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解中秋联句诗 红楼公案…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79

三五中秋夕联句,出自《红楼梦》七十六回,共三十五韵七十句。前二十二韵由黛玉和湘云题韵,后十三韵由妙玉续联。此诗历来读者评价很高,赏析解读也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咏叹贾府衰败的;有认为是黛玉自况生世悲哀绝唱的;还有认为是各回的评述归纳。对这些从诗文表面所作的解析,本无可非议,但我却从人们所不知的一面,另辟蹊径,去探讨诗文背后潜藏的秘密,无论人们接受与否,我还是一意孤行,我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意念埋在深处,此前的十来万字,已或多或少证明自己所走的路对头。下面看前二十二云的谐音解读:

原诗: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解读:(重新断句,拆字谐音解)【八月中秋,皙请游,历偿愿,杀田姬。都参诈帝,官旋还。畸出狂飞盏,睡家不起。宣请函,弘笺见,谅也惊。历宣征兵,口诏放话,浑寡小懦软,想兴戎,逾轨舍间冒禁,旋纳奏。回请寅传话故,滥删罄光,要怨?共凑,乱弃园,焚草正一令,舍复誊三宣,偷拆红衬点,书才接前,困赏,话无病句,寅死书中?,苟死,思一男,历今或已闷久,敬情犹在,?残路已悬。见问?笑:既空,省些。双逢绝路,叹曹窘听焉。念昔横秋,贪写死随红。烨主运鲠报误,钱故借?,饷光,限奔还都。押留?,趁查逮嫡孙,许银能募定赎回。颇恐沉湖虏孙,将锢窗,顿寅已昏。憨当独活,寅冷月,账化焚。(另解:寒当渡河,迎冷越长,话昏)】

句析:乾隆四年八月,中秋节那天,弘皙逼乾隆让位不成功,请求远离朝廷,乾隆巴不得,如愿以偿。随后将田氏杀了。因参加这一事件的人太多,乾隆当时无能为力,都宽免了。随后,辅佐朝廷的官员立即返回宫中。曹?被放出来后,很郁闷,一味喝闷酒,睡在家里不起床。又写快信约见弘皙,看样子他也受惊吓不小。乾隆开始调兵,以加强皇宫安全保卫。他曾放出话说:都欺负我年轻,处事软弱,竟兴兵冒犯禁宫,逼我下台,看我怎么处置。随即签发奏诏,其中有一份是传曹寅进宫讯话,曹寅闻知,不免惊慌。

曹寅立即删改《红楼梦》文稿,删去不少,后来约曹?共同整理拼凑,废稿都随便丢弃园子中,草稿和正文共计烧掉一令纸,誊抄的稿件也损失三张宣纸之多。只好安插竺香玉的情节加以掇补,才与前文接上榫。疲劳时自己审读,话句倒没有不通的地方。我一生爱的就是书,临死还在书中?觉。即使将死,心里还在考虑一个人。弘历他或许憋闷在心,隐忍很久了。对我虽心存敬意,暂时不敢动我,但眼下那么多人觊觎皇位,估计也走不了多远,不能保证以后不连累于我。乾隆曾笑着对曹?说:你家现在既然不如以前富有,用度减省些就是了。却不知我们父子俩正在绝路上挣扎,这话我只能窘迫旁听,暗记在心。

想当年我太执着,贪恋竺香玉并为她树碑立传,现在想来是多么可笑。康熙的命运也受制于织造亏空一事。我考虑与这一家人的特殊交情,才借钱给废太子,最终导致亏空,康熙却下旨限我还都,继而羁押曹?,还趁查办之机扣押我的孙子天佑,说凑足银两方可赎人。我害怕孙子遭杀全家惨灭,看到孙子被关押铁窗内,我都差点昏过去。愿上天保佑,让我的孙子能活下来。?儿切记,在我死的当月,将所有账单烧毁。

