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就章 锁厅试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20

“不要大意!”赵宗绩还没说什么,耳听八方的陈希亮转过头来训斥道:“锁厅试尽管录取人数要多些,但考生的水准要高很多,不比正试简单多少!”

“好好……”陈恪赶紧虚心认错,截住陈希亮的话头。无弹出广告小说 书mí群4∴⑧0㈥5

什么叫锁厅试?这是宋代科举中,针对‘有官人’的特殊考试。所谓‘有官人’,是宋代官员中的特殊群体……比如靠父辈恩荫、以军功、或者通过非进士科考试取得官职的,总之一句话,就是那些没考中进士,就当上官的。

按说,考进士也是为了当官,当了官何必再考进士?然而在宋代官场,进士才是正途,提升快、面子大、名声好,朝廷地方的高官,全都要进士出身才能担任。而所谓的‘有官人’,则被称为杂途出身,多半被闲散置之,或者困顿于底层不得提升,且一旦出现问题,背黑锅的总是他们,没办法,谁让他们不是正途出身呢?

所以这些‘有官人’纷纷参加进士考试,以求提高政治地位,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宋廷对‘有官人’参加进士考试的态度,也是经过一个从禁止到限制、到允许直至放任的过程。

宋初,开国君臣总结唐末,找到相应的考务,迅速列队站好,一刻钟后,开始依次进场。”

陈恪仔细看那些牌子,上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名状,翻到背面一看,有个‘秋字十牌的礼部官员,引导着他们这一组四十人,进入国子监的大mén。大mén内,有官员对照名册,严格盘查考生,姓名、籍贯、年龄,相貌等等,都要询问查看,以防有人替考。

待所有人都验明正身,那打牌的官员,便带着他们继续往里,拐到左侧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棚子里。

那官员这才搁下牌子,板着脸对众人道:“待会要参拜至圣先师,尔等须沐浴更衣。你们有一盏茶时间沐浴,到出口处领取自己的物品。”

这不是什么新规,考生们之前早有耳闻,便开始脱衣服了。但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荒谬,这到底是考场还是澡堂子?

其实,这是防备夹带的一种手段。与代考一样,夹带也是科举常见的舞弊方式,huā样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唐代考生进场时,不仅要把携带的物品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挟带,还要被上下里外、全身搜索一遍。官吏、士兵一个个长呼短喝,让文弱书生们心悸胆寒,对于这种搜检,颇有骨气的人就感觉受不了,认为这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

到了本朝,随着科举考试的竞争程度越来越jī烈,对入场考生的搜检也越来越严格。开国之初,为了严明考纪,要求进场考生都必须把盘结的头发松开,解开所有的衣服,还要掏耳朵和鼻子,防止考生在耳朵和鼻子里塞纸条之类。对于这种搜检方式,很多考生都感觉无法接受,他们纷纷表示抗议,不少考生看到这种搜检,立即拂袖而去,放弃参加乡试的资格。朝廷大臣也认为这种搜检过分了,这确实是对读书人不够尊重。

鉴于有这么多反对意见,朝廷最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做法,要求入场的考生都在指定的场所沐浴,然后穿上由官方提供统一衣服。趁着考生洗澡的功夫,监考人员也能仔细检查他们携带的物品。这样,既可以防止考生夹带,也保住了考生的面子,达到‘既可防滥,且不亏礼’的良好效果。

但这种搜检方式既费时,还需要大量的物力支持,也只有不差钱且宠爱读书人的宋朝,才会一直这样做。

澡堂的设计也很有意思,四根粗大的竹管,横贯棚顶,竹管上有一排细孔,待考生赤条条站在下面时,便听到水流声,不一会儿,细孔便喷出水来,竟然是淋浴,而且还是温水……

当然,想痛痛快快洗个澡是不可能的,在官员的催促下,陈恪他们简单的一冲洗,便出到外面,用máo巾擦干身子,领取衣物……贡院提供的内外衣只有大小两个号,好在汉人穿衣讲究宽松,都能凑合一下。

陈恪看着穿在身上短了一截的儒袍,感觉十分别扭,但当他见到五郎那一身后,就觉着自己这一身,还算相当凑合……——

分割——

对不起大家,这两天家里事情多,更新少了点,好在忙完了,今晚会多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