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问:第18回的一段奇怪文…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82

《红楼梦》第18回里有许多奇怪的文字。贾元春刚当贵妃,就回家探亲来了。一进大观园,“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作者写到这里,突然插进一段梦话般的文字: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再往下看到另一段文字:――这是贾元春题过大观园匾额之后,她向诸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

贾元春又一次提到《省亲颂》,可贾元春食言了。全书看完,再没见到她补撰一个字,既没有《省亲颂》,也没有《大观园记》。

这段话曾被学者称为“白日梦话”,就如一块“飞来石”突然降临百草园,令观者生奇,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有了他人伪作之争。最先提出“脂批作伪说”的是欧阳健先生。不过很快被一个叫“孔生”的先生在2010年5月发文将其驳倒。

孔生后生可谓,敢与名家过招,却过不了我这一关。欧阳健的观点当然“立不住”,但孔生驳倒了对方,自己立言也甚荒谬,不足为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由于他的学说陷入并迷失在研究大方向的“死胡同”里,他“击倒”了别人,也将注定被别人击倒。兹节录孔生原文如下:

这一段,又叫夹叙夹议。由元春入室、更衣、复出、上舆、进园、所见、所思,一气直下,一气呵成,写的全是元春一个人的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这就是石头说活啦。一个破折号引出来的一段"爆肚",是石头的自言自语。无疑向世人庄严宣告:元春就是石头,石头即《石头记》作者!一段"石能言",无疑将梦幻的神话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

"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别书"即清史、野史。"今日之事"即顺治七年三月亲政典礼。

"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如此豪华"的典礼,"观者诸公"如果是当时人或稍后时代的人,当然一看就"可想而知矣"。可是想到了,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在那暗无天日的文字狱横行的年代,能解《红楼梦》的应大有人在,而谁敢提着脑袋去解它出来?戚蓼生、明义、二敦不能解吗?也不过写写序,写写诗,发发牢骚,说一下,解嘲一下,过后也就不了了之。随着时光的流逝,石头所著《石头记》,正如作者自喻"女娲补天之石",在历史的海洋中,由于其自身石头的重量,跌入了深海之中去了。而伪造、篡改的清史、野史,却像海面漂浮的"凤藻",把人们的目光全挡住了。这段如实记录了明清之交凡四十八年史实的编年史,到今天成了区区江宁织造的家史,顺治皇帝亲政典礼成了篡位者康熙的南巡之行,历史真是跟国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尤其在西学东渐,国学沦为边缘学科的今日,一代学人实应捐弃前嫌,群策群力,史海钩沉,让这块埋于深海的闪闪发光的宝石重见天日,还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

任何人读完这段话,便不难看出此人立言的霸道,没有推理,没有举证。就象大人对小孩说:原本就是这么回事,你必须听我的。尤其第一段几个“无疑、就是、全是”,让人“泼水”不进出。似乎他就是作者,就是当事人。

对于“七份历史+两份猜测+一派胡言=十分结论”的红学研究方法,读者早已识破,也早已厌倦。尤其那些标榜“一看就可想而知”的红学狂人,读者心中都有杆秤,即使推倒好大一棵树,自己站不起来,仍然“站着比人家坐着矮”。言外之意,孔生自己并没有读懂文本中这段怪文字。

这段文字是一段暗语,乃作者曹寅与儿子曹?交流《红楼梦》写法的一张密语纸条,且看我以“掉头头谐音倒读法”译出的解文:(按:所谓“掉头”,即以首句第一字“此”接末句最后“是”字。这是我总结出的《红楼梦》“谐音读法”之一,也是作者用得最多的写法之一。

原文: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谐音倒读:【此诗为“帝经”正说。且默指,?供贼僚,圣是盗矣,所以字儿相扣,也供诸贼观。你胡话,号其赞赋作补,既妙且精,得用信冷补,也赞也赋,也作即景,只诗词暗套,底书别聊“玉”。恐又担事,至儿已送亲。生斧钺等篇,亦作“玉”本,免死板则简,得冷暗“幽”词道来。皙?二盗,跛僧赖亏补,莫若济娘妻,等拿下弘跟禽种,善防大灾,仇党相会,即致死。】

解读:本回下面各人所题匾额诗,是真正说皇帝之事的,且都是暗指。曹?正在为贼供职,康熙帝简直是强盗。所以这回小说字字相扣,亦可给皇帝看。你的话好糊涂,之所以只以诗词补写,既绝妙而且精炼,得将我以隐语写给你的这类话写进去,既可作赞语看又可作文赋读,还可以作即景诗读,只是诗词要插得恰到好处,暗语就别说竺香玉的事了,恐怕再生事端。至于将天佑送人抚养,弘皙暗地用兵倒帝等篇章,也在香玉本事中插述,就可避免文字呆板而简洁,均以暗语隐晦写出。胤?父子也似强盗,胤佑那跛子则老是赖我家的账,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多拿些银前供养你妈和你的妻子,等将来拿下了雍正和弘皙再找他们算账。你本性太善,谨防灾难临头,假如遇到仇敌,你就死定了。

难怪庚辰双行夹批曰:【自“此时”以下皆石头之语,真是千奇百怪之文。】【庚辰眉批: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试阅历来诸小说中有如此章法乎?】,这写批语,是针对这段奇怪文字的导读与提示,非谙熟作者隐喻之法者,是永远读不出作者原意的。我对此回后匾额诗的解读,将进一步证明这段“怪文”的谐音解读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