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问:宝玉“悬崖撒手”隐藏…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03

宝玉原型确定为康熙皇帝后,其结局本无再讨论的必要。康熙玄烨死于1722年12月20日,按史料记载属寿终正寝。其结局并无悬疑。然而书中对于宝玉之结局,却写得扑朔迷离,导致古今读者和研究专家们异议纷呈,竟演变成一宗公案。究竟是读者误读《红楼梦》?还是作者篡改历史?抑或是我将宝玉原型考据张冠李戴呢?此悬疑不澄清,程高续书之说便“僵而不死”。大凡认为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风格不统一,后作故意篡改和歪曲了原著思想和内容的说法,无不以宝玉之结局为确凿硬证。而反对这一论说的人,偏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将此谬论一举摧毁,致使正说沉沦日久,势必将继续误导后世之人。本节将正本清源,解决这个百年悬疑问题。

所谓“续作”和原著实在有着巨大的落差的观点,较为直观的文本证据表现在人物的结局。针对贾宝玉而言,认为后四十回写“中乡魁宝玉却尘缘”,与前八十回一段“悬崖撒手”的批语不合。前文既有宝玉“出家当和尚”的相关文字“伏线千里”,后文“中乡魁”岂不画蛇添足,“先荣后弃”显然违背了这个人物最终命运的情理逻辑。有人则认为反正都暗示了宝玉出家,结果前后照应 ,以此作为前后著作浑然一体的反驳论据。其实这也是毫无说服力的,依我看,根本不存在宝玉出家一说。当今歧义的根源,仍然在于理解上的分歧,故各执一词,唯有证明宝玉并未出家,也并未“悬崖撒手”,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梦》。

人们作出宝玉出家之结论的依据,当然来自于文本,但遗憾的是,作者恰恰在某些关键字眼上耍了花招,因而读者被“忽悠”了。由于对作者遣词造句的真正用心一无所知,才导致错误结论一统天下。现在试举数例正解如下:

其一,宝玉对黛玉所说“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实言“你死了【我租何偿除】”,即说曹寅真死了,江宁织造亏空就没着落了。第一次宝玉说了后,黛玉问“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是说康熙的真身早已死化,还怎谈得上“做和尚”。 第二次宝玉说后,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这里的“遭数儿”即“找数儿”,意思说康熙说了两次“我租何偿”,认真算一算,我曹寅已超还欠你的银两,你得找还我几个才对。黛玉又说“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苦】死了”。是说康熙一死,已将曹寅害苦了。这些“黑话”若不破译出来,“宝玉做和尚”的荒唐之言,将一直被人们按正经话理解下去。

其二,“悬崖撒手”一词出自第二十一回一条著名脂批:“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谐音倒读:【报除(事)毕,篇省矣。预报词(按:指判词)在生为耳,岂能弃?备“脂曰”,舍弃至差报得任。他若悔矣,收刹也悬。又放文后,故读之尾,人莫认(意不理解)诗词,有预报也。病大删,如保诗词,益明,栋则补半后(部)字,看则未忍抹,认诗也读。子记清,有预报然也,故避祸无辜,敬请子虑。】

这段话明显属于曹寅父子二人讨论判词和脂批与正文互补关系的一段文字。从文意判断,与宝玉所谓“结局”毫无关系。“悬崖撒手”这里代表“收刹也悬”,意思说,康熙阅读《石头记》后若幡然悔悟,即使关于他的故事戛然而止,照样能给读者留下悬念,而不影响全书结构和传奇性。显然,父子二人探讨文章写法的文字,因无法安插在正文中,只好“指东言西”,以暗语相互交流。可笑古今学者望文生义,以为后文真有宝玉“悬崖撒手”一节文字“伏线”其后,其实不可能有的。

其三,第 三回写了两首批宝玉的西江月二词。一般认为是作者对宝玉人品风采之传神写照。人们试图从中找出暗示宝玉结局的蛛丝马迹,结果徒劳。其实,词写两码事,人们惯于臆度加联想,难免滋生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枝节。请看谐音倒读:

原文:西江月二词 批宝玉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又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是幻是真空历过,闲风闲月枉吟哦。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凡是书题者不可,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乎失石矣。

谐音倒读:【熙烨使事?,协力诋煦,立旨审切。拔京主事,调借谓赐科补,则替煦事还,何我赖兮?清不清,彼似填清,得捐即清。我今枉,越陷风险,锅里空,真是烦事多,畸恨甚?先寅至,限我清,只供纱欠挪账,又路抢降职。哥执幼冒进,自知“死”于路故,惊骇一死,其见未死,幸其“死”,拟一《红楼梦》替刻,有语报彼,次日越江。】

其四,读者误读最深的莫过于宝钗向宝玉念的那支《寄生草》:“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此曲中的“处士”、“慈悲”、“剃度”、“莲台”、“芒鞋破钵”等佛教用语,足以让人们深信宝玉最后了却尘缘当和尚。然而,谐音倒读却是:

瞒话,远随本经,彼时写抄完,安忍一心。胆传逆语说焉,讨逆那魁首,潜我出来,条条治咱,你昏淫狷猾,冤妹下胎,连再度题悲词,写嫁偷除逆,香诔熊雍文。】

上述四段引文,乃后人确信宝玉出家为僧的所谓直接证据,经解读,方之陷入曹寅精心设置的圈套,“上当受骗”矣。在第25回,畸笏叟煞有介事地批一句:“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如此“骗上加骗”,人们已对此弥天大谎深信不疑,尽管如今我已堪破机关,回归文本原意,谁又肯轻易更新观念,摒弃谬论,相信我的真言实语呢?

