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芦雪庵联诗,挥之不去的…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63

《芦雪庵即景联句》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大观园群芳在芦雪庵赏新雪,烤鹿肉,接着热热闹闹地作出这首即景联句诗。

所谓“联句”,就是两人或多人共同来作一首诗,或者说共同来凑成一首诗。通常的做法是:由一人先作一句开头;第二个人对上这句,再起一句;下一个人再对这句,又起一句依次这样作下去,直至作完为止。

有人说“芦雪庵联句是大观园中的盛事之一;是充满了富贵享乐的情绪,绝少颓丧的情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全诗实写曹寅耿耿于怀的一件不幸事,从头至尾笼罩着死亡悲剧气氛。还有人认为是曹雪芹一生自传性的概括。这样的观点同样离题万里,说得不客气点,他们根本没有看懂《红楼梦》。

先看题解。“争联即景诗”谐音“争念即京事”,意为大家争着提起曹寅假死进京那段心酸痛楚的往事。蒙回前总评曰:此回着重在宝琴【报清】,却出色【屈舍】写湘云【饷银】。写湘云联句【饷银(事)连(遭)举(报)】极敏捷聪慧【命绝充(炮)灰】,而宝琴之联句不少【连主不少】于湘云,可知出色【除赦】写湘云,正所以出色写宝琴。出色写【出舍些】宝琴者,全为与宝玉提亲【为保主替清】作引也。金针暗渡【金怎暗渡】,不可不知【不可不至】。这写字眼已明确告诉读者,联诗是假,念事是真。

拆“芦雪”二字得“草雨户彐”四字,谐音即为“曹?胡写”,证明本回为曹?所写。曹寅认为儿子笔力不够老练,故意这样说的。晚年的曹寅,由于视力不佳,已开始让儿子参与创作。书中常常出现“芦雪狄花”四字,至今无人解得,其实,“芦雪”二字只读下半,这四字的意思就是“笏写的话”。父子二人虽同写一书,在“谁写的”的问题上,界限是划得很清的。这给后来人研究《红楼梦》,提供了方便。下面我来解读这首诗,先将各句首尾谐音字标于【】内。

已】一夜北风紧【经】,凤【封】姐【绝

开】开门雪尚飘【票】,【入】入泥怜洁白【拜】,李纨

咋】匝地惜琼瑶【又】,【要】有意荣枯草【抄】,香菱

无】无心饰萎苕【招】,【架】价高村酿熟【孰】,探春

怜】年稔府粱饶【绕】,【枷】葭动灰飞管【关】,李绮

养】阳回斗转杓【着】,【函】寒山已失翠【催】,李纹

栋】冻浦不闻潮【朝】,【易】易挂疏枝柳【溜】,岫烟

难】难堆破叶蕉【缴】,【舍】麝煤融宝鼎【定】,湘云

齐】绮袖笼金貂【调】,【光】光夺窗前镜【今】,宝琴

饷】香粘壁上椒【交】,【夏】斜风仍故故【谷】,黛玉

清】清梦转聊聊【了】,【合】何处梅花笛【抵】,宝玉

税】谁家碧玉箫【消】,【鳌】鳌愁坤轴陷【陷】,宝钗

龙】龙斗阵云销【晓】,【也】野岸回孤棹【着】,湘云

隐】吟鞭指灞桥【樵】,【赐】赐裘怜抚戍【书】,宝琴

家】加絮念征徭【约】,【?】坳垤审夷险【先】,湘云

至】枝柯怕动摇【要】,【暗】皑皑轻趁步【补】,宝钗

俭】翦翦舞随腰【约】,【举】煮芋成新赏【丧】,黛玉

散】撒盐是旧谣【谣】,【未】苇蓑犹泊钓【吊】,宝玉

令】林斧不闻樵【樵】,【服】伏象千峰凸【头】,宝琴

判】盘蛇一径遥【要】,【活】花缘经冷聚【俱】,湘云

舍】色岂畏霜凋【调】,【审】深院惊寒雀【确】,探春

空】空山泣老(枭)【晓幕僚】,【借】.阶墀随上下【下】,岫烟

次】池水任浮漂【票】,【照】照耀临清晓【效】,湘云

并】缤纷入永宵【销】,【臣】诚忘三尺冷【论】,黛玉

谁】瑞释九重焦【交】,【将】僵卧谁相问【问】,湘云

狂】狂游客喜招【燥】,【天】天机断缟带【逮】,宝琴

按横向顺序读上文【】内谐音字,即得一段隐藏的暗语:【已经封,绝开票,入拜:咋又要抄?无招架,孰怜绕?枷关养着。函催栋朝,易溜难缴,舍定齐调光。今饷交,夏谷清了,合抵税消。鳌陷,龙晓也,着隐樵。赐书家,约?先至,要暗补。简约举丧,散谣未吊。令樵服头判,要活俱舍,调审确空,晓幕僚借。下次票,照效并消,臣论谁交。将问,狂燥,天逮。】

