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秋闱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60

考试前几日,陈希亮特意告了假,带着陈恪兄弟三人和宋端平,烧了四次香。无弹出广告小说 第一次,是在家中,朝着西南四川方向遥拜,祈求祖坟冒青烟;第二次,到文昌帝君祠烧香,拜托这位掌管文运的神仙保佑考中。然后又去孔庙上了香,希望至圣先师能帮忙……,这两处地方是人山人海,插不进脚,全都是前来祷告的应考秀才及其家人。

哪怕是一千年后的人,每逢高考,考生家长都迷信的不得了,何况在宋代。因此陈恪尽管不信这些,却也没有反对,反正陈希亮让往哪去就去哪,让怎么拜就怎么拜。

拜完孔庙之后,已经是过午了,陈恪说,咱们去吃饭吧。

陈希亮却摇头道:“还有一处庙……”,

“差不多就行了……”陈恪苦着脸道:“考个试而已,何必把汴京城的神仙都拜一遍?”

“这位,必须要拜。”陈希亮神秘兮兮道:“特别灵验。”

“那干嘛还要拜前两位?”面意恩挺好,只是不知解签如何。

四郎也求了一根,得了一句签文,习‘已得新消息,肿传占独班”

接着是的桌前,按照清单检查起来。三天考试,要携带的东西很多,除考试必需品笔、墨、砚、字圈之外,还要携带食品、餐具等。因为是八月份,天气仍然比较炎热,只能备一些月饼、板鸭、熏肉、蜜橙糕、莲米之类不易变质的食品进去。

还有助消化、预防头痛脑的丹药,睡觉的铺盖卷、用来装试卷的卷袋”…林林总总,皆已备齐。

待四人清点无误,上束四个侍女,当着他们的面,把这些东西一样样收到考箱里……,考箱是汴京城最有名的胡家木器行出品,用料考究、设计也相当精巧,里面分三层,除上下各一个大抽屉之外,中间一层还设计了两个小抽屉,方便考生分门别类收纳物品。

而且它还有个好处,就是足够结实,考生候考时如果需要休息,它便是一张杭子,这样可以省去带考凳了。

收拾好了物件,众人便移座开席,为即将踏上考场的四位壮士践行……

同样的举动,发生在城中各处。

僧庙的客房中,苏淘为两个儿子收拾奸了行装,面色如铁道:“此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父亲放松”,苏轼觉着老头太过紧张,笑道:“不过是乡试而已……,哎呦……”话没说完,脑袋便挨了重重一下,只见苏询吹胡子瞪眼道:“我说过多少遍,要全力以赴,不能大意!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汴京城!要是一个不小心,小心打断你的腿……”接下来,是足足半个时辰的巴拉巴拉。

苏轼被喷得满脸口水,却再也不敢多嘴。

苏辙无可奈何的看着老哥,心说你娃这不是自找的么?

城西福建会馆。此刻也是灯火通明,吕惠卿兄弟五人,就住在这里。此刻他们正端坐椅子上冥想,没有一个说话的。

城南一处简陋的民宅,是曾家兄弟的住处,此刻他们正围坐一桌晚餐,曾巩坐在首位,他咽下口中的米饭,问曾布几人道:“都收拾好了么?”

兄弟几个都点头,曾巩他不再说什么。

今夜,汴京注定无眠。

~~~~~~~~~~~~~~~~~~~~~~~~~~~~~~~~~~~~~~~~~~~~~~~~~~~

四更鼓响不久,大街上也有了动静,车马声、脚步声,从京城各个角落响起,朝着同一个方向汇去国子监!这年代暂时还没有专门用来考试的贡院,国子监便成了考场。

陈家距离国子监很近,步行过去即可。

陈希亮自然是要把他们送到考场的,走在路上,还在不厌其烦的提醒他们,进考场要注意什么,千万不要顶撞巡考的兵丁云云……

陈恪背着考箱,打着灯笼,赵宗绩给他提着铺盖卷,两人走在后头,听着小亮哥喋喋不休,赵宗绩轻声笑道:“陈叔在朝堂土,可是出了名的黑又硬,想不到还有这样一面。”

“十几年来,又当爹又当妈,落下的毛病。”陈恪笑笑道:“不觉着有人唠叨也是一种幸福么?”

“嘿……”赵宗绩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仔细打量着陈恪道:“我发现你变了?”

“怎么变了?”

“变得平和了”,赵宗绩笑道:“没有以前那么锋芒毕露了。”

“一入江湖岁月催,我老了。”陈恪老气横秋道。

“去你的!”赵宗绩笑骂道:“还没成亲的人,就说自己老了,让我这都当了爹的情何以堪?”说着用铺盖卷打陈恪一下道:“说真的,你没问题吧?”

“虽然时文并非我所长”,陈恪想一想道:“但是考不中,比考中都难……”

“真臭屁……”赵宗绩绝倒。

分割

查了一天宋代科举的资料,将其与明代的区别一一找出来,谁要写这方面论文,可以找我要资料。(未完待续)

第一七八章秋闱

第一七八章秋闱,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