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储君之争(13)
作者:金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66

第二天早朝时,朱元璋早早就端坐在金銮殿上,群臣鱼贯而入文左武右排好班,拜伏在阶下,三呼万岁!

朱元璋俯视阶下群臣,说道:“众卿平身吧,朕今天旧话重提,你们对册立储君之事有何见解,不妨都说出来听听,此乃君国大事不能不慎之又慎,你们可以畅所欲言,说错了朕也不怪罪你们,你们谁先说说?”

看到皇上今天如此心平气和,阶下官员们顿时轻松起来,可他们却是你瞅瞅我,我看看你,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就是没人出头说话。 ( 手、打。吧更新超快)过去这些人在殿上都以丞相马首是瞻,可自胡惟庸一案以后,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丞相一职,自此满朝中群臣无首。

等了半天也没人启奏,朱元璋面色渐渐沉了下来,不悦地哼了一声,大臣们顿时停止议论安静了下来。朱元璋语气有些森冷地开口了,他说:“朕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只是让你们说说看法,并没有让你们定夺,看你们那猥琐的样子,真是让朕失望,失望至极!如果你们都没有什么人反对,朕就按自己的主意定了。”

话音刚落,已故太子一边的人全都慌了手脚,翰林学士刘三吾给自己鼓了鼓勇气,出班奏道:“万岁,微臣有本启奏!”

朱元璋有些嫌恶地看看他,语气不善,说道:“罗嗦什么,有什么话你就说吧,要是说得不好朕绝不饶你!”

看到皇上盛怒,刘三吾吓得更是胆战心惊!扑通跪倒以额触地,奏道:“皇上,恕老臣斗胆直言,臣,赞同凉国公蓝玉所说,为保我大明江山千秋永固,理应按照宗法律例和历朝先例册立皇嫡孙朱允?为储君。臣常闻名不正则言不顺,君不正则国难将兴,恳请万岁恩准老臣之所请。”

刘三吾奏完,太子府原有的一班旧臣和蓝玉手下的心腹武将也都出班随声附和,朱元璋看到满朝中有将近一半的朝臣赞同。剩下的大臣不言不动,心中也在犹豫?有的大臣看着在朝堂上舞蹈扬尘的太子旧党,和蓝玉心腹武将互相配合竭力排斥燕王,他们想出来说话,可是看到横眉冷目的蓝玉,这些人欲言又止,吓得退了回去。

朱元璋在金殿上走来走去,他举棋不定,实在很难下决心,想了很久还没拿定主意的他,突然步下金殿拂袖而去!扔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大臣独自走了!

立谁为储君?这件事儿在朱元璋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几天来魂牵梦绕困扰着他?遍想前朝立储事例和教训,渐渐的他觉得蓝玉和刘三吾等人说得也似乎有些道理,孙儿朱允?虽懦弱可他毕竟是已故太子的嫡子,此刻他年龄还小,可以慢慢调教,他会好起来的,毕竟他身上流的是我的血。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朱元璋逐渐改变了心意,把对朱允?的担心放到了一边,当即决定册封朱允?为储君。

几天后的早朝上,朱元璋颁下谕旨:册封朱允?为储君、皇太孙!

本章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