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不求情
作者:小猪懒洋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060

皇帝也笑了:“像你这样的性子,去哪里都不会吃了亏去。(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www.YZuU.CoM)”

“承皇上吉言。”探春一本正经地行礼道谢。

“朕既送了你玉佩,怎么不还件东西与朕么?”

探春故作苦恼:“可臣女身无长物,也没什么东西能让皇上看上眼。既是皇上不舍得玉佩,莫如还了皇上便是。”

皇帝握住了她作势欲取玉佩的手:“怎会没有?上回朕就让你做荷包,可做好了?”

“皇上,难道您认为荷包只要拿两片布包一下就成?昨儿熬了半夜,也只打好了个花样子罢了。”探春故意说得可怜。

皇帝不乐意:“总不过是你的推脱之辞,潞妃替朕做荷包儿的时候,还不是两晚上的功夫就成了?你如今一晚上才描了花样子,什么时候才能做成?”

探春尴尬:“这个……那是因为臣女不擅长针线,手生。”

一边暗自腹诽,她和妃嫔们能比么?人家指望着承宠,自然不眠不休也要做出来的。可是自己么……又不想讨好他,自然是闲时才会动两针。

“别到了走的时候,荷包还不曾完工。”皇帝瞪视着她。

这……很可能。

“那……这几天赶一赶。”探春讪讪。

拿了这些好东西,就当作谢礼吧。

皇帝不满:“朕只一说,谁敢不尽心地做,偏是你这样的惫懒。”

探春眼睛一亮:“可不是?赶明儿请安的时候,臣女露个口风,怕不会收上百十来个荷包儿……”

“朕要你亲手做”皇帝恼怒。

“那至少得过上十来天功夫才能做得好。”探春嘻笑,“皇上,臣女要陪太后逗乐,还得学茜香的语言,可没那么空闲……”

皇帝咬牙切齿:“好,就十来天以后给朕献上。”

探春看他变了脸,不敢再嘻皮笑脸,急忙狗腿地赌咒发誓,这才换得皇帝的脸色多云转晴,好看了一些。

“朕就对你……优容,还不知好歹。”到底不甘心,又甩了一句狠话。

探春急忙再次行礼:“是,臣女谢皇上优容。那……臣女这就告退,回去绣荷包了。”

“那……也不急在一时。”皇帝不舍,可想着上书房那一摞一摞的奏折,又泄了气。

做皇帝,亦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探春抿唇一笑,施礼告退。南书房的余香,经久不绝。

“皇上,奴才伺侯笔墨?”刘公公看皇帝仍维持着探春离去的姿势,小心动问。

“伺候着罢。”皇帝叹了口气,“赶明儿问问靖宁郡主,她用的是什么香料,咱们宫里就没有这个。不,不用问了,朕也不想在别人身上嗅到这味儿。”

刘公公低头应“是”,只当没有听出皇帝口气中的反复与迟疑。不过,心里却在暗暗警惕,这位靖宁郡主,可不一般。

“唉。”皇帝把奏折一份份地摊开,可是好半天却才批了小半。真要放探春离开吗?他烦恼地捏了捏眉心,刘公公急忙抢上一步,替他轻轻按摩。

“若是早一些瞧见她啊……”皇帝叹了口气,挥手让刘公公在一旁伺候,强打精神,继续批阅奏折。

因为感动于皇帝的心意,探春这几天赶晚上便扔下了书本,做起针线。

平日里看书习字也总要极晚,从没觉得倦怠。如今在灯下不过缝了几针,便开始呵欠连天,侍书和鸳鸯在一旁看得好笑。

“若翠墨在,倒能帮着姑娘做些细致活儿了,可怜我两个在这上头都不大得用。”侍书叹息。

探春用手揉了揉眼睛:“就是翠墨在,也不能叫她做。若是被看出来,就是欺君之罪。反正得了赏赐,我做这个怎么算也不亏。就当是加班工资好了,算起来有着十几二十倍呢”

“加什么……”侍书问。

“没什么,我的意思是,反正咱们占了大便宜。”探春支吾了过去。

鸳鸯笑道:“姑娘大约前世是个男子,竟只对诗书感兴趣。针线活儿做得虽然不错,可看着像是受罪一样。”

侍书接口道:“姑娘感兴趣的倒是多的,什么弄箫吹笛,作画写字,再加上摆弄那些小玩意儿,可都不该是女孩子家做的。”

探春把荷包放在灯下端详了一遍,才满意地说道:“谁规定那就是男人才能感兴趣的?不过,我若是男子,哪能由着他们把我捏圆搓扁,就是不能建功立业,也不会任他们欺负到茜香去。”

侍书看她又打了个呵欠,起身沏了一杯酽茶:“姑娘总是个姑娘,这会子也是该把针线功夫捡起来的,免得到了婆家出乖露丑,可不让人笑话?”

