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十三节 巧车大滑轮
作者:齐九2019      更新:2019-11-16 15:52      字数:5735

十三巧车大滑轮

几天后,铸造车间铸造的几种零件,也陆续运至机器车间,大师兄王德志把丝杆轴套装夹在c620车床上,与刘兰在加工着。联轴器与铜螺母则由二师兄伍育成与王新安在c618车床上加工。

大滑轮运来后,秦明刚与李育华的长丝杆也完成了。秦明刚与陈玉成把一件大滑轮抬上了车床,用四爪卡盘夹持,由陈玉成先加工滑轮的外园,端面及内孔。

对于园弧形零件的加工,车床的加工方法有几种,比如车床上用的摇手柄,是由一段凹形的圆弧和一段凸形的圆弧,平滑连接而成。车工车削时,双手同时操纵着车床横向和纵向进给手柄,通过双手密切地配合,让刀具走出一个这样的园弧轨迹出来,它要求车工有着熟练的基本功,才可以办到。又比如加工有园弧槽的零件,是直接把车刀刀头的刃口,刃磨成如槽的半径相同的园弧形,就可凭着园弧形的刃口,车出圆弧槽来,只要在磨刀时下足功夫就行。可这都是半径很小的园弧槽,一般在10毫米以内。

今天要加工的这个大滑轮,滑轮的外圆直径有600毫米,园弧槽的园弧半径是60毫米。对付它,原来的那些小儿科的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

对这个大滑轮的加工,秦明刚在车削长丝杆的时候,就抽空在琢磨着,有时连睡觉的时候也在想。几天后,他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条思路:“要车出半径为60的园弧槽,就是要求车刀在车削过程中,走出一个半径为60的园弧轨迹来,要车刀走出一个圆弧轨迹,把车刀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转盘上,让它随着转盘一起转,把车刀刀尖与圆盘中心的距离调整成60,那末车刀刀尖的运动轨迹,不就是一个半径为60的园弧了吗?”这条基本思路形成之后,又经过一番完善,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案在他的脑际中逐渐形成。

他首先问他的师父:“师父,咱车间新到的铣床能铣蜗轮吗?”

齐德顺说:“能呀,你要铣蜗轮干嘛?”

秦明刚兴奋的说:“能铣出蜗轮那就好办了。师傅,车大滑轮上的园弧槽,我想出了一个方案,你看行不?”

听说徒弟有了车大滑轮的方案,齐德顺很是惊奇,他知道他的这个徒弟,既然说出来了,就会有谱的,不会让他空喜欢一场。笑着问道:“什么方案,你说说看。”

秦明刚兴奋地说:“做一个大刀杆,刀杆上装一心轴,再把蜗轮装在心轴上,蜗轮可绕心轴转动,把车刀装在蜗轮上,用蜗杆来驱动蜗轮转动,车刀就会随着蜗轮转动,车刀刀尖就必然会走出一个标准的园弧轨迹来。把车刀尖与蜗轮中心的距离调成60,那么半径为60的圆弧不就出来了吗?师父,你看行吗。”

齐德顺听后,凝思了一会,眼中露出了欣喜,兴奋地说:“行呀,这个办法好。这样车出来的园弧,完全合乎要求!”

齐德顺没想到徒弟能想出这个方案出来,立即将这事说给徐主任听,徐主任听后也同样地兴奋,说:“明刚这孩子真聪明,竟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这下可把我们头痛了好几天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快,抓紧时间,帮助他尽快把这个刀杆做出来。”

在徐主任的支持下,秦明刚拿着自己画的草图,找了锻工的李友亮师傅,要他帮助锻造这把形状奇特的大刀杆,李友亮看了他的图纸,说道:“这是个啥刀杆呀,弯了两个弯,要锻出这玩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知道不容易,可再难的活,也难不住您老人家呀。”

“小子,你少给我戴高帽子。”

“可只能是这个怪样子了,还又等着急用。求你了。”

在这位他平时就看好的后生地央求下,老锻工还是答应了。与他的徒弟吴敏,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根大刀杆给锻了出来。秦明刚来拿刀杆的时候,见罢放在地上刀杆,惊喜地说:“对,就是这个样子!”

