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爱找麻烦的林妹妹
作者:玉山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382

( 请牢记 ) ( 请牢记 )“唉!”宝钗看着贾玉轻叹一声,“其实这个东西你自己刚才都已说了的!”

“我自己已说过的。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贾玉又想了想,但刚才一阵苦思竟把刚说过的话冲忘了,只好道:“姐姐已足够循循善诱了,还是直接点吧,我自己刚说什么,都快忘了!”

宝钗又叹了一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贾玉道:“你刚才说,对樊迟,圣人说什么来着,这仁又像是一种什么来着?”

贾玉终于想了起来,恍然大悟道:“仁者爱人,一种情爱!姐姐是说所有的仁都要用情爱来做!”

“正是!”宝钗微笑点头道:“情爱既是仁之始,亦是仁之极。樊迟较愚钝,所以圣人先拿仁者爱人来开导他,正是要他从仁的最初的起始入手,然推至仁的终极,亦不过是一种情爱,也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情、爱心、善意,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之间,若没有这种温情善意的仁,人间便从此不是人间。”

“原来如此,原来圣人也是有情之人!”贾玉若有所思,又敬佩地看着宝钗道:“姐姐既博通又善导,听姐姐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不用这样甜言蜜语的。”宝钗笑了笑,“我说的话你用心听就行了。”

“是,请姐姐继续说,我洗耳恭听。”

宝钗继续道:“圣人若无情,颜渊死时,他就不会哭得老泪纵横了。这情之一字,正是圣人之道的骨血所在,正是与老、庄、仙、佛之道最大不同之处。”

“哦?请姐姐细说!”贾玉看着宝钗,感觉她的唇边眼角都仿佛含情。

宝钗看了看贾玉,沉默片刻后又缓缓道:“老子关情?庄子人虽比老子有情,但他的书也主要在说化仁去义、远离人世,回归天地自然,后世的仙家、佛家,一个避世求长生不死,一个绝情求涅槃成佛,都是既艰难又虚妄,又怕死,还不如圣人之道,用一个情字,便可超越生死。”

贾玉一边静听,一边看宝钗的目光,既脉脉含情,又清澈坚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话难道是圣人说的?这圣人简直成情圣了!”贾玉叹道。

宝钗笑了笑道:“问情为何物的话是诗人说的,不是圣人说的,但圣人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什么话?”贾玉急问。

宝钗正准备开口,贾玉忽听得门口一个声音道:“什么诗人情圣,情为何物,生死相许的,你们到底在谈学问,还是在谈情哦?”

听那口声语气,除了黛玉还能有谁?又在偷听!

“既谈学问,也谈情。”贾玉没好气地答道。

“那我也听听学学,可以吗?”黛玉说着已走了进来。

“你听可以,不要捣乱就行了!”贾玉依然没好气。

“捣乱?!”黛玉气怒道,“不用对我这样横鼻子竖眼大声小气的,我知道打搅了你们的好事,我走还不行吗!哼!”说完黛玉就拂袖而出。

“欸,颦儿别走!”宝钗忙在后面喊,又对贾玉道:“你的林妹妹生气了,还不快去追!”

“我才懒得追!不理她,我们继续讨论吧。”

“真的不追?”

“无理取闹,让她去!”

“那好。”宝钗笑道:“我们继续讨论吧,哦对了,我们刚说到哪里了?”

“姐姐你说圣人也说过一句类似‘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话,是什么话?”

宝钗缓缓道:“这话就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贾玉又自己念了几遍,这句话语气虽然平淡,看似一种不经意的平铺直叙,但多念几遍后,贾玉竟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悲情与力量,似比刚才那句问情为何物的话更撼人心弦。

“你觉得圣人的话比诗人的话如何?”宝钗问道。

“感觉更悲壮,但我又说不出原因。”贾玉答道。

宝钗看了贾玉一眼,神色萧然道:“你的感觉不错,的确更悲壮。生死相许,毕竟不是一个人,有人陪伴、慰藉,但杀身成仁,大多只是孤独去死,没人相许、陪伴、慰藉,甚至没人流一滴泪,没人知道,甚至被人骂。”

“即便这样,那死的人也无惧无怨无悔是吗?”

“是。”

一阵沉默后,贾玉道:“我今天总算窥见圣人之道的大门了,圣人之道看来非常博大精深!”