害】海市失鲛绡【销】,湘云

畸】寂寞对台榭【写】,黛玉

清】清贫怀箪瓢【票】,湘云

盘】烹茶冰渐沸【会】,宝琴

主】煮酒叶难烧【稍】,湘云

瞒】没帚山僧扫【少】,黛玉

昧】埋琴稚子挑【调】,宝琴

十】石楼闲睡鹤【或】,湘云

金】锦(技)暖亲猫【冒】,黛玉

曰】月窟翻银浪【郎】,宝琴

下】霞城隐赤标【镖】,湘云

清】沁梅香可嚼【借】,黛玉

零】淋竹醉堪调【助寅】,宝钗

或】或湿鸳鸯带【待】,宝琴

实】时凝翡翠翘【樵】,湘云

无】无风仍脉脉【慢】,黛玉

补】不雨亦潇潇【消】,宝琴

入】欲志今朝乐【挪】,李纨

凭】凭诗祝舜尧【徭】,李绮

每句头尾谐音字从上至下读来便是:【害畸清盘,主瞒昧十金,曰下清零,或实无补入,

凭销写票,会稍少调,或冒郎镖借助寅,待樵慢消,挪徭。】

上诗一经解读,背后隐去的真事便浮出水面。曹寅依康熙之命,秘密假死进京,康熙虽免其死,但查缴织造亏空一事,却丝毫没有放松。一方面,他威逼利诱曹寅如实招供,一方面令曹?配合清查家底,能收缴的现银财物,立即解递送京。曹寅为了活命,也只好倾其所有,任尔斯为。他被康熙枷禁密室,没有行动自由,完全不能采取任何对策予以应付。再说,他也不是贪得无厌的人,家里根本没什么值钱之物,数万两银子的亏空,就象无底洞。他还得替家人想办法。即便如此,康熙还对他施以诡计,竟然瞒昧他十两金子。可见,康熙也不是见腥不吃的猫。

作为世代包衣出身的曹寅,虽为康熙之宠臣,落到这个局面,无不令人同情。受尽屈辱,还得哭脸做成笑脸,倾家荡产,还得向冒囊后人所开镖局借钱还债。在皇权的淫威下,谁敢不低头,足见曹寅奴才本色。若没有这个冤屈事件,曹寅恐怕也不会写《红楼梦》这本书,抑或想写,也达不到这样的深刻感人的境界。

曹寅在作品的最后,对“报清”之事仍然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目的是提醒读者,他的半生悲哀,就栽在“报清”事上,他要将“以泪还债”这一主题,贯穿《红楼梦》始终。而二百多年过去,又有几人能领悟作者立意,洞察作者内心深处的块垒与丘壑?

全诗的悲剧气氛,还体现在联诗者作诗过程中的对话。读者若不细心揣摩,难以觉察,如李纨笑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拆“罢”字为“四去”,即“去死”之意。“热酒”暗指“热心肠的舅舅”,曹?写这首诗,自然想到曾协助他掌管江南织造一年的李煦,他也是因亏空被牵连发配边疆受冻馁而惨死。又湘云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这是借胤?的话咒康熙早死,好让位于这位苦等到白头的废太子。

诗后还有一段:黛玉还推他往下联,又道:“你也有才【财】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银交】了!”湘云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宝钗推他起来道:“你有本事,把‘二萧’【儿孝】的韵【银】全用完了,我才伏你。”湘云起身笑道:“我也不是作诗【死】,竟是抢命【名位】呢。”这些都是作者巧妙安插的指桑骂槐之语。而有人竟然说成是插科打诨的笑谈,以渲染大观园欢乐祥和之氛围。如此误解,正如俗语说:看到有人上吊,反说人家在荡秋千。正是:

误上蓬莱入醉乡,错认蜃楼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