顾老头说:“小子哎!这次我可是把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

“谢谢,谢谢您老人家!”秦明刚连连鞠躬,高兴地拿走了刀杆。

然后把这刀杆交到铣床上,把所有用于安装的平面都按图铣了出来。

这时李育华前来接班,见车床停在那儿,装夹在车床上的大滑轮只车了外圆,端面和内孔,问陈玉成:“怎么停在这?明刚呢?”

“我师兄在铣床边。”

这时秦明刚正走过来,见了李育华,说道:“华哥,我准备做一把专用刀杆来车滑轮的圆弧。”接着把他的设想又跟师兄说了一遍。李育华听了也为师弟能想出这个办法高兴。说道:“好你个明刚,亏你想得出这个法子来,我也正为这事犯愁呢。”

秦明刚说:“华哥,专用刀杆上还有些零件要车,图我都画好了,育成师兄那台车床晚上空着,你今晚就他的车床上,把这上面的蜗轮的齿坯车好。徐主任已安排了好几个人加工刀杆上其它的零件,今晚都会加工出来。明天就可组装了。”

李育华说:“好。我一定完成!”

第二天,刀杆上的零件全部出来了,徐主任又特意委托钳工伍家驹师傅,帮着把刀杆组装成功。

伍家驹这两天看到摆在地上的几个大滑轮,知道这玩艺不好加工,徐主任与齐师傅正为这事犯难。当徐主任把刀杆交给他组装,说这刀杆就是用来加工这几个大傢伙用的,很乐意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凭着他精湛的钳工技术,配合着秦明刚,用了两天的时间把刀杆组装完成。

这是一个前端向下沉降后且有着一个圆形台阶的异形刀杆,刀杆的后端加工成长条四方形,被螺钉压紧在车床的刀架上。前端的圆形台阶上装有蜗轮,心轴从蜗轮的孔中穿入,用上面的台阶和下面的螺母,把蜗轮装在刀杆的台阶上,蜗轮可绕心轴转动。蜗轮上方一侧装有一个刀夹,刀夹内用螺钉装卡了一把较短的车刀。车刀刀尖与蜗轮中心的距离已精确地调整为60毫米。

在刀杆的侧后面,装有两个支座,一根蜗杆轴装在两个支座间,中间的蜗杆螺纹与蜗轮的轮齿相互啮合。蜗杆轴的尾端有一个小型的摇把。

用手转动摇把,使蜗杆旋转驱动蜗轮在水平方向转动。装在蜗轮上的车刀,可随蜗轮一块,走出一个园弧轨迹来。

装夹在车床上的大滑轮,陈玉成早已车好了其它部位,只等车园弧槽了。秦明刚把刀架上的异形刀杆移动过来,使刀杆的蜗轮中心与欲加工园弧的中心对齐,固定了大拖板。然后启动了车床,大滑轮低速缓慢地转动着,再摇动蜗杆尾端的摇把,驱动车刀按圆弧轨迹进刀。

当车刀接触到工件时,车刀轻快地切削起来,发出“吱吱”的清脆的响声,切下的碎条状的铁屑纷纷晒落在地下。车床每转一圈,秦明刚便摇动一下手把,让车刀依着圆弧轨迹慢慢地进给,他站在车床旁,一点点地摇动着手把,仔细地观看着切削的情况,听着那“吱吱”音响,车削很是顺利,碎断的铁屑纷纷落下。不一会,工件上已出现了一段精确的圆弧面。看着这些,他心头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伍家驹和陈玉成也陪着站在一旁,观看着切削的情况,脸上也都露着掀喜。一个多小时后,第一刀车完了,原有铸造的粗糙表面,基本被车去,形成一个粗略的圆弧面,车完第二刀,铸造毛坯全部车去,滑轮上已被车出一个标准的园弧槽来。秦明刚停下车床,用王德志给他的直径为120毫米的园弧样板检查园弧,园弧样板与新车出来的园弧面完全吻合。接着又用大卡钳,测量园弧槽底部的直径,根据测量的结果,又横向进刀继续车了下去,车了两刀后,园弧底部直径达到了图纸要求的尺寸。一个完全合格的园弧槽大滑轮,缷下了车床。伍家驹拿着园弧样板,走到滑轮前,蹲下身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语气肯定地说:“行!往下加工吧。”

