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承欢膝下
作者:小猪懒洋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014

侍书拿着簪子苦笑:“姑娘的头上也太……素净了,你看看后宫里哪个女人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那是因为她们要悦己者容,如今我的悦己者在哪里?我这样儿挺好,别去得晚了,太后又要取笑我。(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www.YZuU.CoM)”

太后的慈宁宫看着再富丽堂皇,还是透着两分冷清。探春跨进门槛的时候,太后正在逗架子上的鹦鹉。

“给太后请安。”探春福了福身,一听太后叫起,便小跑着赶到鹦鹉架下,“这鹦鹉可真是伶俐,毛色也漂亮。”

“可不是?南边儿才进贡了这么一对,皇上就巴巴儿地送来。”太后有些嗔意,可眼底却是满足和欣悦。

虽说太上皇退位逼不得已,但儿子能懂得孝顺,还是欣慰的。

于是,探春又恭维了一通,哄得太后心花怒放。

“就是你会说”太后笑着携了她的手坐到架子下面,“可惜你没早些时候进宫,不然咱们还能多聚些时候。听你说笑,哀家也觉着身上松乏了不少。”

“早些年啊……”探春笑道,“臣女年纪还小着呢,光知道淘气,太后见了定是要嫌烦的。”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让探春怀疑自己的手背是不是特别肉感,拍起来让人特舒服?

“唉,现在哀家是老了,想当年,哀家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我们家姐妹三个,哀家行三,上面有父母宠着,姐姐们挡着,倒惯得有些像野小子。那会儿,爬树骑马,哪样儿不来得呢?倒是如今你们有些闺阁女子的样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靠着看戏文解闷儿。”

探春满脸羡慕:“真的?怎么我就没能托生在太后那会子?如今规矩框子可就多了,就是多骑会子马,就得让人说出格儿。(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www.YZuU.CoM)”

太后看着她笑道:“若是依着你的性子,倒是哀家年轻那会子很像。哀家也有三个女儿,就没一个像了哀家的。所以你去茜香还是好的,那儿与咱们这里大不同,说不准倒对了你的性子。”

“那敢情好。”探春装作高兴的样子点头。不过,对太后描述的远景,还是不大相信的。这话听着,倒更像是怕她改了主意不嫁,才刻意说出来的。

太后看了她半晌:“你这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不用远嫁了呢莫怪哀家不肯留下了你,实是那王储倒似跟你特别得了缘似的。”

“是,臣女明白,太后疼我着呢”探春心里不以为然,脸上还是一副感恩戴德的天真模样。

她和王储八杆子都打不着边儿,这缘份之说也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

太后倒有些不忍,又拍了拍她的手背:“皇上倒也提议换个真郡主的,那王储竟不肯。原先一意要尚公主,可听了你的名字,却是十分称心,只说认定了你,别人都不要。”

探春暗自称奇,喃喃低语:“可我真不认识他……”

“你们家的家教,哀家是信的,恐怕这就是上天注定。往后他继了位,你也是母仪茜香,虽是化外小国,这些年来倒也励精图治,很是兴盛。若不然,皇上也不能同意和亲。哀家这话说得虽不好听,却是实情。你家里出了事,万嫁不成水淞的。若换个人,无非就是做妾室,你这性子怕也受不得。”

“励精图治什么的,那也是男人们的事儿。”

太后笑骂:“才夸了你几句,这会儿倒装起贤德妃了来。虽说后妃不得干政,但适时提些建议意见,也是举足轻重的。何况,若你真得了他的心,哪样儿不依你?只是……但凡称皇称帝者,不能指望着爱情一说。那都是戏文里演来哄人罢了。”

“是。”探春点头,暗想大约隐射自己了。

哪怕太后被高高地供了起来,看来还是耳目通灵。后宫里的女人啊,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一老一少正说着话,皇后过来请安。探春看着日头,中宫那里今儿倒散得早。

待皇后请过安,探春也忙向她行礼。皇后急步抢上,亲手扶起:“早听说元妃的妹子是个才女,那日人多,只遥遥见了一面儿,正想着要叫你去作伴呢,就是太后留你,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今儿却巧了,长得这样的俊俏,难怪……难怪姐妹们都极力称赞。”

探春连称不敢:“只是小家子出身,倒没的让皇后笑话。宫里头什么样儿的人才没有?可让皇后娘娘见笑了。”

