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体制(下)
作者:大汉02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70

第五十一章:体制(下)

袁克定,毕竟是个久经政坛的人。

他当然不会因为秦汉的一番拥护帝制的话,就对秦汉透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和秦汉的私人关系,毕竟还没有到推心置腹的地步。对秦汉当然还是没有完全信任。要知道,推翻共和,恢复帝制,是逆天的大事,轻易不得,草率不得。

于是,袁克定就在和秦汉的谈话中,不断的试探秦汉,为什么拥护帝制?对帝制是如何的拥护?秦汉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也就虚与委蛇,利用在后世掌握的知识,投其所好。

很快,数日之后,两人就成了真正的知己,成了拥护帝制的知己……

又数日后的一天,袁克定在和秦汉的一次聊天时,终于把自己心中所想,和盘托出,问秦汉对此怎么看。

秦汉还能怎么看!当然是举双手拥护了,要不然的话,秦汉怎么会有机会,借此推翻袁世凯政权,自己去掌控北京,或者说是掌控全国的政权。

于是,秦汉非常爽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坚决拥护袁克定的想法,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

又见袁克定下不了最后的决心,还在迟疑。秦汉就又烧了一把火。对袁克定说道:“袁大人。如果想要总统恢复帝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快,越快越好,越早越好。否则的话……”

“否则将会怎样?”秦汉话没说完,就让袁克定打断了。

秦汉顿了一下,想了想后,就刚才的话题接着说道:“否则的话,等共和深入民心之后,再想恢复帝制,就怕国民无人拥护,而且会举国反对啊!而此时共和初立,皇权尚在人心,正是恢复帝制之最好时机,万万不可迟疑呀!”

袁克定听后,沉思片刻回道:“可是如何才能说动我父亲,让他同意恢复帝制那?此事,还请秦兄弟帮我。”

秦汉听了。笑道:“此事倒也不难,反正我奉天,绝对拥护大总统恢复帝制。至于此事所需银钱,我奉天也尽全力支持。至于袁大总统,袁大人则需鼓动总统身边等人赞成,劝说大总统恢复帝制。还需要在全国报纸舆论上,多多宣传恢复帝制之益处。到那时,大总统当然会顺应民意,自然是水到渠成。”秦汉说完,笑着看着袁克定。

袁克定听后,不由拍掌哈哈大笑。连道:“好、好、好,果然妙计。秦总督,你也放心,到时亏不了你的。”

秦汉听后,连忙摆手道:“此乃我分内之事,万万不敢图报,还望此事早成。”

于是。一场袁老大称帝的闹剧,在秦汉的煽动下,提前几年上演了。

其实,秦汉也不想如此。可是没办法,不这样,就不能转移全国、特别是袁老大,对兴华城的关注和警惕。就会影响兴华城的发展,影响自己的所有计划。

虽然此时自己已然不怕了,但是总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再说了,袁老大反正早晚是要称帝的,还不如自己帮帮他,推动他提前称帝,把国内关注的焦点,由兴华城转移到袁老大的身上。这样一来,一是自己又有了一段可以发展的时间,二来自己就能够借此机会,进入国家的权力中心。

秦汉明白,单靠兴华城的力量,让国家富强起来的代价是巨大的。还不一定成功,就算是成功了,怕是也错过发展的机会了。只有迅速进入国家的权利中心,进而统一全国,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在全国以兴华城的模式,进行跨越式发展,才能在一战时期,重新抬起巨人的头颅来。

一战时代,是中国自满清以后,唯一崛起的机会了。否则,等到苏联这个狰狞的帝国成立后,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相继发明。中国更是没有任何机会和希望了,只能遵循原来的历史足迹,成为一个丧权、失地的,后世所谓的‘大国’,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

中国最后崛起的希望,就是在一战时代。

一战时期,世界各国都在战争中瓜分世界,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有在这个混乱时期,中国才有机会崛起,收复丢失的领土和扩大本身的实力。可能的话,还可以参加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列里。并因此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而因为有了秦汉后世的先知先觉,和时光隧道的先天条件,这一切有了可能的条件,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强国,唯一的超级强国。但前提是,秦汉设想的所有计划,都能够成功。

只可惜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外有各国列强欺凌,内则四分五裂,军阀遍地。错失了中国最后一次崛起的机会,进而让中国陷入战争的深渊。直到秦汉的那个年代,也没有翻过来身,反而使得国家在国际上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安全环境更加恶劣!

作为一个军事教官出身的秦汉,清楚地知道。世界第一次大战发生在1914年。而自己在民国,只有一年的时间了,时不我待啊!

袁世凯的存在,就像是一座高山,阻挡了自己统一全国的道路。使得自己心中所有的设想,都不可能够实现。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到也是一个机会,让自己借此统一全国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的就是,先把袁老大推上皇帝的宝座,反正几年后的历史也会如此,自己只不过是使它提前发生罢了!一旦袁世凯复辟,自己就会顺势起兵,以维护共和的名义打倒他,自己则借此登上权力的高台。

秦汉一直想不到什么好的方法,能够让袁世凯比历史上的他,提前复辟。可惜的是,秦汉毕竟还是远离了北京权利中心,再加上他人微言轻,对这件事起不到什么关键的作用。

秦汉也为如何能尽快的,获得国家最高权力,和军校的教官们商议多次,甚至提出能不能动用武力,来获得国家的政权。但是商议多次,都认为,以兴华城现在的条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更有可能使国家,再次陷入连年战争的深渊。

为了能够尽快实现心中的计划,秦汉并不介意使用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权利。但是一想到,一旦不成功,有可能让这个国家,陷入数年的战争深渊,秦汉马上就犹豫了。那样的话,不符合他心里的计划,而且对他的计划都有很大的伤害。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发生战争不要紧,就怕陷入内战的泥潭,拔不出腿来,那就是背道而驰了。

没想到!袁克定的到来,使的一切成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