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胡国兵力
作者:法拉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80

胡国在册的人口,包括贵族、国人、农人,只有10万多点。和周围比起来,甭说吴楚,就是蔡陈宋等国,都要比胡国人多地广。这10万多人,大致分成1万多户。要是按青壮年算,得刨去老人妻小,也就剩下2万多人。

这其中,14000多青壮是农人,他们的父母妻子也要帮着务农,包括种植稷、粟、菽等粮食,葛、麻等纺织用的作物,还要养殖牲畜、蚕等等。这样算下来,农业人口有7万多人。[注022501]

散布各地的渔夫、猎人,大概七八百人,算家属就三四千,为胡国提供野味、药材,还有造箭所需的羽毛。

另外有4000多人的“百工”,也就是各种工匠。他们不种地也不打猎,专门从事木、革、陶、金、织、染等手工业。算上妻儿老小,2万多人。

像归豹、养敖他们这种贵族,总数不过1000多人,分成20多个比较大的家庭。要算家族,那就只有归、章、薳、养、栾、华、向、鱼这八家。因此传统意义上那种来自贵族的甲士,在胡国只有200来号。不过各家都养着一些门客,其中大多可以上阵打战。有些门客家族历史悠久,逐渐成为一种居于贵族和国人之间的阶层,被称为士族。门客、士,组成了甲士的核心,但也只有1200多人。全部算上,胡国可以说有1400多“半职业军人”,主要工作是打战。可是在蓼城之战中,他们一下就损失了200来人。还有很多工匠和这些家族关系密切,打战时也能分到好装备,成为甲士。但是这些甲士、步卒,比如生,战后就得回去继续自己的生产劳动。

奴隶,要比姜海涛想象中的少多了,只有2000多人,而且只有八家贵族拥有。因为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还有犯罪、欠债的人。但胡国以前几乎没打过胜仗,战俘寥寥无几,基本上只有这次俘虏的楚人,除去被赎回去的,留下1000多人。犯罪、欠债的人也不是终身为奴,只要干够期限就能恢复自由。这一点让姜海涛非常惊讶。

这样一算下来,姜海涛知道胡国的兵源只能在农人、渔夫、猎人、工匠上打主意,也就是那18000多青壮。按照制度,这些国人、农人要以户或者人口为单位,按一定比例派出人和车辆参加军队,自备武器装备。每年的春、夏、冬季,会有三段农闲时期,他们就要集中起来参加训练,还有演习。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由于生产能力有差别,这个比例也有区别。即使在胡国内部,不同贵族的封邑里,也存在不同的比例。总体算下来,胡国基本上为100名青壮,也就是500人中要出10人、1辆牛车。所以胡国比较稳定的兵力为3000人,包括1200名甲士,1800名步卒。

姜海涛忍不住想到:为什么不尽数征召所有的青壮呢?在他的印象中,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国家也是这么干的。比如长平之战,秦国就紧急征召了河内所有15岁以上的男丁去增援。不过现在这不到2万青壮男丁,加上少年,也不可能达到3万人哪?

随后养敖告诉他的情况,让他稍微安点心。现在各诸侯国的军队,一般也不过4、5万人,多的10来万。当年吴军攻占楚国都城,也不过是3万人。楚军虽然先后有20万参战,但真正的军队只不过5、6万,其他都是临时征召的,不仅从未上过战场,连基本的训练恐怕都没参加过。各国真正的精锐军队,包括那些经常训练的甲士、国人、农人,不过数千上万人。而且决定战争胜负的,也经常是这些人。比如吴军当年在柏举打败楚军,主要是靠5000精锐甲士。他们训练时间长,配合默契,擅长奔跑、格斗,装备了坚甲利剑。

姜海涛听养敖的语气,似乎对这种“精锐之师”颇为欣赏。于是他试探地问:“将军,如果有一些人,不用干别的事,天天就是训练战场上需要的技能,刺杀、射箭之类的,还有配合格斗,是不是就能以一挡百,战无不胜?”这纯粹就是后世职业军人的概念。“那当然。你看蓼城之战时,养锜带人护着公子杀入敌阵,还有和你一起杀入敌后的甲士,他们都是公子的护卫,所以才能保住你们平安。”

这点姜海涛当然没忘。当时他周围的甲士和失去指挥的楚军步卒相比,那战斗力确实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以一当百”有点夸张,可“以一当十”还是当得上。即便在由普通国人组成的步卒队伍中,这种“职业军人”也非常重要。自己在最初的守城战斗中活命,除了运气,就是摊上了生,这么一个经验还算丰富的“指挥官”。楚军最后惨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充当基层指挥官的“职业军人”们被十弓车弩射杀。

“那将军,我们胡国为什么不多训练出这种人呢?”

“哎,还是国小人少啊。”“难道必须是贵族子弟、门客,才能接受这种训练?农人不行吗?比如吴国那5000精锐甲士,不会全都是贵族、门客吧?”“当然不会,应该有不少农人、国人。”“这5000甲士,都是一天到晚专门练习打战?”“听说是这样。不过我想,即使他们不是天天练习战阵,也应该是大部分时间,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种地、做工。”“我们胡国的农人,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集中到一起训练。一年之中,好像只有播种、收割时比较忙吧?”

