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有凤来仪
作者:OtherSplendour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20

晚上诸葛亮又被鲁肃拖走了。就我所偷听到的片言只字,估计是周瑜回来了,鲁肃拉诸葛亮见周大都督去了。一直到大半夜他们都没有回来。我做完了明天的计划,干脆直接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我准备要出门的时候诸葛亮的房间里都还没有动静;要么他已经走了,要么他还在睡觉。我在他门口呆站了许久,一时之间几乎想打退堂鼓――既然周瑜已经到了,想来孙权下决心联盟抗曹也不过就这两天的事,我还是别再多此一举了?可是转念一想,还是总得做点什么,显示一下自己吧?我夸张地叹了一口气,又数了一遍钱袋里的钱,终于转身离开。

这刚一大早,柴桑街头的商贩都已经打开店门,铺开摊子,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意。我在街上逛了半天,买了点饼和粥填饱了肚子,这才开始搜购需要的东西。我在一家‘书’店里搜刮得笔墨砚台外加一大块上好的细绢。买了这些东西我才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不会写字。我只会读繁体字,根本不会写,至于隶书楷书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看来只有回去用电脑打出来之后再照抄?可是我的毛笔字那不是一般两般得难看啊。还是麻烦诸葛亮帮我写?

不过总之是没有办法再弄了,还是回客栈再说吧。我看还早,便干脆在书店里闲逛。逛了一圈发现,这店里居然还卖乐器。墙上两张花鸟画边上居然挂着几支笛箫。墙角最边上是一支乌黑的石箫,比一般竹箫要粗短不少。我一看眼睛都直了。我曾经在一个以石刻闻名天下的旅游景点里见到过这种石箫在卖,当时就很喜欢那特殊的样式和音色。只可惜当初走得急,身上也没有很多现金,所以没买;如今又一次看见,顿时就有一种想买的冲动。

我忙找过老板问,“这个箫多少钱?”

老板斜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说道,“八百钱。”

“好贵,都够买两石大米了,”我嘀咕着,“便宜点,五百钱怎么样。”

老板拿了箫递给我,说道,“这箫的声音却是再好不过的,八百钱也不算贵;小姐不妨一试。”

我拿了箫,吹了一段《高山流水》。果然音色浑厚壮丽,穿透力极好。我又试了一段电影《魔戒》里的插曲。平时这曲子在箫上都没有效果,但是在这支箫上,尽然将那萧杀的金戈之意表现地淋漓尽致。我喜欢得舍不得放手,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敲定七百钱的价格。我刚数清楚钱付了账,从老板那里接过箫,便听见一个年轻的声音,“便是这家。”

又一人接道,“方才那一曲果然绝佳。若是在别的箫上,定没有这般绕梁三日的金戈之音。这是好东西;也不用试,直接买了便是。”

我忙转身,就看见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站在那里。他个子中等,一身黑衣更显得身材单薄,绝对映衬那句经典的“手无缚鸡之力”。他鼻子很高,眼睛很深,额头颧骨突出,竟有点西方男人的轮廓。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男子,看上去不比我大多少。那年轻人倒是典型的中国帅哥,面如冠玉,剑眉星目,清冷的面容透出一股逼人的锐气。

那个年轻人对店老板说道,“掌柜,麻烦你取一支那石箫。”

老板很无奈地指了指我说,“最后一支便被这位小姐买去了。”

“哦?”年轻人皱了皱眉头,又问,“最后一支?今后可还会有货?”

“这说不准,”老板摇头晃脑地说道,“这不是柴桑产物,是在下娘舅家乡一个老石匠做的物事,拿到柴桑城里来贩卖的。两位先生若想要,在下可以托个信回家乡,让老石匠再做一支。”

两人互望一眼,俱是一脸惋惜兼无奈的表情。那个黑衣男子连呼“可惜”,又对老板说道,“统也不知能留几日,唯恐等不及那位老石匠了。”

边上那位年轻人又道,“累士元兄白白奔走,倒是小弟的不是。”

“呵,却也不定白白奔走,”黑衣男子笑了笑,竟然向我走了过来,他几分随意了揖了一礼,问道,“不知小姐可愿出让这支箫?在下可出双倍的价钱。”

我一时没回答他,只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黑衣男子他自称“统”,年轻人又管他叫“士元兄”…统,士元,不会真是庞统吧?我瞪着他看了片刻,小声问道,“敢问这位可是荆州人称‘凤雏’的庞士元先生?”

黑衣男子的脸色一滞,惊讶地看着我,答道,“在下正是庞统。小姐竟也知道在下?小姐可是襄阳人士?”

“我当然知道你的名字!”见庞统一脸的不解,我忙拢手致礼道,“小女子久闻庞先生才名,今日得遇,当真三生有幸。”

“多谢小姐美言。小姐如此称道,统却只是一心小姐手中的箫。惭愧,惭愧,”庞统笑嘻嘻地说道,却不忘旁敲侧击地提醒我那支箫。

我几分舍不得地望着手中的石箫;这么好的乐器,就算他是庞统,我也不想让啊。不过我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我面前的人,不管怎么样,那是有名的凤雏庞统。我的那个刺激孙权的计划如果能把庞统的字迹敲在上面,肯定事半功倍吧?我在心里权衡了半天,最后还是说道,“如果庞先生喜欢这箫,我便把它送给庞先生也没什么。不过我有一件小事想请庞先生帮个忙。”

“哦?”庞统微微眯起了眼睛,神色中也多了几分警觉,“小姐请讲。”

我尽量不动声色,但还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厄,是这样的,”我说,“不知道庞先生听说过没有,鄱阳湖畔有棵将军树,是柴桑百姓纪念孙伯符将军的地方。我向来敬仰孙将军,也想去祭一祭孙将军。你看我而且连祭文都想好了,只是我不会写字,不知道可不可以麻烦庞先生帮我写幅字?”

庞统看上去困惑极了,最后他只好说,“若只是写幅字,本是举手之劳,只是…”

我哪能容他“只是”下去,忙故作兴奋地拍手道,“多谢庞先生相助!那这箫就送给庞先生了,以示在下的谢意。”

庞统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接过了我手中的箫。“那么还请店家借个地方,”庞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