妙玉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庙遇,忧中秋,也代官怨,击禁撵主,散,死我运】。从题解得知,此十三韵仍为曹寅所作,他只是借妙玉之口而抒自己情怀。弘普这年革贝子,封镇国公,再过四年才死去。他是不会来续这首诗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解读。这二十六句,皆写雍正事,以十三韵对应雍正在位十三年。由于篇幅有限,句解就免了。里面提到的内容,多半印证了我前文的分析,也有新的发现,后文再论。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饷完销金定,纸兵历愈篷。】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笑?利斧弃,今遣死日文。】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控赃先问弘,闲评寅财冤。】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露浓胎更滑,霜重竺栏门。】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诱补虚余诏,孩登继立怨。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事奇胜鬼薄,莫怪笏郎登。】

必细)朝光透,罘(思)晓露屯.【逼死田,朝光土,四不死,小楼豚。】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令迁煦了,题古也伸冤,】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弃收寅亡金,传子补文愿,】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种泯龙猝死,姬藏祷香存。】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佑行避祸继,我仇一齐还。】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芳卿自知歉,哑去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一日朽运转,彭查更系轮。】

读者当记得,妙玉续此诗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此话提醒我们,这二十六句诗还可以倒过来读,即有两种解读方法,而意思却不一样。秦人不辞辛苦,也解了出来供读者玩味。不过,第七韵各版本文字有异,今按“??朝光透,罘?晓露屯”进行谐音解读:

论昔耿盘查,转云朽胆怯,寅随相处,押遣自知情,方换契。益筹无计,获避信。有存饷,倒藏祭寺。遂龙命,纵远问不知,全进王。寅诉乞愿审,烨故替了。输欠另征,等漏消。死糊涂,光朝鼻息等,狼虎拐谋不归,圣气死。愿立即登还,诏?煦不忧闷,滥奏重霜化,更挞农路怨,才严屏闲风。问算,账空。】

从这段话里,无意间我们又获知一些新的真实史料。曹寅在假死前,还是转移了部分财产,藏在他的祖庙祠堂里。他在《红楼梦》中写凤姐弄权铁槛寺,应当还有史料可“挖”,不排除胤?为他处理过财产的可能。另外,李煦为了填补亏空,对农民实行暴敛政策,甚至鞭打佃户,在这段话里也体现出来,这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

在作诗过程中,湘云和黛玉偶有对话,从表象看,似乎在谈联诗谁优谁劣,实际上,是作者尽量将诗句错开或打断,以分散读者注意力。本诗与其它诗不同,句句可以谐音解读,曹寅生怕联想能力强的读者在连读中识破机关,故以此法遮掩。不过,这些对话,也是隐语,里面话中有话,一语双关,是对背后隐藏之真事的叹惋,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了该诗的注解,起到导读作用。我也不妨试解出来。

湘云笑道:“这一句‘几处狂飞盏’有些意思。这倒要对的好呢。”【要是倒历之事成功呢?】黛玉道:“对的比我的却好。只是底下这句又说熟话了,就该加劲说了去才是。”【曹?应该精神振作,即使失败也不必气馁】湘云道:“诗多韵险【事情毕竟危险】,也要铺陈些才是【也要作些准备,事先谋划周到】。纵有好的,且留在后头。”黛玉笑道:“到后头没有好的,我看你羞不羞。”【此事结局并不好,你还不善罢甘休吗?】

湘云笑道:“这句不好,是你杜撰,用俗事来难我了。”黛玉笑道:“我说你不曾见过书呢。吃饼是旧典【用兵*还是老一套】,唐书唐志你看了来再说。”湘云笑道:“这也难不倒我,我也有了。”【难不倒我,我也有兵】

黛玉笑道:“分瓜可是实实的你杜撰了。”湘云笑道:“明日咱们对查了出来大家看看【我才是正宗嫡传,康熙册立太子的诏令摆在那里】,这会子别耽误工夫。”黛玉笑道:“虽如此,下句也不好,不犯着又用‘玉桂’‘金兰’等字样来塞责。”【这件事算不上什么逾轨,禁乱】。

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用不着你为他作主出主意】。况且下句你也是塞责了。”黛玉笑道:“你不说‘玉桂’【逾轨】,我难道强对个‘金萱’【禁轩】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附逆】,方才是即景之实事。”【即今之事实】

