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烫手山芋
作者:小猪懒洋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08

“听说是有个乡下的亲戚来了,逗得老太太心情好着呢,这一晌也不知笑了多少回老太太说了,让姑娘们都去认个人。”侍书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好像本姓刘,夫家是却是姓王,和咱们太太是本家。”

刘姥姥探春一下子蹦出来个名字,顺手拉了林黛玉就走:“咱们去瞧瞧这位姥姥。”

林黛玉被她拉得一个踉跄:“是个什么人,也值得你这样急巴巴地赶去?不过是你们家乡下来的穷亲戚罢”

“这个不一样。”探春无从解释。这位虽不是红楼里的重要人物,但三进大观园,就串进了贾府的兴衰,给她的印象,还是相当深刻的。

刚走到门口,便听得贾母房里笑声不断。一边的玻璃见了两人,急忙打起帘子。

探春心满意足地感慨今非昔比,连大丫头玻璃也亲自替她打帘子,放在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两人并着肩走进去,一眼看到被众人围拥的老妇人。按理不过与贾母差不多年纪,兴许还小着几岁,可脸上的皱纹,却跟菊花似的,横一道竖一道。可见她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可精神却还不错。头上插了不少时鲜的花儿,比戏台子上的花旦,还要滑稽几分。

贾母笑指着王熙凤:“我当你是好心,谁知你却作弄起老人家来了。”

王熙凤无辜地看着刘姥姥:“我可是尽着漂亮的花给姥姥打扮呢,难道姥姥竟是不喜欢么?”

刘姥姥笑道:“我这颗头也不知是修了什么福气,今日竟这般地体面起来了。”

于是又哄堂大笑,连林黛玉也笑得几乎弯下脸,悄声道:“这老妪,可真会说话”

探春敛了笑容,觉得这老人最后把巧姐救走,倒并非什么机缘巧合。只看她应付这样的场面,虽说有彩衣娱人的嫌疑,但机智之处,非一般村妇可为。

一时摆了饭出来,贾母让刘姥姥也坐着一起用。对于贾府菜色的精致,自然又让刘姥姥大开了一回眼界,尤其是一道茄子,更用了不少好东西来配。探春正巧坐在她的身侧,便一一地给她讲解,听得刘姥姥乍舌不已。

饭后,众人仍围坐着与贾母闲话,刘姥姥更打叠了精神,拿乡里的趣事说了几个,逗得贾母开怀大笑。

王熙凤等人见贾母兴致高,越发地拿刘姥姥打趣。老人家也不恼,反倒配合着把贾母逗得笑出了眼泪。

探春悄悄地拉了拉刘姥姥的袖子:“姥姥,你莫非不知我凤姐姐是在捉弄你?”

刘姥姥笑容满面,但脸色却微微一动,悄然点头:“我哪里会不知道?不过,我并不怪二奶奶,她讨老太太欢心,我也只作个道具。前年蒙她借了十两银子,我们一家才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年。又作了些小本生意,日子竟比往常好了许多。我便是作个小丑,哄得老太太欢喜几日,也算是报答了她的恩德。我一个乡下人,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能入得了府上的眼。”

果然还是乡里人知道感恩,王熙凤那十两银子,大约是官中出的。想到十二金钗里最末位的巧姐,最终逃脱被发卖的命运,想必就是缘于她母亲偶尔的为善之举吧?

探春叹息一回,越发觉得身旁这位农妇自有种不一般的从容。暗想她祖上恐怕也不是乡野之人,兴许在前朝颇有身份,不过如今破败了而已。

“前阵儿少了凤丫头,咱们这时可少了多少笑声?如今看着她大好,果然又得了趣。”贾母笑得抹了抹眼角的泪。

王熙凤忙道:“承了老太太的福气,如今精神也上来了,自然要与老太太说笑的。”

“凤姐姐,你如今已经大好了,不如仍接了去管家罢。”探春看到王熙凤笑意吟吟,趁机把管家的权力,又交还给她。

王熙凤愣了愣,也不说话,只拿眼看向王夫人。

“凤丫头如今的脸色看了倒还好,不过我看三丫头的家管得也不错,再管一阵儿,索性儿的,让凤丫头好好调养,来年生个小子才好。琏儿房里,子息单薄,只得一个巧姐儿,未免冷清。”贾母不待王夫人答言,便笑呵呵地回答。

刘姥姥把眼珠瞪得像铜铃似的大:“这么小的姑娘就管家?到底是府上的教养不同一般,像我那个孙女儿,还什么都不懂”

