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由杨仪到马谡 (1)
作者:非?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38

蒋琬听完费?的汇报面露苦笑,他说道:“我与杨仪素无私怨,他何必处处与我针锋相对?我的职责来自丞相遗命,陛下诏准,并非巧取豪夺而来,更不是得自他手,他难道可以因个人私欲颠倒至此?我蒋琬并不是贪位恋栈之人,若果陛下同意,同僚无怨,又于国家有益,此位我有何不可将相让?”

当时侍中董允正在,他觉得蒋琬此话糊涂,因此当即不满道:“丞相所以遗命于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有德有才,足以辅佐陛下,领导臣民,实现光大蜀汉的大业,您上承陛下和丞相重托,下载黎民百姓所望,正该自勉自励,图以作为,怎可因一杨仪出此不平之音?大将军难道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仅是高官厚禄?您非但责任重大,却之有负陛下丞相蜀汉万民,而且您的职务也非您私有之物,‘相让’二字岂可轻易出口?此言如果传播天下,必为有识者耻笑!”

董允忠诚坦白,严正无畏,他身负内廷主管之职,处处注意防闲,时时约束宫中上下,甚至对后主刘禅都从不假以辞色,极尽人臣救过补偏之责,此时当然对蒋琬直言不讳。他的话不禁使蒋琬汗颜,蒋琬连忙自谢一时不察之过,而后极诚恳地问道:“你们对此事是如何看法?”

蒋琬为众望所瞩,又算当事之人,自不能不考虑全局,加以慎重,而董允眼里只有对与不对,当与不当,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杨仪身为大臣,却一向不知自爱自律,如今他竟至因个人私欲任意毁谤抨击大臣,并涉及陛下国家,更怀有叵测之心,罪不可赦,这还有什么疑问?他这种人影响极坏,仅凭言论也足以祸害国家,造成分裂,若果他来执政,必朋党横生,异己不存,那时候蜀国还有什么稳定发展可言?此人不除,国无宁日!”

董允的话义理分明,似是势所必然,但蒋琬还有所思,因此他转而向正在沉吟的费?看去,又问:“文伟怎么看?你觉得杨仪投奔魏氏之说,究竟是何意?”

费?抬头答道:“我正在想。我觉得杨仪所指乃是魏延,而非魏国,他如果指的是魏国或许会明称曹氏,而且杨仪其心当无反叛之意,他不过是怨恨自己所得不符而已。当然,他也不可能真心希望魏延当政,他们之间不可能轻易弥合,这其实也可视为一时愤激之言。”

董允道:“谋反之心未必真实,但其言论可诛,为防止他挑起事端,为制止他继续肆无忌惮地诽谤攻击,必须加以严惩!如果他的言行无所抑制,大臣们都起而效尤,那时候朝堂之上岂不将处处歪风邪气,烟瘴弥漫?人人自危,个个私欲泛滥,都或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但求安身自保,或攻伐打击,造谣污蔑,置个人私利于国家之上,试问我等还将有什么作为?君上还将有什么依赖?国家还将凭什么久安?统一大业还将靠什么实现?”

董允一顿连珠炮地发问,在蒋琬费?心中并没有造成多大震撼,他们早想到这些,他们其实要决断的不是杨仪应不应该处置,而是该如何处置,他们的心思一直在杀与不杀之间摇摆不定。

丞相一生谨慎,曾处置过不少这类的事件,但似乎非到万不得已,无可饶恕,他总愿意网开一面,给人一个重生的机会,他的这种做法不能不使蒋琬费?深受影响。蒋琬沉默片刻,叹息道:“杨仪是个人才啊,我国人才缺乏,若果尚有办法,未必不能给他留条后路。马谡将军之死,我现在还时常遗憾不已。”

董允说:“丞相难道不遗憾,否则当时他何以落泪?两害相权取其重,岂可因小失大?蜀国并非不可无杨仪,而杨仪在,他的行为不改,对蜀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蒋琬道:“你可知丞相真正为什么而哭?他的遗憾主要不在杀了一个有才之人,而在他当时不得不杀;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

马谡因街亭一战严重失职被杀一事,至今被蜀国诸多大臣引为憾事,这是有很深的原因的。马谡罪责确实不轻,可战场之上此类事故颇多,魏蜀吴三国都很少有因此杀将之事,尤其是对那些具特别能力的将领更是愿意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因此马谡的死就不能不算一个特例。说马谡有才,大约有一些人不会认同,其一,马谡在街亭的表现无异于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第二,识人无数的先主刘备当年就曾断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是这种表现,这种评价实在不可一概而论。人皆有其长短,不同的人才能所在也不同,比如说有一种人偏偏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长于计划参谋,而拙于具体实施,这种人仍然不能算是无能,只可以说是难为全才。马谡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刘备既然说马谡“言过其实”,那么马谡肯定就在“言”上有其过人之处,非止于胡言乱语,花里胡哨,一无可取,不然刘备不可能如此郑重说话,要评价他也只需说一句“一无用处”即可。不然以诸葛丞相之能也不可能一直对他那么器重,竟至于常常跟马谡作竞夜之谈,至于将街亭那么一个关键性的部位交给他去镇守。马谡除了见识不凡之外,肯定也具有多种长处,足以令人感念,不然他的死更不会得到那么多大臣的同情,不然十万将士更不会为了他纷纷泪下。马谡有这么多不然,人们不遗憾反倒成了怪事。

马谡的见识能力有一件事足以证明。

建兴三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先征南中,马谡相送至数十里外,应诸葛亮所请献策道:“南中依恃险远,长期以来不服我朝,即使现在将其攻破,过后还会反叛。现在您倾国北伐对付强敌,他们知道我朝空虚,反叛就更快了。假如将他们全部消灭不留后患,这既不符合仁者之情,仓促之间也难以办到。用兵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兵战为末,希望您能够使他们心悦诚服。”

这一段话道出了南中蛮夷的实情,非常富于远见,正与诸葛丞相的思虑相合,其后诸葛丞相正是以此作为方针,恩威并施,欲擒又纵,最终使南方顺服的。终诸葛亮一生,南中蛮夷除了被张翼逼迫无奈那一次之外,再不敢轻易反叛,正是这种策略取得的重大的效果。

凡是知道南中从前状况的人,都不能不对这种策略感到钦佩。

可是既然如此,既然诸葛丞相在那次战役之后引咎自请其罪,把所有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他为什么一定还要杀了马谡呢?马谡可能真是纸上谈兵之辈,可用人大权确实在诸葛丞相身上,而且连用兵如神的曹操都曾遭遇数次大败,马谡也有可能只是一时失误啊!同时还有那么多人求情,统统认为马谡堪称一时俊杰,足以有益当世,此举只可使亲者痛仇者快,而马谡之兄马良又是诸葛丞相的多年至交,二人从来以兄弟相称,诸葛亮更是因此曾视马谡为子弟,这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是有点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