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循循善诱的宝姐姐
作者:玉山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412

( 请牢记 ) ( 请牢记 )宝钗见贾玉那着急的样子,笑着站了起来,拉贾玉坐下道:“这么急干什么?你要真有心学问,也不用急于一时的,以后有的是时间。无弹出广告小说 今天是双日,难道你忘了吗?”

“我知道今天是双日,但去向太太老太太行晨礼最多不过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你都可以教我的。”贾玉期盼地看着宝钗道。

“行晨礼后我要去梨香院我母亲那里一会。”宝钗答道。

“好吧,那我明天再来!”贾玉站起来说道,说完便准备离开。

“等等!”贾玉刚走几步又被宝钗唤住。

贾玉转过身,只见宝钗略带神秘地向自己笑着:“离行晨礼还有一段时间,我可以带你先看一样东西。”

“什么好东西?”贾玉立刻来了兴趣。

“跟我来吧!”

宝钗带贾玉进了她的卧室。贾玉见这卧室虽如寒冰月窟一样清爽简朴,却又有一种醉魂迷魄的幽香不知从何发出。

“莺儿,把我昨天给你的那幅画取来。”宝钗吩咐莺儿道。莺儿取来画,贾玉还以为是什么名家墨宝,传世神品,打开一看,却是一幅普通的人物画像,上面只画了一个老头,孔子。

见贾玉脸上的失望神色,宝钗微笑不语,只是让莺儿把画挂到墙上。

莺儿把画挂好,宝钗对贾玉说道:“你先对圣人的画像磕六个头。”

如果不是宝钗的命令,贾玉是根本不想磕这个头的。在500年后贾玉生活的时代,孔子早已不是什么圣人,他留下的四书,只是随意乱翻着。忽然看到的一句话让贾玉不禁怔了怔,子曰:“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贾玉叹笑一声,不得不佩服圣人洞穿千古的高见。

贾玉又努力定神看了几页圣人书,雨声渐微,窗外渐明,宝钗终于起了床,莺儿端水进去,洗漱完毕,宝钗又对着镜台梳妆了一大阵,从卧室出来时,又恢复了平日的端丽齐整。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宝钗在贾玉对面坐下,浅浅笑道。

贾玉忙道:“没有没有!”

“不是‘没有没有’,而是‘应该应该’才对哦!”宝钗笑道,“有什么问题你就尽管问吧,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玉酝酿了一下情绪,想了想道:“我粗略读了一遍圣人书,发现其中谈得最多的是一个‘仁’字,但对这个字,我还有很多的不解。”

听了贾玉的问题,宝钗点点头,眼中略露赞许道:“你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这书你还是用了点心读的,把你的不解具体说来听听吧!”

于是贾玉一口气问了一大段:“这个仁字,圣人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好像没有一个定论。比如对颜渊,圣人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仁好像是一种苦行的道德;对子夏,圣人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仁又好像只由学问便可达到,对樊迟,圣人说‘仁者爱人’,仁好像又是一种情爱。不知‘仁’到底是什么?”

莺儿送过来一杯茶,贾玉喝了一口继续问道:“还有,对子贡问仁,圣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好像这仁需要积极有为;对仲弓问仁,圣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好像消极无为即可。还有,圣人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矣’,好像为仁是很容易的事,但对诸多高足弟子如子贡,仲弓,冉有、子路以及当时许多名士大夫,圣人又从不轻易许以为仁者,这仁好像又很难做到,既说慎出其言即为仁,又说博施于民而济众方为仁,这仁好像既很小又很大似的。”

宝钗在一旁静听着,待贾玉说完,笑问:“还有吗?”

“暂且问这么多吧!贾玉笑道,“再多了姐姐回答的我也记不住了。”

宝钗没有直接回答贾玉的问题,而是先反问贾玉:“道可道,非常道,对于仁,你觉得圣人有必要下一个定论吗?”

贾玉想到自己从小读书时,学什么名词概念时都要先下一个确定解释的,可能这种思维模式对学圣人之道并不合适,于是对宝钗道:“姐姐你的意思是,不对仁下一个定论,而是对不同弟子不同解释,正是圣人的高明之处?”

“是也!”宝钗点头笑道:“因为颜渊气质最纯、悟性最高、志气最坚,所以圣人也拿最高最难层次的仁来要求他,要他‘克己复礼,三月不违,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近乎苦行,但拿这种标准来说给其他弟子听,估计都要吓跑了,还哪来的弟子三千呢?”

贾玉也笑了笑道:“看来圣人这个老师还是很体贴的,不迂腐也不蛮横。”

“你说体贴,也不错。”宝钗笑道,“圣人之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字——恕,正有体贴的意思,这个我们暂且先不说。子夏好文,有学究气,所以圣人从学问之路开导他,所谓‘自诚明,自明诚’。子贡才气大,好事功,所以圣人传他有为之仁,仲弓性偏静默,所以圣人传他无为之仁。至于你说的小大难易,也本在仁的范围变化中。仁可小可大,可易可难,可刚可柔,可近可远,可约可张,植之塞天地,横之弥四海,卷之不盈一握,坚贯金石,柔胜弱水,远越千年,近在一念之间。”

宝钗从容地说着,贾玉静静地听着,竟有些像听老僧说法,但眼前侃侃而谈的分明不是什么须眉皆白的老僧,也不是老尼,而是青丝绿鬓、明眸皓齿、浅笑动人的少女,贾玉恍然间有些悠忽错位感觉。

但光听不问也不能算好学生,贾玉挤了挤脑子,终于想出一个问题:“那姐姐说,这么些个大小高低长短深浅浓淡刚柔动静难易不同的仁,有没有一个共同点呢?”

“问得好!”宝钗轻抿了一口茶,笑道:“所有的茶都是水泡的,所有的仁也都需要一个东西来做。”

“什么东西?”贾玉急问。

宝钗笑而不语,继续品茶。

让我自己想!不会吧!贾玉抓了抓脑袋,要知道自己每每在思考这些趋向本质的问题时总喜欢短路的。

莺儿端来几个桃杏。贾玉拿起一个桃子,边吃边走,吃完了没有想出,又拿起一个杏子,吃完了还没想出,还要伸手去拿时,被宝钗一把按住手,嗔道:“不许吃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都想不出,还有脸吃!”

贾玉只好撤手,乖乖地坐下继续想,一只手还握着刚吃完的一个桃仁,杏仁,捏了捏这两个果仁,还挺硬的。贾玉突然想到,果仁也是仁嘛,那这两个仁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比较硬?都可以播种、发芽、长大开花?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实在想不出了,姐姐启发启发我吧!”贾玉只好向宝钗求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