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问:黛玉临终之言省略的话…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48

第九十八回,写到黛玉将死,作者有一段出人意料的描写:紫鹃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玉黛这六个字的临终之言,实属“反常”之举。一、她当时“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却“猛听黛玉直声叫道”,说明她是以聚集生命最后的力量叫出来的,一个“叫”字,让人们感觉这六个字分量不轻。必然话中有话。二,按常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黛玉如有遗言相托,完全可以心平气和,款款道来,用不着使尽全身力气,作最后的呐喊。三、人们正想听她说什么,她却戛然而止,省略的话,留给生者无限的遐想,她到底想说什么呢?

更耐人寻味的是:黛玉死亡之时,就是宝玉和宝钗走向婚姻殿堂之时、半空中还能听到琴瑟和鸣的仙乐,一悲一喜,更渲染了黛玉之死的悲剧气氛。而王希廉却批曰:黛玉临终光景,写得惨澹可怜,更妙在连呼宝玉,只说得“你好”二字,便咽住气绝。真描神之笔。空中音乐,炒在若有若无,不落小说俗套。曹?为什么要如此安排他父亲死亡的场景呢?

一连串的疑问扰乱了后世人的正常思维。黛玉六个字的临终之言省略去的话语,遂成《红楼梦》的“哥德巴赫猜想”。有的认为“你好”后面省略的是“吗”,“你好吗?”一句深情的问候,饱含黛玉至死不忘宝玉的眷念情怀。还有“你好可怜”,“你好歹再看我一眼”,“你好恨心哪”等无数猜想。痴迷于《红楼梦》“金玉良缘”的读者,就像完成课堂上“填充下列句子”的一道习题,他们纷纷按照自己对于宝黛爱情的理解来答题。殊不知作者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唯一的。如果红学家们也学红迷朋友如此不着边际的猜答,红学研究必将走人“白云深处”,红学家也将成为“无人之家”。

黛玉的临终之言下有东观阁和姚燮的两条批语,是解开此谜的唯一“钥匙”。东观阁侧批:恨至之死。姚燮眉批:“你好”二字下,恨恨之至,有千言万语,实难说尽。【歹先】【歹先】不能作声时为之陡住而难说者,不啻已尽。连批两个“歹先”,是何意呢?显然,它是“好后”的反义词,暗示“好”字“后”面省略的内容。

究竟省略了什么?还得去“问”“歹先”二字。“歹先”谐音“读先”,意思是:黛玉说的这六个字,只读每句第一个字就行了。因为每句只有二字,故“第一”也包括“倒数第一”,按提示的顺序读出来就是:【玉玉好你宝宝】,去掉一个重复的“宝”和“玉”字,即为【玉好你宝】,谐音就是【?后你报】,意思很明确:【曹?啊!我死后,你要为我报仇】,这就是黛玉“好”字后面欲言又止的话,其实,她已经说出来了,只不过,除了曹?(当然包括我),至今没有任何人听懂这句话。

到此,“空中音乐”就好解了,它谐音“空中寅悦”,暗示在天国飘浮的曹寅在天之灵,放心了,只要儿子按照他的遗志去办,他是高兴的。曹?婚礼上的旋律飘向空中,实际是为曹寅所奏哀乐。“空”为“寅”的一半,比喻曹寅身已成灰,灵魂在焉。而“工”,“供”也。拆“婚”为“女昏”,谐音【?昏】。人们只以为宝钗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之中,谁知道他此刻正为失去慈父而悲痛欲绝呢?

东观阁和姚燮二人,一个批“恨至之死”,一个批“恨恨之至”,而且是他们的批语揭开了这个只有作者和死者知道的暗语,这就印证了我前文论述过的观点:东观阁和姚燮均为曹?的化名或托名,三者实为曹?一人,这两条批语成了“铁证”。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红学研究将取得史无前例的突破,将揭开历史性的一页。这意味秦人解读《红楼梦》,还有更长的路要独自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