姜海涛虽然生在城市,但从电视、书籍等各个地方,还是听说过什么“农忙时节”、“双抢”、“农闲”之类的词汇。“双抢”,他印象比较深,好像是什么“抢收抢种”,应该是在夏天,什么春季作物成熟,抢时间收割,同时抢时间种下一季。一年水稻种两季,这他还是知道的,而且记得这在春秋时期应该还没有。甭说两季水稻,就是水田他现在都没见到。所以能肯定,现在的农夫只种一季作物,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上个月的蓼城之战,不就是楚国来抢粮吗?而在后世,农民工可到处都有。要是田里的活一年四季都很多,他们大概就没时间出来打工吧?“农闲”,肯定应该是说农民有些时间是闲下来,不用花多少时间在田里。除非自己理解大大地错。

养敖回答说:“可是他们能够离开田地的时间,一年之中也不过六个月。这段时间,他们还得去服一些徭役,比如筑城、修路、建房,开垦荒地,开挖沟渠。”“啊?哎哟,还有这个。”这些活动,姜海涛刚才还真忽略了。这应该算是基础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之类的,不干还真不行。

其实说到这,问题的关键也就出来了。姜海涛的记忆中,什么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个主要区别就是农业人口的多少。或者说,一个国家里需要的农业人口越少,也就越发达。因此增加每一个农夫的粮食产量,是发展的关键。姜海涛悄悄一算:如果每个农夫的产量提高10%,那需要的农夫数量就减少9%;14000名农夫的9%,就是1260人;如果单人产量提高50%,就能省出4600多人。

这一点,不仅姜海涛知道,养敖也很清楚。“你要是能让每个农人,多种几亩地,我们就可能征召一些人手,专门练习打战。”听了养敖的话,姜海涛心说还有一办法,就是提高亩产。现在的粮食亩产多少,他已经知道为60斤。但后世的粮食亩产多少,他可不知道,只听说什么大跃进的时候吹牛说亩产万斤。假设亩产千斤,应该不吹牛。可是这也没有意义,因为现在的亩、斤,和后世的亩、斤根本不一样,怎么比?除非他能把现在春秋时期的计量单位换算成后世的。

让姜海涛有点信心的是,现在毕竟还只是春秋时期,农业可能不像后世,甚至还没有汉唐时期发达,粮食亩产方面应该有不少提高空间。可惜的是,他对什么杂交水稻之类的,还有那据说高产的玉米等等,只在饭碗里见过。现在也不适宜瞎发什么豪言壮语。等伤好了,花点时间调查研究一番,还有可能提出点办法。

养敖看他没说话,接着说:“另一个办法就是让更多缺少训练的人,有更高的战斗力。比如你的十弓车弩,就让蓼城里的很多人也可以打战。现在的踏张弩、神臂弩,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弓手。只要经过十几天的训练,一个弩手可以轻易射杀一名甲士。你可得赶紧养好伤,公子计划造很多神臂弩、踏张弩。我看十弓车弩可以不造了。造一些特制的强弓,比如15石的,装到神臂弩上。这东西可比十弓车弩小多了,可以多摆一些。”

“啊!这么急?”“怎么,有问题吗?”“将军,想必你也知道,这神臂弩射速很低。敌人如果冲过来,我们就算一下把前面第一排的敌人全射倒了,后面的怎么办?”“这我们也想过了。守城时,应该没有这个问题。如果是列阵对战,我们可以让第一排人射箭后,立刻拿着弩退回到后面,挂弦准备。第二排、第三排接着射箭。不过这办法好象只能用在踏张弩上,神臂弩就算站五排,也来不及挂好弦。”

姜海涛一听,感觉这办法怎么有点耳熟。一排二排三排,是不是我们照集体照时排队队?不像是,先别管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呢。“可是将军,他们这样面对敌人,对方随便射几箭过来,我们也不合算呀?”“我们可以在前面站一排大橹手,弩手从大橹上面,或者它们之间射箭。”

这办法在姜海涛看来,似乎还有缺点。可他只是凭着对于后世的步兵方阵、骑兵冲锋、火枪手、坦克大炮,等等一系列战场大杂烩感觉出这样的。要真说清楚缺点在哪,他一时有点理不清。

养敖说:“你是不是觉得暂时不要造这些弩?”姜海涛却似乎没有听见。养敖根据经验知道,姜海涛一但有点走神,就是在想新点子。于是他低声说:“你好好休息吧,也不用着急。以你的才智,肯定能想出办法的。我先去告诉公子,暂时不要急着造弩,等你伤好了再说。有什么事情,尽管派人去叫我。”

第二天,姜海涛叫人把轸老头叫来,准备让他把自己的笔记,那几十公斤的竹简,全部搬到了这里。他见到轸老头的第一眼时,感觉对方在发抖,询问过后才知道外面下雪了。姜海涛立刻让侍女扶着自己到门口去看看。春秋时的雪花和过去比没什么区别,但地面上白皑皑一片,只有几条细细的黑线牵在几个台榭、土房之间,整个世界显得特别纯洁。