贾母笑道:“说来我的几个孙女儿都不错,大的那个进了宫,这且不说。这一个也是极能干的,我原当她小孩子家管不了几天就得跟我诉苦,谁知她竟真能管好了。”

探春看王熙凤的笑容有些勉强,知道她恋栈权位,也无意与她争,执了贾母的胳膊玩撒娇:“祖母,您看着我轻松,其实我已经把吃奶的力气全用出来了,还不如凤姐姐管得好。”

“就管成这样,已经够不错的啦再历练历练,也能赶上你凤姐姐。她头一回管家的时候,也不见得就能及上你。”贾母拍了拍她的手背,“你太太借了内侄女儿过来帮忙,总不能一直借下去罢往常你们还小,那是没法子。”

王夫人的笑容也有些勉强:“横竖凤丫头年轻,多管着些事也不妨。那边大太太管得也好,不像我精力不济。”

贾母跟着贾政住,贾赦那边便只一个院落,用得着管什么?

王熙凤强笑道:“这是老太太心疼我呢三妹妹就偏劳着些,再管些时候罢。”

“可不是?若是你闷了,帮着三丫头也好。横竖你婆婆那边也没有什么事,你又住在这边儿。”贾母话音刚落,王熙凤的笑容,就显得更难看了。听贾母的意思,分明是把管家的权收回二房去了。

王夫人倒没意见,一个是内侄女,一个是庶女,横竖都是她的脸面,便点头同意。

探春失笑:“祖母可不是折煞我了?凤姐姐一个人就能把府里上上下下给梳理匀了,哪用得着我再多手多脚”

王夫人不动声色:“三丫头,你也不要躲懒了,就听老太太的意思办罢。若有什么不会办的,让凤丫头提点就是了。”

王熙凤笑道:“瞧太太说的,三妹妹可比我强得多,又能识字断文,她提点着我还差不多,哪里还能提点她的”

“你虚长了几岁,难道是白长了?”王夫人笑嗔了一句,“我看哪,咱们家里的媳妇姑娘,个个都想要躲懒。难不成让我和老太太两把老骨头再来管家?”

探春不敢再推脱,只是暗自纳罕,看起来王夫人倒是真想让她管家的?

众人又凑了一会儿趣,看着贾母露出倦色,才相继散了。探春待要走,却被贾母叫住:“三丫头,我有话跟你说。”

“是。”探春应了一声,偏头看到王熙凤脸上的嫉恨神色一闪而过。再想仔细看时,却又没了踪影,依然是一张笑脸儿。

鸳鸯替贾母在膝盖上了盖了条薄的丝被,便与琥珀退了下去。探春见这阵仗,不免有些惴惴不安,不会是她与贾宝玉的动静太大,被贾母觉察到了什么吧?

“是不是觉得奇怪,为什么不让凤丫头继续管着家?”贾母睁眼,隐有笑意。

“祖母,我诸事不懂,又年轻,还是凤姐姐管得顺手,如今身子也大好了……”

“她再管下去,咱们家里可真要出大事儿”贾母轻轻叹息一声,让探春意外地睁大眼睛。这话怎么说?

像是知道她心里有疑惑似的,贾母的手指头在被面上捻了两下,才淡淡地解释:“手段儿是有的,做事也风风火火。可单知道压着下面的人,总会心存怨怼。咱们这样的人家,能干是在其次,重要的是心正。从荣公和宁公以下,几曾放过印子钱?若是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探春心中一凛,王熙凤自以为做得隐秘,岂料贾母心里明镜儿似的。那么,她和贾宝玉买铺子做生意的事,不知道这位精明的老祖宗心里有没有数?

“那要不,还是让大嫂子主理?”探春又试探着问了一句。李纨可是贾政正儿八经的长媳,她要管家,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她若能管,哪里用得着你太太去借了大房的媳妇?当初要不是你珠大哥哥体弱多病,也不会挑了李家的女儿……”贾母说着,又失笑了一会,“你就管着罢,我瞧着挺好。你大嫂子寡居,姑娘管着家也说得过去。”

探春无奈,只得应了。退出来后,不免又惊又疑。她并没有像原著里那样把管家的权交出去,是不是表示她在贾家起了些作用?若是依着水溶所说,身份因管家而水涨船高,兴许还真能如了他们的愿?脸上不由得又热了起来,到底还是有些忧心,笑容不及成型,便又悄然隐没。

侍女却替她欢喜:“姑娘总算是熬出头了,老太太和太太看重。”

“嗯。”探春勉强应承了一声,缓步而行。路过岔道的时候,微微迟疑,到底还是不曾拐向赵姨娘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