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君臣释疑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38

御用监太监柳叶飞一直管着一个没有物品没啥油水的仓库,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出差的机会,他总得大捞一笔孝敬才是,没想到这个凌云竟然这么的不上道,在外面别人敬你是巡抚大人,可是你这个巡抚大人在咱家的眼里,算个什么。

对于御用监大人的想法,凌云根本就没走心,他只是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忽然招他入京。这是一个很大的忌讳,在战事紧急的时候,忽然招前敌大将前去面圣,这是做了连敌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毕竟作为边将,抗旨是一个大忌讳,前面的袁崇焕和贺人龙,都是个例子,尤其是贺人龙,这个被变民军一直视为最大仇敌的贺疯子,就这么被崇祯干掉了。但是没办法,军官就算是再能打,战场之上不服从命令的,也是浮云。

凌云的计划是,马上出发,马上回来。他打点行装就要上路,眼见没有什么外快可拿了,柳公公决定启发一下凌大人。

“凌大人,咱家来的匆忙,刚才是宣旨,现在咱家给凌大人见礼了。”柳公公很客气,他希望凌云也跟他客气一下,你哪怕拿个百八十两的,也像是那么回事。不至于弄的太过于寒酸。

可惜凌云完全没有领会意图,他只是说:“公公远途辛苦,下官马上要进京述职,就不多留公公了。容日后相见,再好好招待公公。”

这个油盐不进不解风情的巡抚,可实在是把公公给气坏了,他连连暗自咬牙,心说,姓凌的,算你够狠,你够光棍。你要是不怕咱家在皇上面前说什么,咱们就走着瞧。

想着,他也很有礼貌的和凌云道别,带着自己的人就回了。他比凌云的速度还快,因为他马上就要赶回去告状。

果然,崇祯见到风尘仆仆的柳叶飞,连忙抚慰道:“你也辛苦了,难为你跑这一趟。凌云现在在哪里?”

柳叶飞眼中含泪,哽咽着说:“奴才前去传旨,可那凌云桀骜不驯,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让奴才不要随便干预。还说太监妄议军事是死罪,要砍杀奴才。奴才好说歹说,他才答应回京面圣。不过把奴才给打了一顿。”

崇祯本来是有些多疑的性格,莫非这个凌云也是恃宠而骄,又是一员骄兵悍将吗。他怎么敢随便殴打朝廷排出去的传旨太监,这样做岂不是等同于谋反吗。想到这里,崇祯本不信,说道:“柳叶飞,你这大胆的奴才,定然是你索贿不成,诬陷边将。你可知道,凌云是朕亲自简拔的巡抚。这是我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在外屡建功勋,你岂可挑拨离间!”

这一句话似乎正打在腰眼上,柳叶飞心头一震,心说好厉害的皇上,一眼就看穿了事情的真相。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他只有一句话抗到底,一条路走到黑了。

他脱掉了自己的外衣,跪下磕头说:“皇上请看,这就是凌云责打所致。奴才虽然只是个太监,但是也是皇宫内侍,外官怎么可以轻易的责打。奴才不怕皮肉之苦,这是外官在羞辱皇上啊!”

崇祯看到这个太监的后背果然是一片青红色的印记,有的地方还正在往外渗血,他开始有点将信将疑了。想了一下说道:“你下去吧,先去养伤,不久朕就会有旨意给你。”

柳叶飞下去了,崇祯有点不适应他刚才说的话,难道凌云这个小将,真的是少年新进,就有点得意忘形了。肆意的责打宫内的太监,这岂不是真的和皇帝唱对台戏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要对他给予钳制了,如果让他继续掌握兵权并一直做大的话,很可能对皇权都是一种威胁了。

其实,崇祯是一个聪明绝顶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个多疑的皇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明已经到了这样的情况了,如果崇祯不多疑,再像他的哥哥天启那样对谁都放任自流的话,大明这比买卖也肯定会很早就关门歇业了。

晚间,凌云到达了潞河驿,天色已晚了。他就没有再进宫,就在潞河驿住下了。当天晚上,却接到了宫里的紧急通知,说皇帝宣见凌大人。并且特意交代,让凌大人自己进宫,不要带随从。

这个命令十分的无厘头,因为凌云孤身一人进京,这一次他一个亲兵护卫都没有带。而且他对自己的大半夜接到召见的命令也很摸不到头脑。

他匆忙换上了官服就跟着来人去了,确实,崇祯在等待他。

这是一项比较特殊的礼遇,除了内阁大臣之外,像凌云这种外官加侍郎衔的级别,还没有夜间召见的先例。但越是如此,凌云就越发的不明白。

这时候,已经到了殿内了,凌云连忙免冠磕头,口称微臣凌云奉旨面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说:“爱卿平身吧,赐座。”

凌云在旁边坐下,然后说:“不知道皇上夤夜招微臣进宫来,是有何事吩咐?”

