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快速浮桥
作者:法拉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05

最后还是姜海涛给归豹出了个主意,算是部分解决了指挥问题:参谋部。

全军的统帅还是养敖,章通、栾林等人也不作为养敖麾下的将领,而是组成一个参谋部,协助养敖指挥。这可以避免某些尴尬,也得到栾林、华祁的极力赞同。他们俩可不乐意亲身到战阵里冲杀,而且还是面对强大的楚军。打赢了,他们这些“参谋”有功劳;打输了,他们可没有过失。真碰到短兵相接的时候,他们俩就一招——投降。

可就算把这些大人物都弄到“参谋部”,养敖还是有可能面临一些指挥问题:如果章通、栾林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相左,怎么办?他们会不会绕过自己直接调动章刿等人?这一路上,养敖一直在想这方面的问题,担心因为自己指挥不灵而导致战败。

压力不在自己身上,所以姜海涛更想得开。

“将军,我们不会有这种问题。首先,您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蓼城战役、胡城战役时,您都是主要指挥者。您不像薳越那样没有威望吧?第二,这几位参谋中,栾林、华祁有胆量、有能力和您作对吗?没有。而且他们的士兵都分散在归欣、归朔、薳和的三个旅中,出不了乱子。第三,章通在身份地位上,能和您比一比……”

姜海涛看到养敖摇了摇头,于是说:“就算他身份地位略高一点吧,可是这次的作战计划、器械准备、士兵训练,都是您和公子等人提出的,他要是想夺过指挥权,知道怎么打吗?能打赢吗?我想以他的聪明,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第四,归欣、薳和身份尊贵,代表宗伯大人、薳书大人来的,但他们肯定都支持您,因为您代表公子豹。归朔,还有归启,他们虽然是归章家的,可从上次胡城保卫战里歼灭归罴后的情形看,他们似乎没有反心,并不像归章、归崇那些人。所以嘛,您不用担心有人捣乱。就算有,您难道还怕他?传令兵可都是我们的骑兵。敢不听指挥的,先抓起来再说。放手干吧,我看好你哟!”

养敖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好,我就信你的。公子对我们寄予厚望,要是谁捣乱,我可不会客气。不过我能不能指挥好,还得看你造的那些东西到底好不好用啊。”“您说信号旗?肯定没问题。我们这次的行动都计划得那么仔细,各套行动方案都设定了一个简单的代号,还能发错了?我造的东西,不会让您失望。”“那倒是。要没有你造的这些战车,还有运输车,我们怎么能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养敖说完后,笑着看了看前后的车队。

和过去相比,胡军现在的行进速度快了一倍,因为车辆很多,足足有400辆战车、100辆砲弩车、80辆四轮运输车,基本上每10人就有一辆。

普通的军队里,每50~100人才有一辆战车加一辆牛车,最多再加两三辆牛车,或是人力拉动的辇(nian3),放些重要物资。因此行军基本上还是靠步卒的双腿,大多数物资、兵器也要靠步卒、仆役、奴隶们自己携带。正常情况下一天能走15公里,20公里算不错了。

现在的胡军不仅车多,而且载重能力大大提高:战车要比过去多了200公斤,达到500;砲弩车、运输车更是多了700公斤。兵卒们可以把自己的全部装备,包括大木盾、剑戈、皮甲、粮食、帐篷等等,全都放到车上,轻松地跟在车辆后面行军。很多时候,他们还能轮流到车上休息一会。

“将军,按这两天的速度,我们也许能比原定计划更快一点,过河后只需三天就能到息城。”“不错,前面好像就快到桑泽了。今天可以提前休息。”姜海涛听后指了指一名打马过来的骑兵:“大概是归重派来的,养锜他们可能已经准备扎营了。小理”

现在胡国一共有240多名骑兵了,但能在马上射弩的只有一半,因为大多数都是胡城保卫战后才招的新手。这次出征,有200名骑兵随行,主要负责侦察、传令、通信。

姜海涛猜得没错,打前锋的养锜、章刿他们已经开始指挥士卒们砍伐木竹、开挖沟渠,准备扎营。其他队伍到达营地后也立刻忙了起来,生火做饭搭帐篷,井井有条。养敖则把所有的主要将领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小会。

“海涛,按照计划,明日一早你带工兵营先走,还有养锜。怎么样,没问题吧?”“将军您放心吧,萑康、唐驷他们已经演练过好几次了。”

章通这时突然插话说:“这浮桥架设可是关键。虽然在胡城演练给我们看过一次,但这次对岸就是楚国的地盘,速度很重要。要是浮桥还没架好,楚军就杀到河边拦截,可就糟了。”

养锜回答说:“您放心吧,20个会水的斥候都准备好了。”

养敖等了一会,看章通没有再说话,自己才开口继续说:“章公子说得很对。就算把桥架好了,也得尽量不让楚军发现。归重,你的100骑兵要在第一时间过河,搜索和射杀楚军斥候,一个也不能漏。养锜、章刿,你们两个旅过河后也要快速前进,先清剿南边渡口的楚军,然后前往宿营地点。随后几日,大家可就要辛苦了。”

向木说:“要是我们过河后,行军速度比计划的快,就像今日这样,那还在老地方宿营吗?”