秦明刚与陈玉成又把第二个滑轮毛坯抬上了车床。李育华和段桂芳上班后,秦明刚已把第二个滑轮的外圆和端面加工完毕,只等车圆弧槽了。为了向师兄交待新刀杆的使用,他推迟了下班的时间,把刀杆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后,再把手摇摇把的工作交待给李育华,李育华接手操作了一会,又要段桂芳来操作,段桂芳接手后,一点点地摇着摇把,看着切屑被纷纷切下,滑轮上出现的一段园弧,听着那“吃吃”的音响,不由地夸赞着站在一旁的秦明刚:“明刚,这个办法真好。姐太佩服你了。”

秦明刚听了,心里很是受用,说道:“我也高兴。事情办成了,心里特别的轻松。”

伍育成加工的铜螺母,材料是铸造锡青铜,锡青铜的硬度不高,切屑是碎断的,对车床来说,锡青铜是一种易加工材料。

伍育成把工件装夹并校正后,对王新安说:“新安,你先粗车着,我去砂轮房磨刀。”王新安答应一声接手开始了粗车。

车削梯形螺纹的螺母,一般是把小型刀头装在刀杆前端的小方孔内车削。伍育成在砂轮房精心地刃磨着小型刀头,刀头很短,刃磨时更容易发热烫手,要频繁地将刀头置于水中冷却,当然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两条切削刃的30度夹角和其它角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刃磨与修正,终于把内螺纹车刀磨好了。

这时王新安已将铜螺母的粗车工序完成。伍育成将刀杆装在车床的刀架上,把磨好的刀头装在刀杆前方的方孔内。把车床的手柄调整为车12毫米螺距的位置,选择了低速,开始车削内螺纹。王新安在一旁专注地看着。

尽管铸铜材料较软,切屑是碎断的,排屑不是问题,但因为刀杆较为细长,要深入孔内切削,刚性还是不足的,所以进刀深度也不能太大,经过多次反复进刀切削后,粗车完成。

精车主要是修光牙形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的宽度也达到6个毫米,只能选用微量的进刀和较低的转速,以保证刀杆切削的稳定性,得到光洁的螺纹表面。伍育成耐心地一刀一刀地切削着,两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了内螺纹精车工序。

内螺纹车完,主要的难度大的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精车螺母的外园及外园上的一段普通螺纹。伍育成熟练地,三下五除二地也就搞定了。两个螺母并排放在检验台上,金黄透亮。

王德志与刘兰加工的丝杆支承座也早已完成。

几天后秦明刚和李育华的六个大滑轮也相继完成。

刘学冬与邢丽也通过氧气切割,将钢板切割出四个大块和许多的小块,又把这些小块放在铣床上加工了,使它们的高度一致,以保证闸门两面平行,终于把两个闸门组焊出来了。

农业局副局长一行三人,接到厂里的电话后开着汽车前来提货,两位厂领导也陪同客人一起来到车间。他们看着摆放在场地上和挂在架子上的零件,欣喜地露出了笑容。那位技术员仔细地察看着每个零件,很是满意地对两位厂领导说:“可以呀,不错。这丝杆,这螺母都车的很漂亮,质量上乘。这大滑轮的园弧槽也很规范,我记得你们一开始对这个园弧槽,不是很为难的吗?一定是想了很多办法吧?这两个闸门上的焊缝也平整漂亮,工作量也相当的大,不错!确实是费了很大的功夫。一个县级的机械厂,能干出这样水平的活儿来,不容易呀。”

