终没有响应曹寅的密令,依然按兵不动,第一次铲除雍正的大好时机,就这样失去了。曹寅到死也没有实现“借刀杀禄”之愿望。

从历史背景分析,作者写的这个冬天时在曹家被抄前的1725年,次年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与书中“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的“幻笔”是有关联的,至于东观阁夹批【此回自壬子(1732年)腊底,入癸丑年正月时事】,当指写这回文字的时间。所以当后文“贾珍笑道:“庄家人【按:暗示庄亲王府】有些意思。”贾蓉也忙笑说:“别看文法,只取个吉利【谐音“记历”】罢了。”可证作者在回忆这段痛史。这“别看”二字,分明在提醒读者:此回文字不可仅依据字面解读。

若说乌进孝的禀贴暗藏玄机,他的那份礼单简直就是一份绝密文件。只见上面写着:(请注意【】里的谐音字)

大【搭】鹿三十只,獐【帐】子五十只,狍【包】子五十只,暹【先】猪二十个,汤【汤】猪二十个,龙【隆】猪二十个,野【一】猪二十个,家【家】腊猪二十个,野【也】羊二十个,青【请】羊二十个,家【家】汤羊二十个,家【家】风羊二十个,鲟【顺】鳇鱼二个,各【哥】色杂鱼二百斤,活【和】鸡,鸭,鹅各二百只,风【弘】鸡、鸭、鹅二百只,野【夜】鸡,兔【突】子各二百对,熊【凶】掌二十对,鹿【奴】筋二十斤,海【害】参五十斤,鹿【禄】舌五十条,牛【留】舌五十条,蛏【惩】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大】对虾五十对,干【干】虾二百斤,银【寅】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种】等二千斤,柴【菜】炭三万斤,御【预】田胭脂米二石,碧【备】糯五十斛,白【白】糯五十斛,粉【粉】粳五十斛,杂【炸】色粱谷各五十斛,下【虾】用常米一千石,各【哥】色干菜一车,外【万】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万】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合】鹿两对,活【伙】白兔四对,黑【黑】兔四对,活【和】锦鸡两对,西【皙】洋鸭两对。

若将【】内的字,独立连读成句,即是下面这段话:

搭帐包,先汤隆一家,也请家家顺哥和弘,夜突匈奴,害禄,留惩?,大干,寅种菜,预备白粉、炸虾。哥万万合伙黑和皙。】

先解释一下,文中“隆”指隆科多;“禄”指允禄;“?”指雍正;“白粉”即面粉;“黑”指“塞思黑”,亦即九阿个允?,“皙”自然指弘皙,这“哥”,不消说,指兵部尚书鄂尔泰。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这样诠释这份“秘密文件”:你在北京安营扎寨,周边搭好帐篷,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进京后首先铲除隆科多全家,然后将允禄处死,活捉皇帝,待事后惩办。大家大干一场,我年事已高,不能上战场,可以为将士种菜,预备面粉和炸虾,以确保部队后勤补给。哥用兵千万要联合目前被关押在西宁禁所的允?,和声望日高的弘皙。

当眼下所有红学家在引经据典考证《红楼梦》“隐去”之史实的时候,谁能想到乌进孝送给宁府贾珍的年货,居然是曹寅策动鄂尔泰起兵造反的密杀令?虽然实际上阴谋未得逞,胤?这年年底“腹疾卒于幽所”,允禄平安活到乾隆年,享年七十有三;隆科多两年后被雍正定四十一条罪铲除;雍正也还有九年帝王之福。历史仍然按照固有的轨迹前进。命运似乎与曹寅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但这一切,终究仍然是历史,《红楼梦》将其真实再现,给后世人留下多少警醒和反思。

至于乌进孝原型属谁?红学界尚有争议。有人联想到李煦被贬到“打牲乌拉”,认定作者灵感来自这个“乌”字,兼有怀缅李煦之意。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认为,曹寅隐藏的文意一旦暴露,将遭至杀身之祸,纵观《红楼梦》其它敏感文字一般之出处,曹寅有“栽赃”之习惯,这类绝密文字,一般嫁祸于他的死敌。凡反帝之言论,政变作乱之暴行,往往设定皇帝本身或其宠臣亲信所为,让从他们口中说出。想必曹寅在为乌进孝设计原型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果然,雍王府有个叫乌思道的人,成了乌进孝之原型。“思道”与“进孝”,谐音正好配成“静思孝道”。曹公干脆连姓都不改,让他去传递谋逆之信息至宁国府(帝室),是再好不过的了。据说当初乌思道作为雍王府幕僚,曾为雍正逆谋称帝献锦囊妙计,算得是一个走狗式的乱臣贼子。曹寅让他充当黑山村的庄头,有谋士变走狗,走狗再沦为奴才的寓意,可谓一箭双雕。

到此,我们在折服曹公隐写“血史”的精湛史笔的同时,终于明白了,乌进孝之所以日夜兼程,千里迢迢给贾珍送去那堆山珍海味,这份厚礼,实际是乌思道给雍正送去的一尊丧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