她想,对于太后来说,恐怕她演的这个角色,也就相当于刘姥姥之于贾母吧?忍不住自我解嘲地撇了撇唇,抬头却见皇后的目光看过来,急忙正襟危坐。

皇后也还未满三十,比皇上大了两岁,目光还是锐利得很。探春暗自提醒自己,能把持住中宫之位,可不能小觑了。

“皇后今儿倒来得早。”太后笑问。

“横竖也没有什么事,就过来陪母后说话解闷儿。”皇后笑着扶起太后,“虽说天气还不大热,但日头上来,总有些暑气。”

“哀家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太后含笑,依言回了殿内。宫女们上了茶,太后让皇后和探春都坐下,“把鹦鹉也拿进来罢。”

离得近了,探春才看出皇后的脸上皱纹已经相当深,尤其是眼角,虽是厚脂薄粉,也掩盖不住那两道鱼尾。

母仪天下,听着是好的,可夜夜空闺的滋味并不好受。每三年有年轻活泼的秀女填充后宫,男人总是喜新厌旧。宫里的女人,怕没有一个是好过的。

想到自己的处境,探春觉得皇后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幸好茜香是个小国,不至于有这么多的嫔妃。就算有……自己只要守住自己的心,就能安之若素,从容筹划。

皇后陪着太后说话,无非是老生常谈的那几句。虽是奉承话人人爱听,可听来听去那么几句,任谁也会厌烦。

“太后惯会逗弄鹦鹉,慈宁宫里的就是比别处的更伶俐些。”皇后干巴巴地奉承完了太后,又奉承鹦鹉。

太后笑着叹了口气:“那也是年纪大的人没旁的事可干,闲着时就逗它们玩罢了。谁又能正经当件事儿做呢你们可瞧见花信少女,也玩这个的?”

皇后支支吾吾,脸色尴尬。

探春刚开了一会儿小差,回过神来就碰见冷场,忙笑道:“都说太后有见识,依着臣女看,在鹦鹉上头倒也不见得。”

皇后听着这话说得胆大,忍不住吃惊地张了张嘴,脸色微微慌乱。

太后倒没生气,反倒加深了笑容:“哦?靖宁,你今儿没说出个道理来,哀家可是要罚了。”

探春做了个可怜兮兮的表情:“太后往后听得高兴,就别再赏我得了。若认罚,可让臣女不安心。不过,臣女说的可是道理。一则呢,天底下得空儿的人多了,可也未必能调教得好。二则年纪轻的,也爱调弄。我们家有个亲戚叫林黛玉,做诗那是顶好的,旁的倒也罢了,养的那一只鹦鹉虽及不上太后的这个,也有些特异。”

“哦?”太后来了兴趣,“怎么个特异法?”

“林表姐手不释卷,口不绝吟,那鹦鹉听得多了,竟也能诵出一首长诗来。”探春故作崇拜,“若是再假以时日,指不定鹦鹉还能作出首诗来。拿着笼子往场地上一摆,就可以忙着收铜子儿了。”

太后忍俊不禁:“瞧这丫头,又在胡吹。哀家听皇上说起,你的诗作得好。上回那首白海棠,瞧着就是极好的,还有女孩儿能强过你?哀家倒是不信。”

探春急忙举手发誓:“太后,臣女这点子水平,也就是一碗水不响,半碗水就咣当,可不敢在太后面前打诳语。”

皇后也笑,透着点好奇:“靖宁郡主,你倒是说说,这鹦鹉都吟些什么呢?”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探春二话不说就把林黛玉在某次诗会上夺魁的咏菊诗给读了出来。虽说未必就能让太后怎么的,但在这些尊贵的女人面前挂个号,兴许往后有些什么用处呢

太后细细地咂摸了一回,点头道:“这首诗作的虽是前人作过的旧题,说的却是前人未曾说过的话语,新巧别致,婉转风流,果然是好的,这女孩儿倒也称得上灵心慧质。只是流于悲伤,她的性格儿未免多愁善感了些。”

探春看太后高兴,急忙恭维:“太后说她是慧质,其实太后自个儿才称得上灵心呢只看了这一首诗,便把她的性格儿摸得一清二楚,谁能不服气?林表姐是有些儿纤弱,不过与她打小儿父母双亡,又寄居外祖母家有关系。换谁,也不能大大咧咧的不是?”

太后慈祥地笑道:“你一力地推崇她,这首诗诚然是不错的,但还及不上你的那首。皇后,哀家就是喜欢靖宁这份大气儿,你瞧瞧她,评说别人的诗作毫不藏私,可知其心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