农业局副局长也感慨地说:“看来县委决定在本县兴办一座机械厂,是个完全正确的决策,机械工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恰如其份,必不可少。有了这个部门,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他接着又对二位厂领导说:“仝支书,黎厂长,这次如果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要搞定这一大堆钢铁玩艺儿,不知要费多大的周折呢。真得好好地谢谢你们呀。”

黎春凯客气地说:“那里,那里,不用谢。正如你所说,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干这些活是我们机械厂义不容辞的事。”

仝光富接着说:“这是我们县里一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建设,是关乎着万亩农田旱涝保收的大好事。我们能为这事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尽的义务,那敢再图一个谢字。”

农业局长坚持说:“二位不要再谦虚了,我不但要谢谢二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更要谢谢所有参与制造的工人师付们,他们能把这一大堆玩艺儿加工出来,而且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平,一定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的。确实让我由衷的钦佩。”

水库负责人也接着说:“我也代表高山乡的农民,对贵厂的大力支援表示感谢。有了这些个零件,闸门很快就能装好了,水库也能储水了,明年就能见效益了。今后我们就可旱涝保收了。”

这时农业局的技术员又插进来说:“说到闸门安装的事,我又想到,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情,靠高山乡的农民也是难以完成的。这又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活,没有一定的起重知识,没有一定的工程安装经验是不行的。仝支书,黎厂长,能不能再派两名有经验的钳工师傅,帮忙把这项工程最后的工作完成呢。”

听技术员这样说,局长也赞同地说:“对。派两们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来指导,这样就更安全,更完美了。仝支书,黎厂长,你们看呢?”

黎厂长听了用目光询问着仝支书,仝支书慷慨地笑着,当场表态说:“好吧。咱就好事做到底,送佛到西天吧!”

黎厂长跟站在一旁的徐轩说:“徐主任,就从你车间选派两位经验丰富的钳工去吧。”

“行!这事只有才敏与家驹才能胜任,就让他俩去吧。”徐轩也痛快地答应了。

“太好了!两位厂领导,各位师傅们,你们确实为农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替农友们先谢谢你们啦!”农业局副局长兴奋地说。

说完黎厂长招呼大家一起帮忙,把所有的零件抬上了汽车。三位提货的与两位厂领导一一握手,挥手与众人道别。梁才敏与伍家驹也接受了任务,提着工具箱乘车一同去了高山乡。

送走客人之后,黎春凯回头问齐德顺:“听说这几个大滑轮,是你的徒弟想办法车出来的。”

齐德顺说:“是的。是秦明刚想的办法。”转身指着摆在工具柜上的专用刀杆,对黎春凯说:“这就是他设计的车园弧专用刀杆。”

黎春凯仔细地看了会大刀杆,说:“不错,把车刀装在可以转动的蜗轮上,利用蜗轮的转动轨迹来车园弧,这绝对会是一个很标准的园弧了。”他又用手摇动着蜗杆后端精致的小摇把,蜗杆就驱动着蜗轮慢慢转动。不禁点头说:“不错,这小伙子行,爱动脑子,聪明。一个转正不久的一级工,能设计出这么一套精巧的机构出来,不简单。”接着又回忆着说:“记得他进厂那天,我见他那文静的模样,就有些喜欢他,当时他怯生生地,鼓着勇气对我说,我想学技术,请相信我,我一定会干得很出色的。现在果然如此了。他人呢?”

齐德顺说:“他今天上晚班。”

仝光富也饶有兴趣地看了这把刀杆,赞许地点头说:“不错,是个聪明的小伙子,爱动脑子,有事业心。像这样优秀的年青,一定得好好的培养!”。

半个月后,梁才敏和伍家驹从水库回来了。他俩与农业局技术员,密切配合,指导着当地的农民,有时候也亲自动手,把水库闸门安装完毕并通过了试运行,闸门在电机的驱动下,上下运行自如,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告诉两位领导说:“水库闸门试运行那天,场面非常热烈,很多农友前来观看,个个面带欣喜,看得出,修建这座水库,确实是当地的一件大好事,大喜事。现在,水库已开始蓄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