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测绘水泵图
作者:齐九2019      更新:2019-11-16 15:52      字数:4489

二测绘水泵图

从厂部开会回来,吕洪波召集技术科里的人也开了个会,传达了厂部会议精神,几个年青人听说马上就要开始一场紧张的测绘工作,为新产品提供图纸,这是技术科组建以来,执行的第一个较大的新项目,个个精神振奋,都准备一试身手。

技术科设在厂办公楼的四楼。四楼共有九间办公室,技术科现占了一大四小共五间,其余的都还空着。处于最右边的二间是设计室,两间设计室里都是一样的摆设,靠墙的一边,面对面地摆放两张办公桌,桌上的绘图板,放在调成一定斜角支架上,绘图板上有可纵向移动的一字尺,还有可沿着一字尺横向移动三角板。绘图架旁还摆着几本工具书。

绘图桌对面靠墙有一文柜,是装常用技术资料用的。吕洪波与两位大专毕业的技术员,分别在这两间办公室里工作。

绘图室左面的是描晒图室,也有两张办公桌相对靠栊摆着,桌面上平放着绘图板,绘图板旁有碳素墨水瓶及插在另一空瓶中的描图笔。绘图板上只放有三角板。描图桌对面靠墙也放有一文柜,里面存放着描图纸和描图用品。

再过去与描图室相邻的是晒图室,里面安放着一台晒图机。

在描图室工作的是刚从技校毕业的两位姑娘,一个叫曹雪碧,一个叫谢桂兰。她俩都长得斯文恬静,心思细腻,又工于书法,是从这批新进厂的技校毕业的女生中,通过绘图知识和书法文字的测试,专门选拔出来的,因为描图工作需要心思细腻而又能书写仿宋体文字的女性。

还有一个大间作为资料室,它在设计室的对面,与这几间中间隔着一条过道。资料室放有几排文柜,用于存放产品图的底图及公用的技术资料。这些东西都归曹、谢俩位负责保管。

水泵样机从农机公司买来后,装配车间主任王子林派装配班长伍家驹把水泵分解开来,伍家驹又把分解后的零件清洗干净,并找来一大张塑料布,滩放在绘图室的地面上,将洗净后的零件按照装配的顺序摆放在上面,供技术员们测绘。

“谢谢啦,伍师傅。”吕洪波客气地送走了伍家驹。与他的两位助手夏清和龚文,开始了对拆开来的水泵零件的测绘。夏清毕业于省机械学院,龚文则是省轻工业学院机械系毕业的,两人同龄,都是二十岁,是继吕洪波之后,同时分配到向阳厂来的。

他们各自选取了一件零件,用游标卡尺测量着,并记下了测量后的尺寸,把这些按比例用铅笔一笔一笔地绘制在绘图纸上,按机械制图的规则,绘制出“三视图”。所谓“三视图”,就是指“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这是机械图的几个最基本的视图,它是从三个不同的视图方向来表达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可把零件的外形完善地表达出来。最后,根据各个部位的要求,在图上规范地标注出尺寸和允差,粗糙度符号及其他的一些技术要求。

零件图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简单的零件凭三视图就能表达清楚,几个小时就能搞定。复杂的零件象水泵壳、水泵座,还有一些从外表看不见的内部结构,光凭“三视图”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还需再画出它内部的剖视图或是局部剖视图,把它内部的形状和尺寸表达出来,有些零件上有着几十甚至上百个数据,都得悉心的一一量出并标注出来,才能完全交待清楚。

绘图是一件细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的粗心与马虎,务求精准。零件图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的,生产工人就是依据它来制造零件,如果出现错误,按照错误的图纸制造出来的零件,装配起来就会出错,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吕洪波先是与夏清他们一起画零件图,画了两张后,就开始在零件图的基础上,依照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画装配图。

