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五回 接风
作者:天雨未下      更新:2020-04-17 02:53      字数:2811

这日,黛玉正在屋内描花样子,忽仆人传报:“二舅老爷并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进京给太妃拜寿,正在门外下车。”

因太后近日身子不好,瑞王夫妇隔三岔五要进宫侍疾,太妃早定了生辰那天只家人聚在一块吃个饭便罢,不好大肆铺张。

二舅老爷和姨太太远在金陵,怎的这时巴巴的进京祝寿来了?虽有所疑惑,黛玉还是换衣整仪,快步出屋,刚到院门口,杜鹃也急匆匆过来,迎面碰到黛玉,忙行礼问好:“王妃吉祥,太妃家人已从东门进了,奴婢特来接王妃过去乐善堂。”

太妃正面榻上独坐,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瑞王在西边椅子上坐着。

黛玉问候太妃后在瑞王下首坐了,刚要开口,瑞王对她轻轻摇了摇头,黛玉忖度一会儿,跟着沉默起来。

一时浩浩荡荡进来一群人,领头的中年男子戴天鹅羢大帽、身穿莲青色直身,腰系同色大带,外罩秋香色氅衣,登着青缎厚底大红鞋。衣着都是时兴的颜色款式,可配色实在让人眼晕。

男子边上一妇人穿大红圆领袍,葱绿璎珞纹膝襕裙,倒还工整些。

众人跪拜行国礼,裕明黛玉早快走几步相扶,杜鹃在旁道:“太妃着众人免礼。”

太妃这时才站起身,走至人们近前,说道:“这是张二舅,这是你们姨妈。”

裕黛两人朝着对方行拜见长辈之礼,二舅姨妈皆不敢受,忙侧身躲开了。

姨妈见太妃只说了这句就打算走开,忙拉着一戴毡帽同穿莲青色直身的男人道:“这是鄙人外子奚光青,娘娘还未曾见过。”说完又拽出一个三四岁的小子,急道:“这是犬子,小名冬狗,冬狗,快叫太妃娘娘,王爷,王妃。”

小男孩怯怯地躲在妇人身后,只不说话。

太妃缓缓道:“小孩子家家的,以后再教就好。”又指着张大舅边上穿银红撒花小袄葱黄绫子棉裙的小丫头,笑问:“这是桉弟兄家的丫头?”

张二舅张桉瓮声瓮气地回道:“正是如烟丫头。”

张如烟低低地向三人问好。

张桉这才反应过来,一一向太妃并裕黛介绍众人,并酬献了人情土物。

早有人拿出备好的礼物,太妃这里给的是张如烟两匹妆花缎,一对金手镯,张桉儿子张灿和奚姨妈张柳的儿子奚冬狗各两匹织金锻,两个“岁岁平安”的小金锞子。

黛玉这里给张如烟两只金戒指,一对青玉镯,给张灿和奚冬狗各两个金项圈,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

喜得两家人鞠躬致谢不止。

喜鹊在门外说道:“禀太妃娘娘,潘典膳问晚饭在哪里摆?”

太妃道:“这大冷的天儿,懒得跑动,咱们娘几个跟我回长春斋,王爷就跟舅舅姨丈在乐善堂罢,这些仆役你一并安排好吃食。”

喜鹊应了一声,吩咐人去了。

太妃领着张桉夫人鲁舅妈为首的女眷及小孩子出了乐善堂大门,向西行,从乐平殿后面穿过,迎面一条长夹道。

进入夹道不远,就看到一座面南的大门,门外是一个篱笆围起来的小花园,因是冬季,只有几株梅花含苞待放。

里面是一座垂花门,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松鹤延年”照壁,转过照壁,就是五间大正房。额上有匾曰“长春斋”。

步入堂屋,早有小内监调开桌案,桌上碗碟也已摆放齐全,太妃和鲁舅妈奚姨妈一桌,张如烟自己单独一桌,张灿跟着奶嬷嬷和奚冬狗一块坐在另外的楠木小桌边。

每人身边围着三个丫头,捧盆的双膝跪下,高捧沐盆,在旁捧着巾帕的弯腰捧着,另一个上来与各人挽袖洗手。

内监们捧着盘菜盆汤鱼贯而入,松鸦孔雀早净了手按太妃的喜好摆设。

白鹭亲自执着拂尘,黛玉立于案旁,给太妃先夹了一筷子菜,待让张舅妈奚姨妈时,两人皆站起忙道“不敢”。

太妃道:“王妃连日伺候我和王爷,着实辛苦,先坐下喝口热汤解乏。”