湘云道:“又说他们作什么,不如说咱们。”【竺香玉已死,还提他干嘛】。黛玉道:“这可以入上你我了。”【现在死轮到我自己了】因联道: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湘云说道:“是时侯了。”【正是反扑的好时机】。黛玉说道:“这时侯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再逼宫一次难度大多了】

大家注意,湘云所对“庭烟敛夕?。秋湍泻石髓”,里面有个“?”字,拆“?”为“木氏日”,谐音为“木死日”,“木”代“草”,“草”谐“曹”,意味曹寅死期来临,显然是句不吉利的话。“?”又可解为“十八日死”,大家可能记得,当初弘皙计划刺雍的日子,就定在十八日。黛玉曹寅听了显然不悦,所以说:“…这会子才说‘?’字,亏你想得出。”后来书中又写道: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大白鹤来…“白鹤”谐音“白活”,是曹寅对自己归结半生不幸、一事无成的感叹,正好点出该诗哀伤人生无常的主题。

经我解读,一直困扰红学界涉及中秋诗的两宗公案得以了结。第一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花魂”二字在不同的文本还有“诗魂”之说。我前文理解为曹寅骂胤?为“死魂”,观点是承认二者都用过,根本不存在误传或后人篡改之事。现在得以证实此说不谬。“花魂”本指曹寅死后,要曹?将账本“焚化”,若用“诗魂”,则是将账本“撕焚”,二者用字不同,意思一样。而某些“红外人”,偏把这一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写出长篇大论加以猜测,真的不可理喻。

第二宗公案,是第七十五回的两句回前批。【庚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庚辰:缺中秋诗俟雪芹。】这两条批语的独特点在于:它是《红楼梦》两千多条批语中,唯一标明确指时间,即指定“乾隆”年号,而其它则用干支标明。故反而被红学界视为“不正常”,值得细究。既然“不正常”,说明其中有假,为什么偏有人作为真话加以解读和运用呢?有人就将其作为《红楼梦》参考年坐标,围绕“乾隆二十一年”长篇累牍大做文章。误认为“缺中秋诗”是真,但又不能指出“缺”在哪里。种种可笑之举,都陷入作者所设**阵里面,若曹翁在世,也必定要笑死一回。

秦人现以谐音、拆字法解读出来:【乾隆王已撵,我阅,凑齐。尔对清,缺中秋诗,事写清。】话里的“王”字,拆解就是“二十”,合起来就是“王”。其它都是谐音。这句话实为曹寅交代儿子的话。意思说,关于弘皙逆案的文字,我已看了,现整理齐了,你校对清楚,只有后面妙玉续写的十三韵还缺着,事情已经清楚。所言“缺中秋诗”,当指“十三韵”,一诗两解,且须倒读,非“鬼才”难为。因实在难作,估计曹寅当日没有写完结。

曹寅写《红楼梦》,历经二十多年,与当时背景事件的发展,可谓同步进行。弘皙逆案爆发时,前八十回基本定稿,然这一事件非同小可,不得不写,正好此前毁掉一些文稿,于是便有改写相关回目(包括现在我们看到的七十五至七十八回)再镶嵌进去的可能。当然,作大的改动已不可能,最后便选择以诗歌夹暗语的方式,一者便捷,二者避免“撵帝”过程的描写。这次的改写,为后来流传不同版本提供了直接证据,如列藏本的七十五回,没有一条旨评与其它本相合,且原稿未分回。乙卯本有“乙卯(1759年)冬月”字样,按我的观点前推二十年,正好是1739年。估计这个本子的母本就来源于这年修改后的稿本。关于此类问题,我将留在后文讨论版本源流时再作详解。

第七十五回有几条回前和回末评语也很有研究价值,现一并谐音解读于后,以供大家研究参考。

原文:蒙回前总批:贾珍居长,不能承先启后丕震家风,兄弟问柳寻花,父子呼幺喝六,贾氏宗风,其坠地矣。安得不发先灵一叹!

解读:【家尊注,账不能呈现,(若被)扣,不易整。假弘兄弟问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