后四十回所谓“兰贵齐芳”实际暗示曹?【访妻归南】,写宝玉“高魁子贵”,本意言康熙“告亏至鬼”,意思是说,曹寅如今也死了,你康熙去阴间找他算账吧。拆“魁”为“鬼斗”,“中乡魁”即【终享、鬼斗】,意思为:曹寅与康熙这两个昔日死对头,如今都“见阎王”去了,二人一生的恩恩怨怨,最终以两个死鬼斗法而画上句号。显然,这是曹?在后四十回情节上的创意,是必然的补述文字,因为只有曹寅离开人世,这些文字才有特定的含义。

至于宝玉被封为“文妙真人”,看似“为僧”之后作者赏赐的法号,实际含有曹?对康熙的贬损之意。拆“妙”为“女、少”。这句话谐音读来即【瘟驴,少整人】。也可解读为【文眇郑人】,暗骂康熙是文盲,是睁眼瞎,竟读不懂《红楼梦》。又象成语“削足适履”中买鞋的那个郑人,是个十足的蠢货。

既然书中有关宝玉结局的文字另有所指,是幻笔,那么作者是否有关于康熙真正结局的描述文字呢?可想而知是必然有的。曹?假借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正归正,邪归邪,他如果不对宝玉的归宿作交代,《红楼梦》的完整性便值得质疑。我先将第120回一段文字的关键词解读在【】里。

一日,行到陵驿【谐音陵邑,指陵墓】地方,那天乍寒下雪【谐音“作红写歇”,言红楼梦最后写成】,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妥帖词写朋友】,总说即刻开船【即将刊刻开传】,都不敢劳动【劳动,谐音倒读“动《楼》”,指都不敢再作修改】。船中只留一个小厮伺候【书中只留一首小诗作注脚,即下文的“歌曰”】,自己在船中写家书【传中写自己家事】,先要打发人起旱到家【这本书“奇罕”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按:下文便交代康熙着落】。

抬头【写到康熙死,便停笔,须另抬头写起】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寅写】里面一个人【“船头”即“传”头(按:指《红楼梦》前八十回)】,光着头,赤着脚【字谜,谜底“大土”,谐“大头”,暗指天子康熙皇帝】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红、斗均指《红楼梦》,(按:斗即漏斗,“漏”谐“楼”)。暗指康熙与红楼梦有瓜葛】…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康熙显灵,故不能作人语】。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书前的“亦圣亦盗,属康熙未转世的亡灵】夹住宝玉说道:“俗缘【按:这里作宿业解】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书中灵魂与地府正邪二灵三合为一】。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那里赶得上。只听见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谐音顺读:【我所主(康)熙,亲改之,哄我说:(胤)佑写《红梦》,太空(洞)。谁愚?我又写,我虽愚,聪明苗,忙忙写“鬼”(按:指曹寅和康熙二人,均已死去)笔(鞭)挞皇。】

谐音倒读:【我皇大妣归西,尔盲尔眇,虫语(指书中隐语)谁悟?写由我,?遂大,蒙弘皙,又续我《红》(按:弘皙续写《红楼梦》,以此为证)字更清。写注:(畸笏)叟。】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发现曹?利用“传”“船”谐音,巧妙地将120回本《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以及康熙(宝玉)之结局交代一清二楚。从表面文字看,“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宝玉似乎被“一僧一道”劫入空门,殊不知“一僧一道”即“亦圣亦盗”(按:骂康熙语),实指康熙一人。而歌词“我皇大妣归西,尔盲尔眇”方是作者正经话,这与“文妙真人”的隐意是一致的。那就是说,现实中的康熙皇帝1722年薨逝,作者将其灵魂附在贾宝玉这个虚构的人物上,伴随《红楼梦》走过二十八个春秋,到此才真正给他“松绑”。显然,一人不可能死两次,其结局也是唯一的,人们不厌其烦的考证追问宝玉之结局,皆因不明白宝玉乃康熙亡灵之故。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末回张新之有这样一段评语:【他说荒唐言,我宣真实义。上下六十年,始?其中秘。何乐亦何悲,笑啼应两置,仁老谓之仁,智者谓之智。】拆此话中的“六十”即“二十八”,上下二十八年即指1722年至1749年,此二十八年正是康熙亡灵的活动时间,1749年亦即《红楼梦》最后定稿时间。康熙在其间以宝玉为替身扮演《红楼梦》主角这一秘密,到此揭秘了。此时也是博得读者莞尔一笑之时。所谓“笑啼应两置”,即“笑啼应两字”,哪两个字呢?无疑是“仁智”二字,拆“仁”为“二人”,“智”为“知白”,乃“知道”、“明白”之意。

作者通过评语提示:康熙宝玉“二人一体”这一事实,作者隐瞒读者二十八年,现在公之于众,我们还欲在何处去寻找宝玉的结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