黛玉才告了罪,在张如烟旁边坐下用饭。黄莺拿过筷子接着给太妃布让。

饭毕用完茶,太妃吩咐喜鹊:“你亲自带人把花园里韵华馆收拾出来,给舅太太一家住,妙华馆收拾给姨太太一家住。今年生日,不会大办,但既然亲戚们来了,就住下来,多年不见,多亲近亲近,”又命杜鹃传话范长史,给韵华馆妙华馆各拨两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四个嬷嬷,叫她们用心伺候,不可怠慢了。”

两人领命出屋不提。

奚姨妈刚开始见太妃要让她们住园子里头,以为这是疏远着亲人呢,给分配到花园角落里了,待听得给分了这么多使唤人手,就知这“花园”必定大得很,只看这顿午饭,多好吃没尝出来吧,但这大小一共才七个主子,倒要四五十个人伺候,可见太妃如今过着多么奢靡富足的好日子,她跟太妃可是亲姊妹,还能不照应些子?思及此,脸上越发笑得见眉不见眼。

相比之下,张舅妈就拘束多了,磕磕绊绊地跟太妃聊家常:“从四月下雨起,直到八月,接接连连的,竟没有大晴过几天儿,九月里一场大雹子,伤了大半粮食牲口。”

咽了下口水,悄悄看了看太妃并无愠色,又接着道:“城里的米铺面铺,也是接连赔钱,”奚姨妈也在旁不时插一句半句的,话里话外透着生意难做,日子艰苦之意。

黛玉在旁陪坐,面上一副关怀之状,实则百无聊赖,只好默默思索给太妃做的昭君套该用什么花样子,又想也该给外祖母做一个,一会儿要向黄莺姐姐请教下如今宫里新鲜花样了。如此这般,只管自己出神。

太妃瞥了她一眼,笑了笑,只由她去,其余人更不会多嘴提醒。

等黛玉醒过神来,日头都偏西了,那张舅妈也是越讲越流畅,茶都不知添了多少次了,仍不停歇,黛玉刚好听到“灿哥儿的姨娘”一句,才知道张舅妈只生了女儿如烟,灿哥儿乃她陪嫁丫头所生,养在跟前。

这时天冬过来传话道:“王爷已吩咐晚上在乐平殿给诸位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接风。”

乐平殿是王府后殿,用来招待贵客嘉宾的。

太妃知道这是瑞王给她做脸,虽对这些亲戚还是不冷不热的,到底领了这份情,眼里终于有了笑意,道:“难为王爷不嫌折腾,要我说,也不必分什么官客堂客,只需置办两大桌子,大家一屋里坐了,既热闹,又亲香。”

天冬过了一会儿来回:“王爷说太妃的法子妙的很,已安排妥当,命奴婢来迎。”

果然乐平殿堂屋摆了两张楠木桌案,只中间用屏风隔开,分男女坐下,不过喝酒叙情而已。

等用毕晚饭,太妃有些疲累,只说大家早些歇息,休养一阵,等天暖和了一块去撷芳园游玩,就坐轿回了长春斋。

李裕明让天冬麦冬带一行人去撷芳园,自己也洗漱一番回房睡觉了,感觉接待亲友比进行一天捶丸还累。

林黛玉虽也很疲倦,躺在潇湘院的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因张桉知道王妃也是姑苏人士,献上的土物中除了各色香珠,香袋,扇子,扇坠等物外,还有水银灌的十二生肖,两出虎丘山上捏的泥人儿的戏,都用匣子装着,摆放整齐。

黛玉见了她家乡之物,不禁触物伤情,因做了这劳什子王妃,无旨不得出京,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苏州一趟,对着的父母坟磕个头,回小时的住处走一走,看一看。

雨鹮今儿值夜,在暖阁听着黛玉抽抽噎噎地闷声哭啼,忍住不开口劝慰,知道这时说话反而会惹得她更伤心。

果然,黛玉哭着哭着,反而睡着了。只是第二天起来,眼睛已肿成桃子样,因今儿还要待客,众人又忙忙找东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