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复辟
作者:大汉02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35

第五十二章:复辟

1914年的春节,秦汉是一个春节过两次。在兴华城过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具有清末民初特色的春节。随后,又匆匆返回自己原来的世界,也就是2009年的春节,陪着家人,过了一个亲情四溢的节日。

不过后世2009年的春节,明显没有在民国过春节来的热闹。

后世的春节,或者说秦汉原来时代里的春节,已经没有传统春节那么热闹了,年的味道更是差了许多。

其实这个现象,也很正常,随着国家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许多传统的东西,都已经渐渐的被国人抛弃了,其中过春节的意义已经渐渐淡化。

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就连人际关系等等一切都变的平淡了,那是真的对门相见不相识啊!

后世的秦汉,只是一个武装部的普通办事人员。春节期间要到各个领导的家里拜年,要到处走动串门,要回老家走亲访友。可是在兴华城里过春节,秦汉是奉天总督,又是兴华城的老大,年前过来送礼的就不说了,年后到家里那拜年的、串门的,能把门都给挤碎了,家里人多的都没地方坐了。

总算是到了正月初八,各个机关工厂正式上班,这才算是清静下来。

秦汉也借着春节的时间比较空闲,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静静的思考了整整一天。把在民国两年来,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在脑海里重新梳理了一遍,以便确定下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回顾一下,看看有没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对,也好及时进行改正。

秦汉知道。1914年,也就是今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将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也将是近代中国崛起的唯一机会。

可是此时的国内,却是内战连连,军阀遍地争地盘,没有一个人能看到国家的机遇与危机。

就连后世所谓的国父孙大炮,也只是在南方徒劳的在呐喊,共和啊!共和啊!可就是这狂吼共和的人,把国家吼的四分五裂。他本身,实在没有那个能力造福国家,统一国家,现在只剩下那空洞的呐喊了!可能他就是那些空谈误国的人的鼻祖了吧!每每想到这里,秦汉就不由的头疼。但也同时在心里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在一战爆发之前,登上权力的巅峰,掌握这个国家的命运,让它再次焕发活力,屹立在世界之巅。就算实在不行,也要想尽办法,让一战晚几年再爆发,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自己有时间,去整合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让它随着自己给它制定的道路,走下去。”

好在秦汉已经走了袁克定的那一步棋。袁克定从兴华城回京后。很快,就联合袁老大身边的“六君子”杨度、孙毓筠、李燮和、刘师培、胡瑛、严复等人,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

‘筹安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袁老大恢复帝制。

‘筹安会’由杨度任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联合了各地拥护恢复帝制的各方人士,在各大报纸等舆论上鼓吹帝制的好处。一霎时间,鼓吹恢复帝制之风吹遍全国。

杨度,作为袁老大政府的参政院参政,是袁老大身边的重要人物。1913年年底,杨度作为‘筹安会’中首要的人物,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君宪救国论》。

他在君宪救国论中说道:“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已经被恢复帝制之风,吹晕头脑的袁世凯,阅读过君宪救国论后大为赏识,亲笔题写了‘旷代逸才’的四字匾额一方,赏赐给了杨度。之后,对杨度更加的信任。

另一个推动帝制的重要人物,是梁士诒。他在袁克定等人指示下,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支持袁老大称帝。为此,还发起组成了‘全国请愿联合会’,向参政院请求变更国体,以恢复帝制。

梁士诒此人,被后世的史书称为财神。他在民国时期,担任过总统府秘书长、铁路总局局长、交通银行总理等职务,是民国时期,交通系统的主要魁首。

梁士怡在‘全国请愿联合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有人说,赞成恢复帝制是不要脸的,可是要我说,不赞成就是不要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头之不在,哪有脸面?我想大家还是要头的好……”

经过梁士诒的这次讲话,这些拥护帝制的家伙,更是一致认为,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得彻底。就要全力以赴,以策前驱,坚决在中国恢复帝制,以达私愿。

1914年春。曾经帮助过袁老大镇压革命党的功臣,陈?。在到北京面见袁世凯的时候,竟然行了伏地九叩首的礼节。并跪着膝行上前,一边用他那大酒糟鼻,用力的嗅着袁世凯的脚,一边大呼道:“大总统阿!我们北洋将领想的很简单,就是大哥做了皇帝,小弟们也能挣个将军做一做,大总统如果今年还不登基,我陈?将以死相谏呀……!”

同时,在袁世凯一边的杨度,也接口说道:“大总统。我北洋诸多将领,跟随您多年,所为何事?只不过是为攀龙附凤,求的子孙富贵罢了!如果总统还是犹豫不定,将至我们北洋诸将何地?还请大总统早下决断……”

袁世凯闻听次言后,心有所思,沉默不语。

随后。袁克定负责接待访华的美国人,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博士。在中国发表了自己的著作共和与君主论。这个可恶的美国牛仔在书中说,中国国民的智力低下,只宜行君主立宪,而不宜行共和。

接着山西王阎锡山,奉天总督秦汉等诸多北方官员,也都通电支持袁老大恢复帝制。

特别是奉天总督秦汉,为此,还支持北京政府军饷三百万两,以用于北京政府进行复辟的资金。

倭奴等各国列强,在中国处于多事之秋时,也趁机煽风点火……

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英国公使‘朱尔典’,也都在不同场合发表言论,表示赞同帝制。

日本公使日置益,面见袁老大时,递交了《二十一条》。并且表示:“若开诚交涉,我大日本帝国,希望贵国总统能再高升一步。”

而英国公使‘朱尔典’,在中南海怀仁堂国宴期间,也用英语尊称袁老大为‘陛下’。

面对举国支持自己称帝的呼声,袁世凯无视了南方革命党反对的声音。

面对各国列强们的支持,袁世凯心里的野心,也再次的萌发了。

是啊,总统虽然是一国之长,但是对袁世凯来说,对自己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而帝制对自己的限制,则就没有这么多的掣肘了。

袁世凯的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