宝钗笑道;“这就博大精深了,你读书太少了吧,圣人之道多着呢?这还只是和你稍讲一下《论语》,还有《中庸》《大学》《孟子》《诗》《书》《礼》《乐》《易》《春秋》呢,《论语》也不过稍讲了一个“仁”字而已。”

“一个“仁”字而已?”贾玉叹道,“我感觉这个仁字我就很难做到,似乎也够用了。”

“远远不够的!”宝钗也叹道,“仁虽然很必需,但人间之事,纷杂万端,单独一个仁字是很难应对的。并且仁虽然是个很好的东西,但也有许多缺点不足,在用仁之时,也容易犯许多错误。”

“缺点不足?这么伟大的仁也有缺点不足?姐姐请细说!”贾玉的求知欲又被宝钗引起了。

宝钗轻啜了一口茶,笑道:“仁到底有何不足,圣人又是用另外哪几个字来弥补的,下回再跟你说,今天就到此为止吧!你的林妹妹估计还生着气呢!”

贾玉也想起了圣人说的欲速则不达的话,也就不再多问,向宝钗告辞而出。

走在路上,贾玉心中既感叹圣人之道,又感叹宝钗的博学与循循善诱。如果在课堂上听老师教授们讲这些大道理,贾玉早就昏昏欲睡了,怎么听宝姐姐讲就这么兴趣盎然,一点也不困呢?

快走到怡红院门口,贾玉不知怎的突然停住了脚步,改向潇湘馆走去。心想不知黛玉的气消了没有,还得去看看再回去吃饭才好。

到了潇湘馆,发现门竟关着,贾玉感觉有些不对,心想黛玉不是气没消就是人不在。敲门后,问紫鹃,果然不在。

“奇怪了,林姑娘不是去你那里了吗,怎么问我要人了!是你把她弄丢了,还是把她气跑了?”紫鹃嗔问贾玉道。

“那我再去找!”贾玉也没时间跟紫鹃解释了。

贾玉一路急走,从秋爽斋找到稻香村,又从稻香村找到省亲正殿,又找到落月池、藕香榭、紫菱洲,又找到落雁坡、通幽屏、沁芳溪、葬花之地,几乎找遍了大观园的山山石石,沟沟树树,仍不见黛玉的踪影,最后只好又来到潇湘馆,希望奇迹地看到黛玉已回来。

但奇迹没有出现,紫鹃也在等得心焦。

“你到底把林姑娘怎样了!你又不是今天才认识她,你不知到她气量小好弄性子的吗!”紫鹃急得快哭了,对贾玉发怒道。

贾玉像犯了错的小孩一样低头一言不发,倒是雪雁过来安慰贾玉又安慰紫鹃。

“紫鹃姐姐,要不我先去报告老太太吧!”雪雁建议道。

紫鹃沉默一会后,流泪地点头。

雪雁刚走几步,贾玉连忙叫住她:“先别去,不要惊动老太太!”

紫鹃向贾玉发火道:“不去?林姑娘要是一个人跑道外面怎么办?丢了你来负责吗?”

贾玉只好安慰紫鹃:“放心,林姑娘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会那么容易丢?我有预感,林姑娘还在这园子里,没有跑到外面!过一会儿,她自己会出现的。”

“过会出现?你不是说已找遍了园中每一个角落吗?难道林姑娘会从地上冒出,从天上掉下!”紫鹃一半是泪,一半是火。

“相信我,紫鹃!”贾玉提高了声音,用坚定的目光压住紫鹃,“也许林姑娘还在生我的气,在和我捉迷藏,故意不让我找到。等她气消一些,会回来的。”

贾玉替紫鹃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道:“就算你不相信我,也应该相信林姑娘,她不会丢下你的,是吧!”

听了此话,紫鹃的怒气方消一些,低头道:“那你也不要走,就和我一起在门口等她。”

“我怎么会走呢!”贾玉笑了笑,拉着紫鹃坐下,说道:“那我们就坐在门槛上等林姑娘回来吧!”

刚坐下,雪雁就搬来一个凳子,递给贾玉道:“坐在门槛上多不像,还是坐凳子吧!”贾玉接过凳子,搬到门前几棵竹子下,向着黛玉回来的方向,静静坐下。然而紫鹃终究坐不住,时而起来走到路口去盼望。

一会后,终于过来一个袅袅的身影,却不是黛玉,而是晴雯。

“我说公子,左等右等也不见你回去吃饭,原来坐在这里。干什么?吹风吗?”晴雯笑问贾玉道。

“你说对了,我正在吹风,你看这里的竹子多好,我们怡红院没有的。”

“回去吃饱了再来吹也不迟啊!”

“这个,我已在潇湘馆吃过了,你先回去吧!”

“那公子你要吹风吹多久,晚饭还回不回去吃?”

“晚饭?现在还早呢,等会再通知你吧!”

“那我不打扰公子的雅致了!”

敷衍走了晴雯,贾玉又等了一大阵,看着竹下的影子渐渐拉长,风渐渐吹凉,仍不见黛玉回来。这其中雪雁几次出来喊贾玉、紫鹃先吃点东西再等,但贾玉、紫鹃哪里有心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