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雁门关
作者:宅男一个      更新:2019-12-12 04:48      字数:2448

第243章:雁门关

对宋祖鹤的判断,李绩心里非常认同,可以说,想的简直一模一样。

可是,对宋祖鹤的厌恶,好吧,是宋祖鹤对他的羞辱,却依旧无法释怀。

让本都督,堂堂国公,大唐名将,喊你老大。

还让你的马崽冷嘲热讽。

最后,还给老子来了一句,不稀罕!

臭不要脸,还不稀罕本都督,谁稀罕你啊!

眼瞅着一帮小屁孩,又把宋祖鹤当成了精神领袖,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

沉吟了沉吟,突然道:

“宋家小子,既然王文泉还想靠着晋王往上爬,那我们又何必连夜去雁门呢?”

李绩这话虽然听着很有道理。

是啊!人家王文泉还想和晋王结交结交,而且也没给突厥通风报信,你跑什么啊?

可细细一品,这话就有点抬杠了。

至少,宋祖鹤的感觉是这样。

不跑,不跑你李绩非拉着大家回旧城干嘛啊!

怎么不在那吃了再走啊?

你怎么不住下,和王文泉好好聊聊人生啊?

一样的事,你跑得,我宋祖鹤跑不得?

噢!你跑是伟大光荣正确,我跑就是胆小怯懦无能啊?

把脸一板,竖起一根手指头。

“第一,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此处离突厥太近,就算王文泉不说,我们来的消息,也会很快传到他们耳朵里。所以,呆不得;

第二,王文泉不傻,也不蠢,相反他还很精明,只是精明的有些过了头。他想抱住晋王的大腿往上爬,也做好了卖晋王的准备,看起来是在待价而沽,其实,是在犯傻。

我若是他,要嘛劝说晋王离开,而后亲带兵马护送到此。要嘛直接给突厥送信,把晋王当成见面礼送给突厥,也好图个前程。

可他不,他啥都没干,只是在那算计,怎么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是当忠臣好,还是当叛徒好。

更可悲的是,被我们瞧出了端倪,他自己却不知晓,还在那做着当忠臣的梦。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掉以轻心,要防止他突然明白过来。

虽然我不相信他有这么高的智商,可为人处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须知,晋王能给他的,无论如何,也没有把晋王送给突厥得到的多呀。

所以,我才会让大家别在马邑逗留,赶紧回师雁门。而后掉过头来,抚慰王文泉。

如此一来,既可以断了他投降突厥的想法,又可以确保晋王无虞。”

“妙!”

李纲听了,连连鼓掌。

“此以退为进之计用的好啊!”

小屁孩们见李纲都鼓掌了,老铁又在旁边看着,哪里还敢闲着,一起拍起了巴掌。

“好好好,就该放王文泉鸽子。”

“那厮獐头鼠目,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早看出他有问题了!”

李绩气的,一个劲磨牙。

丫丫个呸的。

明明是怕人家跑来收拾你们,这才连夜卷铺盖滚蛋,被你们一说,楞成了锦囊妙计,成了挽救王文泉的功臣。

现在的孩子,咋就那么不要脸呢?

可是,不能争了。

突厥过来,需要多久,他心里跟明镜一样。

除非王文泉老老实实在马邑犯傻,不然,突厥的大军就已经出动了。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手一挥:“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本都督就不多说什么了。”

扭头,朝随行的亲兵道:

“传我军令,全军不要停留,直奔雁门关。”

.............

自从宋祖鹤去了马邑,宋华的心就没在肚子里呆过。

没事了,就跑城头朝北看,生怕儿子有意外。

手下的兵马就更不消说了,人不卸甲马不卸鞍,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全关上下,都是一副随时准备着,冲到关外死磕突厥的模样。

宋华熬了两天,也没见北边有啥动静,眼瞅着就要到了午夜时分,正想回去睡会,突然看见,北边出现了一条火龙。

作为一个带兵的将领,不用细看,宋华就知道,那条火龙不是走水,而是一只军队。

心‘咯噔’一声往下一沉。

什么情况?

怎么会有兵马来。

莫非,是儿子回来了?

再一想,不对啊!

儿子走的时候,说的明白。

去采矿,一时半会回不来。

要不是他们,那会是谁呢!

急忙让传令兵,通知兵马准备战斗。

自己却站在城墙,死死盯着那条火龙,想看看他们到底要去何处。

看了一会,看明白了。

越来越近,分明就是朝雁门关来的。

算算距离,再有小半个时辰,那支队伍就会来到关外。

正在那考虑,该不该派出探马,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扭头一瞅,自己的兵马已纷纷来到了城头。

见自己的马崽来了,宋华不由得松了口气。

虽然不敢确定,来的是谁,可从火龙的长短上看,来的人马,充其量也就两三千人。

对雁门关防御能力,宋华还是有信心的。

雁门关,地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向来以"险"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近年来,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军于铁裹门设立关城,戍卒防守。

整个关城,随山势而建,周长十里。

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

围城以外还筑有三道大石墙和二十五道小石墙。

东西两关,用石砌长城相连,每隔一百二十步,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

比起其它关隘,坚固了不知道多少。

靠外面这点人,想打雁门关,那不是冒险,是找不自在。

待到安排着兵丁站好了位置,那条火龙已快到了关下,虽看不清面孔,可大旗上写的大字,却已隐约可见。

宋华仔细一瞅,分明就是个‘李’字。

待到近了,这才看清,为首一将不是别人,正是两天前刚刚离开的,并州大都督李绩。

一看来的是自己人,宋华连忙名下手下将士收了弓箭,趴在女儿墙上高声喊道:

“下面来的,可是英国公!”

李绩恼啊!

想揍人,特别想揍宋祖鹤。

你说你们几个,来的时候,咋呼的比谁都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丫丫的一听突厥有可能来,把那马车赶的比马都快。

有可能而已,你们至于嘛!

害的本都督连头盔都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