本来一直到现在他都是一头雾水的,在前线打的人脑子都快出来狗脑子了,怎么还有这个闲工夫和皇上来扯闲篇。

但是崇祯接下来的话,直接让他更加的懵逼了。皇上笑着说:“凌爱卿,朕急招你入京,是见你在前面十分的辛苦,所以想给你个恩典。朕准备传命吏部,给你加右都御史衔,你还回保定吧。军事方面的事情,就由孙俊卿再做安排!”

这话一出口,凌云当时就火了。什么,这个时候要临阵换将,你把我弄到这里来,不就是为了京城防务的问题吗。我现在这个时候回保定去干什么,如果你信不过我,你干嘛这么大费周章。

凌云本来就很郁闷了,但是他却不能和身为皇帝的崇祯发火。想来想去,凌云连忙叩头说道:“既然皇上给了臣一个恩典,臣就斗胆向皇上再讨一个恩典了。请皇上一点俯允。”

对于这个眼前的小将,崇祯一向还是爱护有加的,毕竟到了这个份上,大明王朝已经虽然说不上是风雨飘摇,却也真正是缺兵少将了,内忧外患,朝廷上还大搞党争,这一切都足够让他焦头烂额的。所以,他想让凌云消停一会,却不想让他彻底消停。

暂时夺了他的兵权,让他冷静一下吧。这样至少不会因为少年新进太过于骄傲,惹出什么来。但是凌云一路血战,也算是劳苦功高的,所以这一次他想要提一个要求,崇祯自然是要答应的。

因此崇祯连说:“爱卿当说无妨,朕肯定会恩准的。”

凌云说:“臣虽然年轻,但从军两年已经多逢恶战,身有多处疾病。臣想和皇上讨个恩典,请允许臣辞去本兼各职,臣要回乡修养。请皇上准许。如果日后臣能恢复,那么余生还愿为皇上再效犬马之劳。”

说完之后,凌云等待着皇帝的答复。崇祯想过他会提什么要求,但是没有想到他会直接要求辞官。这仅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以二十多岁的年龄就已经做到了巡抚的位置。

要是放在别人的话,恐怕已经是抱着入阁拜相的心思了。做官的心正是旺盛的时候,怎么能够想到急流勇退呢。这是因为恐怕自己会因为功劳太大。引发了朝臣嫉妒和主上的猜疑罢了。

崇祯在一瞬间就什么都明白了,有这样心思的一个年轻人,是怎么也不会做出恃宠而骄殴打太监的事情的。这是一个太懂得保全自己的人了。

肯定不能允许他的辞官要求的,而且既然已经明白了,那就不能再让他受委屈了。崇祯连忙上前去,把跪在地上的凌云给搀扶起来。

说道:“朕何尝不担心爱卿的身体,可现在正是这个时候,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朕是一刻一时也离不了爱卿的。”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进来,叩头说道:“内阁转来了蒙古军报,请皇上过目。”

这正是凌云当时给皇帝写的作战报告,因为一些原因的迟误,到现在才被崇祯看到,崇祯接过来看过以后,也觉得热血沸腾的。他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凌云。

崇祯是个好面子的皇帝,但也是个知错就改的皇帝,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他对凌云说:“爱卿领兵在外,朝廷言官的确颇多物议。朕也有了些许疑心,再加上有人进谗,是朕错怪爱卿了。”

凌云连忙说:“皇上您言重了,您是九五之尊,臣仅仅是一个小卒,被提拨于涂泥之中,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了封疆大吏。这天高地厚之恩,是臣一辈子都报答不了。臣上奏请辞,也是不想让君父有忧虑。一切都听皇上的吩咐。”

刚刚还一头雾水的崇祯,此刻已经早就明白了。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是一个完全能值得托付的。

他有这样的将领和疆臣,才能安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