装配图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是把组成一台机器的所有零件,按照它们的实际尺寸与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按比例地绘制在一张图纸内。在装配图中,不但要把自己生产的全部零件如实的画上去,还要将外购的标准件也要画上去,如轴承、螺栓、螺母,油封等都得按它们所处位置如实地画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的体现所有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才能算是一张完整的装配图。按照它的规定和要求制造出来的,才会是一台具备抽水功能的水泵。

这项繁复的工作耗费了技术员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一批零件图画好后,经过画图的夏清和龚文自己的审核,再经过吕洪波校对与批准,零件图送到了描图室。

描图是把描图纸用回形针卡夹在已经画好的白板图纸上,描图纸是半透明的,白板纸上画出的图形线条及数字和文字,透过描图纸清晰可见。她们的工作就是用櫵有碳素墨水的描图笔,配合着三角板,把白板纸上的直线描到描图纸上,用园或曲线板描出圆和曲线。

曹雪碧比谢桂兰略显丰腴高挑,她戴着干净的袖套,大而明徹的眼眸注视着图纸,细腻而修长的手指拨动三角板,把它与底图上的线条仔细对齐,另一只手,手指拿着蘸有碳素墨水的描图笔,沿着三角板一笔一笔的描着。

谢桂兰戴着一付轻度白框的近视眼镜,配着她清秀的眉目,白晰的皮肤,更是显得优雅。她俩静下心来,用心的描绘着,将下面图纸上的线条,分清粗细,原原本本地一笔不挪地描在描图纸上,最后再填写文字与数字,文字和数字则不能按原文照描,要按照机械制图的规则,书写成工整的仿宋体。这一来是让生产工人能清楚的识别,二来也使得整个图面,显得正规和庄重。

图形描好后,还要经过绘图者对描好的图再次校对与审核,以清除描图的错误,最后经过技术负责人的批准。无误后各自在图纸的责任栏内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接下来便是晒图。将晒图机打开,晒图机内有一根长长的灯管,射出很强的光亮,几根长长的滚筒,滚筒间绕有输送带,被一个小型电机驱动着缓慢地转动,滚筒带着绕在它上面的输送带,缓缓地移动着。将描了图的描图纸,叠放在晒图纸的感光面上,一起送入缓缓移动的输送带间,图纸被输送带卷入晒图机,随着输送带绕着灯管走了一圈,被强光照射后,又从后面送了出来。曹雪碧和谢桂兰,一个在晒图机前面,把描图纸贴放在晒图纸上送入输送带,一个在晒图机后面接着已晒过的图纸,并把描图纸从晒图纸上拿开。

晒图纸面上有感光材料,经强光照射后,描图纸上的图形线条被印在晒图纸上。但这时晒图纸上还是看不清图形与线条。后面还得再经过一道熏图的工序。

将从晒图机里出来的,已经感光后晒图纸,把它卷成园筒状,装入一个密封的熏桶内,熏桶的下部放有一小盆胺水,胺水散发出剌鼻的胺气,直达晒图纸的感光面上,经胺气熏过,感光面就会逐渐的起着反应。约八个小时后,打开桶盖,取出图纸,晒图纸的感光面,就全部变成了浅兰色,经描图笔画出的图形线条及文字因为顔色深,则是深兰色,深兰的线条及文字在浅兰色的图面上清晰可见。所谓“兰图”就是这样出来的。

第一批兰图出来后,接下来第二批零件图及装配图也都陆续测绘完毕,并紧跟着描晒出来了。

技术科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经过近半个月的日夜加班,付出了心血与脑力,终于把水泵的全套图纸拿出来了。吕洪波把一叠完整的兰图,摆在在厂部调度会的会议桌上。黎厂长与翟科长在会议室召开了生产调度会,安排布署水泵的试产工作。

