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清朝的第三次西征
作者:命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43

嘉庆22年(公元1817年),国无大事,经过十年休整的满清朝廷元气恢复不算,兵力在原有基础上又增20万。至此,满清屯全国兵达120万之多,嘉庆帝自以时机成熟,再次图谋广西,以昭彰中央朝廷之荣耀。

不过经过两次失败,嘉庆帝显然谨慎许多,在军机处的建议下,从驻防盛京、杭州、成都地区的三支满清部队里共调10万八旗子弟兵和30万绿营兵到广州防区,归广州将军僧临卿全局统辖。同时,军机处所有大臣共同保举二等武将哈德庆,率领本是环卫京城的禁旅八旗中的骁骑、火器、神机三营,前往协同助战。这三营可算是满清士兵中精锐之精锐,也是少有的全由满清八旗直系子弟组成的部队,对清王朝的忠心是排名第一的。

清兵在僧临卿将军的指挥下,分兵两路,一路25万大军由其手下第一副将黄体方带领开到湖南与广西接壤附近,另一路则由僧临卿亲自率领开到广东与广西交界的封开、郁南一带驻扎。来自京师的三营7万满清嫡系兵团,因是属于“协同”助战性质,所以并不受僧临卿的指挥,在哈德庆的指挥下暂时停驻在地跨广东广西两省的十万大山脚下的信宜、镇隆一代,动向不明。

广西各族临此大敌,也聚成一团,凡是健壮族人均拿起木棍刀叉,以应外敌,这般扩军也不够10万之数。而且这10万人中不到两万人参加过前两次的战斗,至于参加过正规训练的人就更少了。可以说,他们还从没有什么训练的习惯,拿起刀叉就是杀敌战士,赶走入侵者后,大多数又成为农夫、渔夫、樵夫和猎手。没有多少存粮的他们比不得满清,可养不起这么多“吃白饭”的。

让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士兵们去偷袭,或骚扰都还可以,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接触战,非要吃大亏不可。

前两次的胜利主要是策略的胜利,他们从来没和满清部队主力进行过一次的正面交锋,总是采取各种手段,打击他们,往往使清军不战自溃。不过如今情况大是不同,这次的清军有了前两次的教训,一定会加倍小心,若再偷袭、骚扰即使有效果,也不会很明显了;而且这次清军近60万大军有备而来,不是一点两点的小打击可以击溃的,不经过大规模的正规战是不可能将他们消灭的。

1818年,夏中旬,广西各族头人聚于南宁,讨论数日,尚没有任何好的计策。毕竟,在人数、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方面,敌我双方差距实在太大了。纵使孙武复生,孔明在世,面对此境,也会有计乏之感吧!

壮族头人阿德玛现年五十左右,个子不高,可一身肌肉块块垒起,看上去很是魁梧。他年轻时曾赤手大战一只白垩猛虎,最终将哪老虎给撕裂开来,真是“搏虎裂狮之勇者”。

阿德玛不单勇武过人,在族中也颇富智名。十年前两次大败清军的战役里,他参加了整个的策划过程,并且提出了不少的有益建议。当年作战主力之一的偷袭大队就是在他的直接指挥下,采用各种方法不间断的骚扰清军,使清军没有喘息的机会,一直处于疲惫状态,最后也是他们将当时的清军主帅挑逗的失去理智,一头栽入事先设好的圈套的。广西各族联军这才大败清军,取得第二次反满斗争的胜利。

不过现在的他面对敌我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局面,也是无计可施。将近60万正规军呀!再怎么笨蛋6个打一个总可以吧!此外还有,满清最精锐的骁骑、神机、火器三营7万之众!且不说那55万满汉蒙联合的军队,就是这7万,也不是广西可以应付的。

别人或许不知道火器营火枪大炮的威力,他可是见识过,哪大炮几炮打下来,就能将一座小山头给轰平罗!那威力绝不是他们可以对抗的!

“看来,这次清朝是要来真的了!”他在房间里不停的来回走动着,显示出内心的烦躁不安。

他的两个儿子垂着手,站在一边。面对强敌压境,长子郝戚同父亲一样烦躁,不过心态不同。这时见向来稳重多智的父亲,全没往日气度,嚷嚷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做甚!大不了一死耳!”

阿德玛瞪了眼郝戚,这家伙张的就跟他当年一模一样,可脑袋里却少了根筋,喝道:“什么混帐话!要我们壮族人死是这么容易的么?”

次子郝枫见大哥还似不服,暗暗的拉了拉他的衣角。郝戚对这个弟弟倒是极为佩服,便将快要出口的话,吞了回去。

“不知父亲大人,意欲何为?”

阿德玛奇怪的看着郝枫,见他一幅气定神闲,丝毫不见忧愁模样,莫非已有破敌妙计在胸不成?“枫,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