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给他点希望
作者:宅男一个      更新:2019-12-12 04:48      字数:2379

第242章:给他点希望

在城外凑活一宿,程处亮等人倒是真没啥意见。

都凑活了一路了,不差这一晚上。

纷纷点头答应。

李绩一言不发,挂着一脸的幸灾乐祸,站在一边悠哉乐哉的看着那帮小屁孩。

打定了主意,想试试这帮人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宋祖鹤很懊恼,甚至,对李绩还有一丝幽怨。

好好地,往前走那五十里地干嘛。

到了旧城,一边收拾房子,一边让王文泉过来见面多好。

晋王和大都督那么大老远的从太原来了,让他跑五十里地还小不了他啊。

非得打个来回,天晚了不说,人都累得吐舌头了。

就这本事,还千古名将!可拉倒吧!

可是,又隐隐觉得不对。

徐茂公可能是后人给他吹的。

大破突厥,灭高句丽,那可是载入史册的啊!

那么伟大的人物,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不能吧?

该不会,是这个死老头子故意折腾大家吧!

眼朝李绩一瞄。

表情有点耐人寻味啊!

心徒然一动。

旧城不停,直奔新城。

一共说了没几句话,一甩袖子抬腿就走,自始至终,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难道.......

“老铁,咱们不在城外过夜,连夜回雁门。我爹是那里的守将,晚点也会给开门。”

神马?

小屁孩们走了一天,累的舌头都吐出来了。

一听还要赶路,立时便炸了锅。

连李纲这么铁的粉,都捋着胡子直撇嘴。

李绩眼睛一亮,别有深意的打量了打量宋祖鹤。冷冷道。

“为何?”

为何?

还有比你更明白的呀!

在这给我装。

宋祖鹤腹诽了一句,眼睛朝新城方向瞄了过去。

“此处地处边陲,敌我势力混杂,晋王过来的消息,难免传入突厥。一个不巧,这会他们已经知道了。

若是突厥派出兵马,绕过新城直取旧城,咱们人困马乏,又没城池可以依托,如何迎敌啊?”

李绩先是一怔,而后,脸上露出一丝欣赏。一闪即逝的那种。

“新旧两城,相隔也就五十里路,若是突厥绕城而来,本都督可率精骑挡他一阵,待新城救兵一到,与本都督内外夹击,突厥必败。”

宋祖鹤撇了撇嘴。

这算考老师吗?

你丫的明明知道这地方不能呆,跟老子唱的什么反调啊!

“英国公,新城一共千余人马,守城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出城迎敌了。”

手往南一指:“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雁门关呢。”而后,冲着李绩眨了眨眼睛:“再说了,你自始至终,都没相信过王校尉,怎么可能指望他和你前后夹击呢?”

李绩抬了抬眼皮:“一派胡言,本都督何曾怀疑过王校尉了?”语气很厌烦,脸上,却没流露出什么不快。

宋祖鹤脑袋一歪:“相信,干嘛旧城不停直奔新城啊?干嘛谈完就走不肯久留啊?你这分明是不想给他留送信的时间。”

朝李绩走近一步,抬手揉了揉鼻子:“我说英国公,你也够坏的,仗着自己对突厥熟悉,能把时间拿捏死,就拉着晋王来回的溜达。你就不怕有什么意外?”

服了!

李绩真服了。

他没想到,宋祖鹤居然把事看的这么清楚。

当然了,仅仅如此,还谈不上个服字。

关键是,对方只是个娃娃。

这个年纪,就有这种见识,不服不行啊!

轻轻点了点头。

“宋公子之言,极有道理。那王文泉虽是我大唐的将官,可此处地处边陲,难免会与突厥有些交往,若是已经勾结突厥生了二心,唉!人心难测,不可不防。

咱们若只是路过,自然不用去做什么,甚至连招呼都不用打。可是,你们要常驻此处,本都督又不能老在这呆着,这才动了试一试王校尉的心思。”

宋祖鹤吧嗒了吧嗒眼:“那结果如何呢?”

李绩也吧嗒了吧嗒眼:“你先说。”

老狐狸,怪不得你能活那么久呢。

宋祖鹤腹诽了一句,而后道:“首鼠两端,靠不住。”

李绩斜着瞟了瞟宋祖鹤:“何以见得?”

宋祖鹤两手一摊:“明摆着嘛,几乎所有人听说晋王要来马邑,都是苦苦相劝。为了这事,我爹差点没把我打死。”目光不善的看了看李绩:“我说英国公,我那顿胖揍,不会是拜你所赐吧!”

李绩面皮一红,脸色有些尴尬。脑袋却摇的飞快:“不是,不是!是令尊大人自己察觉出,此事你是主谋,故而.......”

一瞅李绩的模样,宋祖鹤知道,这丫的没说实话。

还我爹察觉出我是主谋。

一屋子人,除了王爷就是都督,最不济的,也是国公之后,主谋你们?

我爹啥时候这么看得起我了呀!

正想编排李绩两句,李绩却抢一般的先开了口:“先谈正事先谈正事。”

宋祖鹤摸了摸屁股。

疼啊!

娘摁着,爹打的。

又摸了摸大腿内侧。

这是摁着自己的时候,娘忙里偷闲,掐的。

怨毒的看了看李绩。

你丫的,给我等着。

早晚,扎你几签子。

对了,李绩有儿子吗?闺女也行啊.......

一边在心里发狠,一边缓缓说道:“王文泉和别人不一样,见咱们的时候很热情,却没有提醒咱们,此地不可久留,本就有点蹊跷。后来,又要留咱们吃饭,还拉着你的衣角不让走,这就有点过了。”

李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宋公子所言,倒也有些道理,王文泉确有可疑之处,只是,你为何说他是首鼠两端呢?”

宋祖鹤撇了撇嘴巴。

“因为我们在这里啊!他若是投靠了突厥,恐怕咱们走到半路突厥就追上来了。

我猜,王文泉是想在酒席之间谈谈口风,看看能不能抱住晋王的大腿。若是能,万事皆休,若是不能,只怕酒未喝完,突厥的骑兵就赶到了城下了。”

李恪等人听了,冷不丁的打了激灵。

往上一围:“老铁,那么玄吗?”

宋祖鹤耸了耸肩膀,把目光朝李纲投了过去。

“若不是李大人说了那句,常驻旧城,只怕那顿饭,咱们就非吃不可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咱们还是连夜返回雁门关的好!至于那个王文泉”

扭头看了看李恪:“戍边三年也不容易,不妨和他打打交道,给他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