黎春凯首先说:“水泵是当前农村农田灌溉急需的设备,县委要求我们尽快的生产出来,支援农业生产。现在技术科的同志,日夜加班,已经拿出了全套图纸。图纸出来了,以后就要看我们的了。吕科长建议先试产5台,等试产成功,一切顺利之后,再作批量生产。水泵的结构要比打稻机复杂,精度更比打稻机高,希望各单位一定要重视,打好水泵试产这一仗。”

接着兰图分发到各个车间。翟科长说:“技术科将兰图拿出来了,大家先看一下,熟悉一下。我估计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必然还存在着许多具体的工艺问题,可能还会要做一些工装夹具,由于技术科人力有限,一时难以解决。这些工艺上的问题,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希望各车间回去后,把一些需要做工装模具的零件,分派给那些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付,发挥他们的作用,由他们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可能要快些,效果会更好些。当然,需要画图的,还是可以找吕科长邦忙。”

吕洪波接着说:“翟科长说的对。工艺和工装的事,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人,没有实践经验,一时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能搞出最切合实际,最适用的工艺装备出来。请各位主任将需要做工装的零件,落实到有关的工人师傅头上。如果他们需要画图,只管来找技术科。”

会上各车间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翟科长都作了纪录,对能解决的问题,当场就作了答复,一时不能解决的,以后再商议解决。最后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尽快的完成这五台水泵的试产。

这次会议之后,向阳厂上上下下都动员了起来,为水泵能顺利的批量投产在忙录着。

生产科长翟树敏,三十多岁,身材干练,相貌朴实,只念过小学。他原本是木器社的一位木工师傅,因为工作踏实,技艺精湛,被肖长贵发展为党员,后来又被推举为木器社的副社长。木器社并入向阳厂后,仝支书与黎厂长委任他担任生产科长,负责全厂的生产调度工作。他是个木匠,一辈子只干过木工,对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很是生疏,心中没数。对这项新的工作,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犯难。

由一个普通的木工,干到木器社的副社长,这一不同寻常的经历,说明他曾是一个勤奋好学,手艺精进的人,也养成了讲求实际的作风和强烈的事业心,这些品德使他在新岗位面前没有畏难止步,他决心迎接挑战,干好这项工作。他曾是一位精细的木匠,有着木匠的思路和实干精神,他想:咱木匠是做家具的,一套家具也是由许多小件拼拢组合而成,做成每一个小件,也都要经过锯断,斧劈,精刨,凿孔这些工序才能完成。这些与做机械零件是相似的,与做成一台机器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个是木料,一个是钢铁。只不过机器的结构要比一般的家具要要复杂多了。

强烈的责任心,让他不能辜负领导的委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想通这些道理后,他决心迎难而上,狠下功夫来适应这个新的工作。

黎春凯发现,他常从兜里拿出一本随身携带的一个小记事本在翻看,不禁有些好奇,“这是啥玩艺?给我看看。”便要了过来,翻开来一看,记事本的页面上,每行都写着水泵零件的图号和名称,在每一个零件名称的后面,又都画有一个如零件外形大体相似的简单图形,有些则仅仅是一个符号,这些玩艺究竟是什么,只有他自己才认得出,再后面是这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经过的车间和工序,都一一记录在上面。黎春凯看后,大为惊奇和赞尝,笑着对这位认真的助手,伸出大姆指赞许道:“好样的,翟老弟!”

翟树敏憨厚地笑了:“这不都是你逼出来的吗,水泵马上要生产了,要认识这些零件,搞清楚它们的生产流程,俺只能想出这苯办法来凑合。”。

凭着这些自创的玩艺儿,他快速的认识和记住了这些零件,熟记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走的工艺路线。在以后的工作中,他频繁地奔走在生产现场,时刻对照着笔记本,一遍又一遍地加深着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很快地认识了所有的零件,熟记了它们的名称,对所有零件的工艺流程,也是了如指掌。他终日里穿梭于各个车间,各道工序,奔忙在生产现场,了解产品的进度,进行生产调度。渐渐地,他终于成为一位合格的生产总调度,成了黎厂长在生产上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