探春得意:“说起来,远嫁也并非一无好处,听说外邦不像我们这样的讲究。茜香倒不知道,但北边儿的姑娘们从来不用做针线,也跟着男人们似的骑马射箭,好不痛快唐朝的则天女帝,她的大殿上还有女状元呢,想来针线上头比我还不如。只可惜,我没赶上那时代啊”

说着,叹了口气。若真赶上武则天的朝代,凭着自己深厚的功底,也许自己也能去考个状元,再不济也能混个榜眼探花的吧?

鸳鸯“扑嗤”一声笑道:“姑娘也莫羡慕人家,若真到了北边,日日地受那风沙,姑娘怕是天天要做那个什么膜了。”

探春大笑:“可不是?所以说,我还算是个有福气的,还能去南边儿,山山水水的都养人。不过,海边风也大,渔民们的皮肤也不大好。”

眼看着快过二更,侍书便催着收了针线:“姑娘也该歇下了,这荷包明儿再做不迟。前几日那么多的空闲功夫,也不见姑娘上劲儿,这会儿却来临阵抱佛脚。”

“谁知道他是真格儿的要呢?我只当他是说着玩儿的,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听说那潞妃和漓昭仪在针线上都是很出挑的。”

鸳鸯抿着唇,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姑娘,我瞧着皇上待姑娘分外的不同,倒不如求了皇上,还能免了离乡背井的。谁知道那些南夷子们,到时是怎么想的呢?这还是头一年请和亲,也不知道那里是个什么穷山恶水的所在。”

“可惜资讯手段太落后了,而且这茜香国似乎一下子强大起来的,竟是打听不到什么消息。”探春喃喃低语,想着前世学过的地理知识,觉得倒有点像香港海南那一带。

侍书也忧愁:“什么讯?咱们收拾东西的时候,得多带些风鹅肉干之类,这些东西经放一些。”

探春失笑:“也没有那么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带去能吃上一年半载的,往后还有几十年呢放心,那里的气候是顶好的,不用怕饿肚子。”

“姑娘怎么知道?”

探春暗道,那里不是ya热带就是热带,旁的不说,水果是极丰沛的。可她也不能说自己学过地理,只得含糊地表示从书上看来的。

侍书知道自家姑娘爱看书,且看得又多又杂,倒也没有怀疑。

“毕竟不是大国,姑娘若能求了皇上,倒还是求了的好。”鸳鸯还是提醒一句。

探春摇头:“求皇上的事就别再提了,这事儿……求不得。”

“哦。”鸳鸯和侍书双双失望,“那府里的事?”

“这个我也不求。”侍书摇头,由着侍书把针线收了起来,“说这话儿,没得让人看得轻了。听着大姐和皇上的意思,珍大哥哥他们犯的事儿怕不止咱们知道的那些。一则是无从求起,二则是……怕犯了忌讳,反倒不美。我倒是觉得,一家子和和乐乐的比什么都强。伯父和珍大哥哥即使再做官,怕还会闯些祸,倒不如罢了官就安安稳稳的。”

“那就指望着宝二爷和环三爷能……”鸳鸯对贾府还是有感情的,虽然巴不得贾赦永不起复。

“与其靠祖宗余荫,倒不如靠自个儿的才干,这样的官做出来才稳当。说到底,还是要看圣心在哪里。若是皇上看了你顺眼,哪怕你犯多大的事儿,也不会真查办。”

“哦,在皇上的一念之间”侍书恍然。

探春不敢再说,只笑着催她:“睡去罢,我可是困得紧了。就是酽茶,也只能提那么一会子的神。”

鸳鸯忍着笑去铺床:“往常姑娘不喝酽茶,也能熬到三四更的。若不是我们再四地催请,姑娘还不乐意就寝呢。怎么就摸了针线,偏是叫了几十回的困。”

探春打了今晚第五十个呵欠:“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花了两三天功夫,总算把荷包做好了。

侍书道:“这个可算是姑娘做得顶用心的一件东西了,就是嫁衣上的牡丹,绣得也没这样的精致。”

“敢不精致么?”探春苦着脸,“那嫁衣总是要被人瞧见的,若这个做得马虎,保不准皇上的心里又有些什么想法。一个不高兴,我倒也罢了,反正天高皇帝远,他也管不着,可咱们府和大姐还在呢”

把荷包笼在袖子里,元春却已去了中宫,便打算回头再给了她转交。

“走罢,给太后请安去。”探春把头上的金簪拔下来,“又不是住一天两天,这玩意儿真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