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陛下允准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2808

凌云到了京城,皇帝还在病中,就接见了他。但是他的一句话竟然就是借用皇帝的锦衣卫办事。

对于这个要求,崇祯还是很出乎意料的,而且对于锦衣卫,眼前的这个兵部侍郎一向都是很深恶痛绝的,怎么现在却忽然找上门来,要锦衣卫帮助了。

他不带明白凌云到底是个什么心思,但是他要尽量的满足凌云,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人,虽然骨子里有那种桀骜不驯,却是的确是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忠臣,对于这一点,崇祯还是自信自己是没有看走眼的。

崇祯问道:“爱卿何以现在对锦衣卫这样的感兴趣了,我倒是记得,你和朕曾经对此约法三章,说是如果身边发现了锦衣卫的话,可以不必请旨便要斩杀,当时朕还是应允了你的,现在你倒要改变主意了。”

凌云回答说:“臣早就知道,锦衣卫的势力之盘根错节,触角之庞大,是任何一个部院衙门都无法比拟的。臣在盛京能够逃离,也是因为那位火烈鸟老兄的帮助,这一次,我不得不借助锦衣卫的力量去做这件事了。还请皇上允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这个一向以来都很张狂的兵部侍郎忽然之间这样的谦虚了起来,崇祯还是很好奇的。因为凌云手底下有一支他自己一手组建,并且带出来身经百战屡建奇勋的小部队,白龙卫队。正是因为如此,凌云才有了狂的资本,这是他的战功和他的部队支撑。只要他不拥兵自重藐视皇帝,崇祯是允许他如此的。

不过他忽然谦虚起来的,倒是有点让人不太适应了。崇祯看凌云一脸的严肃,也正色问道:“那爱卿说一说,你到底要锦衣卫做些什么呢。”

凌云顿首说:“皇上可对范文程这个人了解吗。”

对于范文程,崇祯不可谓知之甚多,但是基本上的了解还是有的。这个人不过在大明是一个举人,但到了清朝那边就成为了大学士,被皇太极所倚重。且相当的给力,帮助清廷制定了官制,改革了风俗。促进了战斗力。最后被封为大学士。

但是这个人和凌云有什么关系呢,按说凌云只不过是潜入盛京这几天,也没有真正的做了些什么。

凌云说:“陛下,臣以前只知道范文程是投敌无节,但是却不知道,他的脸皮是如此的厚,也如此的没有做人的底线,这个人必然是一个很危险的人物,必须要尽早的除掉。不然的话,此人阴谋诡计不穷,必然是对大明的一个严重的威胁。”

说完就把内线传来的关于范文程如何处理自己老婆和多铎的事情给详细的说了一遍。这话听的崇祯也直摇头。心说这个世界上怎么还就有这样的没有什么廉耻的人呢。人要是真到了没有廉耻的地步,还真的就可以做到天下无敌了。

虽然还没有和凌云一样,只从这一点就断定范文程是个危险的人物,但是已经可以想见的是,凌云对这个人已经下了这个论断,并且来到这里藻溪密陈此事,此事就必然是靠谱的。

并没有很多想什么,崇祯就已经决定了,答应凌云的要求,让锦衣卫全力配合凌云的调用。

他对门口喊道:“来人。”

进来的人正是刚刚出去的,凌云并不熟悉却实际上掌握了内宫大权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王承恩进来问道:“不知道皇上召唤老奴何事?。”

崇祯说道:“马上召锦衣卫指挥使孙好友前来见朕。”

王承恩答应了一声,连忙出去安排了。凌云心里有点疑惑,觉得有点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虽然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名字听起来相当的喜感,叫孙好友,好像是和谁都能自来的成为好朋友一样。

但是好像是之前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是这个名字。崇祯看出来了他的疑惑,说道:“之前的指挥使已经调任南京守备了,这个孙好友是北镇抚司佥事,朕看他勤谨,当差也算是不错,新近几个月提拔了他。”

凌云点点头,没有说话。一时之间,君臣倒是有些无语,不知道说些什么。其实凌云在上司面前,并非是一个健谈的人。而崇祯,本身每天都累的不行,连和老婆睡觉都没有多少时间,和臣子们说话自然更是少一句算一句的。

不过好在崇祯自己化解了这个尴尬,他告诉凌云,自己要先休息一会,让凌云也自便就好。

过了大概有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锦衣卫现任的指挥使孙好友奉命来到。王承恩通传过后,他jinru殿内叩头。

崇祯叫他起来说话,不过这一次没有凌云刚才的待遇,没有赐绣墩。就这么站着说吧先。

孙好友也不知道皇帝这么晚了召见自己有什么事情,这个位置可不好干,本来是镇抚司佥事,说白了就是个管理锦衣卫监狱的四品官,如今倒是不错,成为了三品官,但是也就随时的处在了风口浪尖上面。

锦衣卫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足以让人侧目的,更何况是锦衣卫指挥使,不知道有多少人自来的就盯着,甚至有多少人自来的就恨着。如果做好了这个差事,自然是前途无量的。但是只要有一步走错,那就是万劫不复。

崇祯终于说道:“这位是兵部右侍郎凌云,从现在开始一个月内,你的锦衣卫要听从他的指挥调用。”

人的名字树的影子,凌云这个名字,已经不止一次被孙好友从各处听别人提到过了。本以为是个三头六臂的人物,没想到却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不说是其貌不扬,但至少没有传说中那么凶神恶煞的,倒是透出了几分书卷气来。

不过这倒也是难说的,陕西的孙传庭,以及西北的卢象升,都算的上是书生了,但是打起仗来也是一百个的不含糊,不能小瞧书生啊。

皇上这么说了,自己就遵旨便是了。别说是一个月内服从指挥,就算是把自己的这个职务让出去,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反正本来自己是个进士出身,做锦衣卫都是一个很机缘巧合之下的事情,却不料想一步步的竟然做到了指挥使。

不过这个孙好友还算得上是一个很靠谱的人,在他的管理之下,锦衣卫基本上不会制造冤狱,对于诏狱的管理也是很人性化的。一般来说,进士出身的人如果到了锦衣卫,会从两个极端,一个是很好的人,一个是十恶不赦的人,好在孙大人算得上是前者。

两个人在殿内出来,孙好友说:“久闻凌大人您的威名,朝野上下无不知晓,下官一向也无缘相见,如果大人不弃的话,就到在下家里小住一晚如何。”

凌云说道:“孙大人客气了,您是正三品,我也是正三品,您在我这里不必太过于谦虚,不然的话也让人家说我凌云不懂得规矩,在同僚面前张狂。你可不知道,现在还不晓得有多少御史言官的眼睛盯着我,想让我老凌出丑呢。”

想了想又说:“孙大人盛情,本不该推辞,不过您是锦衣卫指挥,我是兵部侍郎,又是驻节在外的领兵将官,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人误会,授人以柄。我还是先回潞河驿歇宿,明天一早,我到衙门里去找你。”

孙好友知道,凌云这话也不是有心的推辞不给面子,也的确是这样。锦衣卫指挥使和外官将领都是一个很敏感的位置,不能不谨慎小心。既然如此的话,他也就不再坚持了。两人都互相拱手,相约来日再见。

等凌云回到潞河驿的时候,已经天色很晚了,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准备睡下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

毕竟还没有和孙好友说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这件事到底对于锦衣卫来说有没有难度,孙好友会不会真的执行自己的命令。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应对还没有到来的明天,最好的方式就是美美的先睡一觉,这就是凌云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