这还真是个新问题。战前计划中选定的宿营地点都是根据前几个月的勘查结果选定的,养敖、养庆、胡貅等人都去过。可要是行军速度快了,却还在那几个地点宿营,就相当于浪费时间。养敖心里有了点主意,但还是看向大家。

栾林、华祁皱了下眉头,似乎不太乐意改变地点。养锜看了养敖一眼后,没有出声。章刿也看了章通一眼,然后说:“我们不是想尽快赶到息城,缩短楚军得信后的准备时间吗?那就继续行军,尽量多走些路。”

有一些人不太乐意,但也没有说出来。于是养敖在等了一会后说:“那好吧,我让养庆、胡貅他们根据今天的速度重新选一选宿营地点,饭后给大家介绍一下,然后再决定。章公子,您看如何。”“好啊。先选几个地方,过河后再看情况。也许到了楚国境内后,我们走得不如这两天快。过河才是关键。”养敖听后笑了笑:“我们明天都去看看吧。把营长们也都叫上,他们大多还没见过呢。”

第二天,姜海涛带着两个工兵营,在养锜那一个旅的护送下最先出发,赶到洪河边。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一条不常有人走的小路。

洪河也算条大河,不比颍河小,有六七十米宽。它从西北流向东南,进入淮河。距离上,它基本在胡城和息城的中间,因此也成为胡楚两国大致的分界线。这里没有渡船,因为它们都在南边的那个渡口处,走大路才能到。养敖他们也没打算利用那个渡口。甭说对岸有楚军把守,就算没有,靠那几条渡船送600来辆车、6000多人过去,也得一天时间。太慢。

现在除了养敖,“参谋部”的章通、栾林等人,很多营长和贵族子弟也跟着工兵营来了,比如归启、章午、章咢、养頵、薳旃、栾文、华弥等。他们大多由于级别不够,没有参加过战前的一系列会议,不知道整个作战计划,也没有看到过姜海涛为此专门设计的新东西。

薳旃指着工匠们从运输车上搬下来的一叠叠三角形木板,问姜海涛:“公子,这些木板能搭桥?”“能啊。不过严格地说,它们是用来造船的。”“造船?”

姜海涛抬手指了指北方一百多米外的一片竹林:“对,用它加上那个。”这下,大多数人有点明白了。

另一个工兵营已经开到竹林旁,开始用框锯伐倒那些竹子。砍掉枝叶后,他们还砍掉了竹竿上部较细的那段,只留下了七八米长的一段,然后放到车上。

这些竹子开始陆续运回时,章咢突然喊了一声:“咦,怎么把砲弩拉来了?”大家回头一看,两辆砲弩车被拖到河边。随后,两名步卒在砲弩上放置了一支粗大的木箭。它有些特殊:前面的箭镞是个三角形的钩子,箭杆后面带着丝绳。

章咢等人还没来得及猜想和提问,就听到“嘭”“嘭”两声,两支箭被射往对岸。虽然它们要比普通箭重很多,有0.6公斤左右,但最大射程仍能达到六七十米。两支箭成功挂到了对岸的两棵树上,随后有几个人从树林里钻了出来。他们是一早就游过河侦察的斥候。

“他们是不是要拉绳索过去?”姜海涛回头一看,是薳旃在问。“不错。”姜海涛随后听到一个让他有点讨厌的声音。“绳索上是不是还要连着船。”姜海涛看了栾文一眼:“那还用说。”

栾文似乎没有感觉到姜海涛的态度,继续说:“你用竹子造船,这办法还不错。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这些木板干什么的。”“你看看就明白了。”姜海涛说完后,指了指正在卸竹子的工匠们。

这时栾文才注意到,一名工匠正在指挥大家卸货,而且是把不同长度的竹子放在不同位置,形成从长到短的一系列。另一些工匠则开始张开那些一叠叠的木板,支到地面上。原来这些木板都是三个一组,边上有眼,穿着绳索。展开后,中间那块铺在地面,长3米,头尖,尾宽2米;两侧各竖起一块木板,一边尖,一边高1米。

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三角形的“船头”。果然,工匠们在另一头也展开一个“船头”,然后在它们之间拉上四根绳索。再把竹子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一层层铺放到中间,一个两头尖尖、中间一堆竹竿的“船”就出来了。

说它是船,可它的主体更像竹筏;说它是竹筏,它的两头又根本不像,而且竹筏一般不过一两层竹子,哪有一米高的?

栾文兴奋地说:“海涛公子,你这个办法很不错啊。伐竹要比伐木快多了,浮力也大。用这种预先造好的木板船头卡在两端,竹子也容易固定。挺快的,我看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可以架好浮桥。”这话本来可以让姜海涛非常高兴,可惜是从他口里说出来的,打了一点折扣。[注043001]

[注043001]:在我国,有时间、有地点记载的最早的浮桥,是周文王姬昌为了娶亲而在渭水上建造的,《诗大雅大明》中的“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说的就是这事,在公元前1134年左右。春秋战国时期,浮桥曾被广泛用于军事行动。公元前541年,秦景公母后之弟子铖率千乘战车进攻晋国,就曾在黄河上“造舟于河”。公元前257年,秦国为了进攻晋国,又在黄河上“初作河桥”,而且这座浮桥以后被长期使用,称作“蒲州浮桥”或“蒲津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