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妙玉——“我看红楼心”之九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15

))”

喝茶的人,也是不俗的——黛玉,清高;宝钗,超然。才华品格,与众不同,这才让妙玉另眼相看。

但只是黛玉一句“雨水”,宝玉一句“俗器”——便让妙玉怫然不悦的翻脸了!“你这么个人,竟是个俗人!你们家,也找不出这么一个俗器!”看到这里,令人唏嘘,怎么这么不俗的两个人,到妙玉嘴里就成了俗人了?三言两语,动辄动怒,她也太小器了吧。

然我想,有一歌词写的好——“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超凡脱俗之心,更难觅得知音,求得共鸣。品不懂我的茶水,看不懂我的茶杯,还算得上是什么“知音”?

妙玉之恼,可谓“对牛弹琴”之愤慨——当然其中也有点/资历不凡的官小姐架子,自视过高的文人脾性/名士派头,都掺杂到一起了——这个“超凡脱俗之心”,便更丰富了起来。

你说她不俗么,其实倒也有点俗了。

有那么点虚荣心思的斤斤计较,有那么点目空一切的过分骄傲——就在这“俗”与“不俗”之间,人便多了几分莫名的不愉快。

超凡脱俗的心啊,到底是苦多乐少。

红尘滚滚,还是去做个凡人的好。多几个朋友,多一点俗气,多一份欢笑——这一点,还是近代才女张爱玲说的好“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气味也是这样的。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廉价的香水。像汽油,有人闻见了要头昏,我却特意要坐在汽车夫旁边,或是走到汽车后面,等它开动的时候“布布布”放气。”

张爱玲是世俗的,俗到骨子里。她喜听市声,喜闻汽油味,喜喝浓茶,吃油腻熟烂之物,喜欢买各种式样的衣服与胭脂花粉,喜欢出名的那份飞扬的喜悦。她将人生看的通透——“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才能肆意享受生活的点点乐趣——而妙玉呢,却要洁癖到极点,在她看来“生命是一件,不许沾粘一丝灰尘的纯净华袍!”......求全责备的她,自然是郁郁寡欢,落落难合;自然是痛苦,而孤独的,作茧自缚起来。

岂不知真正的大雅,也是大俗。真正的完美,就是残缺。

真正“超凡脱俗的心”,是一颗快乐的、从容的、彻悟的心——可惜,妙玉,差一点点。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真正没了悟的——又何止妙玉一人呢?.......

阿弥陀佛,叹也。

————————————————————————————————————————

(三)妙玉的——凡心俗念。

都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妙玉亦然。纵有仙子气度,更有儿女私情。

因为身体不好,从小出家消灾。不肯剪掉头发的女孩,你要她怎能心如止水,不解风情呢?

且看喝茶一段——妙玉给宝钗用的是班袍斝,给黛玉用的是点犀喬,给宝玉用的却是自己平常吃茶用的一只绿玉斗。

宝玉笑说是“俗器”,妙玉便恼了,反唇相讥“你家里找不出这么一个俗器”——可见也是一件珍宝。但这绿玉斗,还是自己平常喝茶所用——这份量可就真真不轻了,不仅是名贵,而且是毫不避讳的一种特别亲近之情!想那刘姥姥用过一次的茶杯,被妙玉喝令扔掉,都说是“如果是我自己用过的,就是砸碎了也不给她!”可见妙玉多么自傲,多么好洁!——就是今天,我们平民女孩,到了肯和别人用一个杯子喝水的时候,对这人的情愫也不一般了吧?更何况是妙玉。

再到后来,宝玉夸妙玉不俗,又使妙玉高兴,特意去“寻”了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接下来,便是我们在书中唯一的一次,看到妙玉说笑。饮牛饮骡的拿宝玉开起来玩笑,那冷若冰霜的仙子啊,忽然间变成一个可亲可爱的邻家女孩——那幽默,该是“粉色”的吧。素色尼袍上的,苍白失血的面孔,忽然间泛起了健康的红晕........

不敢说这就是爱情,但我们愿意想象成,一点微微流露的羞涩春意,一点初初萌动的女儿情愫。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黄绦,身穿直裰,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不由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

——折子戏《双下山》是昆剧很著名的曲目,它由两个折子《思凡》和《下山》组合而成。讲的是小尼姑色空,在仙桃庵内度日如年不忍寂寞,她思恋凡间生活逃下山来,路遇从碧桃寺下山和小和尚本无,两人产生了感情。

同样的故事,还有一个——有女陈妙常,出身官宦人家,只因自幼体弱多病,被父母送入空门,削发为尼,诵经礼佛。多年的学习生涯,把陈妙常造就成一位诗文俊雅,精通音律,秀艳照人的女尼。

这个叫陈妙常的小尼姑与主持的侄儿,书生潘必正,一见倾心。潘必正前去赶考,陈妙常追到江边。遇到个心地善良的艄公,帮忙追上了情郎,成就一段美满姻缘。江边这段艄公捉弄妙常的戏叫《秋江》。

而那妙玉——好似妙常,又不是妙常。一字之差,两味结果。

妙玉的爱情——到了喝茶、送生日贺卡,赠红梅花的阶段——也就嘎然而止了,再也没有了下文。

她最终也没有“把袈裟扯破”!——

且莫说宝玉早就有了林妹妹;即便退一万步说,宝玉若无颦儿,又钟情于她,又便如何?——她是名贵闺秀,她是明礼之人,矜持高傲的本性,清醒冷静的理智,要她如何表白?更不可能越轨!——于是,她的爱情之花,发芽了,含苞了,但随即调令;于是她的一念凡心,刚刚点燃,便又冷却,泯灭了。

没有机会,更没有勇气。

茅盾在《题〈红楼梦〉画页》组诗的《赠梅》中写道:“坐破蒲团终彻悟,红梅折罢暗**。”

一个“暗”字,后面加上**二字,顿时令人心生,“柔肠寸断”的痛感!

俗的,不够彻底——爱了,徒劳奈何?!

纵然给了一个秦钟——也要小智能敢于逃跑,跑去人海茫茫中,寻找情郎。

纵然给了一个杨过——也要小龙女走出古墓,走入纷繁乱世中,追随爱人。

有时候,真要把“凡心”坚持到底,真要让“俗念”称心如愿——也需要一种勇气!再加上一点运气,这就是幸福了。——可惜,妙玉,又差了一点点。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真正敢爱的,真正无悔的,又有几人?

扬州靖氏藏本有脂砚斋眉批说,妙玉后来是流落到“瓜州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妙玉的悲惨结局,可想而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贾府抄家,妙玉遭劫,被卖被辱,苟且偷生!

到最后,就不是什么——俗不俗的问题了。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最后那妙玉之心——不堪设想了。

玉碎沉塘。

不俗之心,俗心,俱亡也——怕是行尸走肉的,无心之人了。

写到此,再也无言了。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