姜海涛扶着门框发了一会呆,直到侍女提醒他不要着凉,才感觉到寒冷。在侍女的搀扶下回到房内后,他看到轸老头还坐在火塘旁搓手,立刻想起了一个东西。姜海涛告诉轸老头,回去后开始收集各种鸟,特别是鸭鹅这种水鸟的小羽毛。轸老头问他是要造更小的箭,还是要造新的鹅毛笔,姜海涛说都不是,他要造一种很保暖的衣服——羽绒服。轸老头觉得很奇怪,姜海涛也没跟他详细解释,只是告诉他一定要注意是收集小绒毛,不要能造箭尾的那种硬家伙,要又小又轻又软的,越小越好。根据造鹅毛笔的经验,他还嘱咐轸老头把这些小羽毛用石灰水浸泡一下,脱去上面的油脂。

这时轸老头告诉他,有一个工匠提议用水煮一煮,没准也可以把鹅毛上的油脂去掉。他们试验过一下发现有些效果,已经在用这种新方法和石灰水浸泡相结合来试验。姜海涛听了很高兴,问那名工匠是怎么想到的,轸老头说那人听姜海涛说鹅毛笔是因为油脂才发臭的,就联想到这油脂可能和肉里的油是一样的,而肉放到水里炖煮后,就会冒出油,煮好的肉块也不像生肉那么油腻了,因此想到了这个办法。

姜海涛心说这还真是个好现象,那些工匠们已经会利用自己说的一些理论知识去分析各种问题和现象了。

随后几天,姜海涛一边整理自己的笔记,一边思考。最大问题当然是养敖提出的那套使用踏张弩、神臂弩的战术,究竟存在什么缺点。姜海涛总是感觉它有问题,但到底在哪,又想不出来。这感觉来自他对于各种兵器、战争的记忆片断,从长平之战到伊拉克战争。可是这么多东西混到一起,他感觉脑子里像一锅浆糊。于是他决定先整理自己的记忆,包括各种兵器知识、课堂知识。

竹简上记的都是他回忆起的各个知识点,用简体字写的,其他人看不懂。有的竹简上的内容被他归纳总结到一起,比如所有的物理定律,甚至包括暂时不可能有用的电流电压公式等等。但更多时候,他是回忆起更多东西,写下更多新笔记。

这几天中,轸老头也给他带来了两个重要消息。

第一个是坏消息变成了好消息。为了不让飞轮和轴杆之间的绳带传动不打滑,绳带总是张得很紧。而这个张紧力都作用到了比较细的轴杆上,结果使用一段时间后,磨床的轴断了。刚开始大家很着急,准备来问问姜海涛如何解决。可是井提出了一个方法:在轴杆的上方再增加一个中等直径的滑轮,绳带从飞轮上来,绕过轴杆后到上面的滑轮,然后再绕到下面的飞轮。这样,绳带张紧的力主要由飞轮和滑轮承受;轴杆相当于被一根绳子勒紧,而不是被一根绳子拉向一边。这项改进非常成功,不仅解决了强度问题,而且轴杆可以造得更细一些,绳带张紧力可以更大一点,磨床的转速也就能更高一些。

第二个勉强可以算得上好消息:轸老头送来几张“纸”。

[注022501]: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第442页介绍,战国时期,一夫携五口之家,耕种31亩(合当时100亩),亩产约48.387公斤(合当时每亩1.5石),能养活7人。当然,他们一家只消耗1050公斤口粮,剩余450公斤会用去交换衣服等其它物品,相当于养活2个手工业者,或者是作为税交给贵族。当然,农田的产量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有“上熟养九人,下熟养五人”之说。按照“一夫养七人”、“一夫携五口”计算,农业人口应该占诸侯国人口总数的71.4%。这里笔者基本上采用了这个比例。

另外一种算法是,现在假设一诸侯国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10万,就总共需要21000吨口粮。按照上面的单产算,就需要耕地43.4万亩(290平方公里),14000名夫种田。10万人算2万户,就剩余6000户、3万人。10万的衣裳用度,需要口粮2000吨,合9524人、1905户参与纺织行业。进行木器、皮革、金属等生产的,估计也应该在2000户左右。剩余的2000户左右,应该就是“剥削阶级”,以及他们豢养的奴隶、门客、士。他们的口粮和花销,都需要从税收来,20/180=11.11%,这也比较符合当时“十税一”的情况。考虑到酿酒等消耗粮食,应该把农业人口增加一点,剥削阶级减少点。这样算下来,分别负责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剥削阶级的比例大概是143、20、20、17。

当然,按照齐国管仲时期的对于乡、属的划分,农民之家要占总数的91%。不过相信读者朋友已经知道,本书中现在的时间点,既周王二十年,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比管仲时期晚了150年,再过25年就是战国时期。因此本书采用战国时期的农业人口比例,还是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