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广西壮族
作者:命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84

广西位处中华版图最西,下临北部湾,不仅与国内四省交界,和越南也有上百里的边界线,民族组成错综复杂。

柳州以北多聚瑶族各部,如恭瑶、富瑶、金瑶聚在东北部;都瑶、巴瑶、大瑶聚在西北。另外在瑶族各部之间还穿插着一些少数民族,如环江毛南族、罗山什老族、融水苗族、三江侗族。

而以南宁为中心的壮族自古以来便生长在这片广袤的多山多水的土地上,在组成中华的56个民族里,除了汉族就数他们的人数最多。

满清在占领这片土地初期,在汉人大臣的建议下,采取以“夷”治“夷”之策,保持了当地原有的头人管理制,允许他们拥有8000人的族兵。

这是当时天下极为少有的几只不受满清控制的军队中的一支。这支部队只听命于自己的头人,如果需要,他们会为了族人与清兵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与蒙古人的军队是不一样的。

满清共有24旗军队,满、蒙、汉各八旗。蒙八旗是当时除了满八旗外,最大的军事武装。当年清兵入关时,作为左翼的蒙八旗为满族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满清第一大走狗。假若蒙人先祖英雄成吉思汗地下有知,当年横行欧亚两大陆的英雄民族如今竟落到如此地步,定要爬起来暴走一趟,再死一回。

清军一统全国后,着手扫平各地反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对广西的安抚政策。到了嘉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07年),满清入主中原以打数百年之久,又数十年无大战事,国政巩固,静极思动的嘉庆朝廷便想解散壮族这支不受自己控制的军队。为此,多次派出宣诏使,可不论说的怎样动听,壮族硬是抗旨不从。

嘉庆帝大为恼怒,先后出兵近5万人。可早已被中原江南这片人美物丰的大好山河磨尽锐气的满族,再不复两百年前入关时的威武。

不过万余的壮族士兵利用各种有利的地势,或偷袭,或歼灭,或骚扰,进退有度,攻守有法,硬是将五倍于己的清军打的狼狈不堪,四处逃窜。

在战斗的过程中,壮族青壮年男子踊跃加入本族的军队,这使的在战斗前仅有一万多点的壮族族兵在战斗快结束时,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达到了两万之数!

这实在是个奇迹,属于自由不灭的民族的奇迹!假若在满清入我中华时,人人如壮族义勇之士,何来四万万民族被几百万的民族征服屠杀之理?

广西境内和周边的其他民族因不堪如土匪般的清朝败退残兵的侵扰,纷纷组织各自的护族兵,给敢于前来劫掠的清兵迎头痛击。其中瑶族军队从无到有不过半月时间,就聚集了5000人马,前来要求加入者陆绎不绝。这也是广西镜内除壮族族兵外,最大的军事力量。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虽小,可战斗力却极强的部族武装也不可忽视。

什老族是他们最杰出的代表。什老族地处多山岭地带,居地周围野兽众多,族中男人多以打猎为生。他们在长期猎杀危险猛兽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身出手见血的搏杀技巧。不单身手敏捷,而且臂力强大,成年男子用的大都是150石以上的大弓,由100米外开弓,其箭尤可穿透三寸木板,至于准确度更是不用说了。在丛林中神出鬼没的他们一直是缠绕在清军头上的噩梦,谁也不知道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底有没有他们的存在,若有,又有多少;当然清军更不知道恶魔的箭何时会飞过来,会从那里飞来,目标到底是谁!

另外还有水族的水鬼部队,他们专门选择在敌人过河时,从水底发动进攻。

嘉庆帝在八旗军第一次西征失败后,大为震怒。次年,再次调集一支15万人的满、蒙、汉三族联军前去征剿。结果在广西各族相互配合下,被打的大败而回。来时威风凛凛的15万大军,活着回去的不过万余。

至此地步,广西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满族的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省份。满清所分派过来的那些官员,或杀或逃,广西真正完全的由各族头人自己管理自己。

朝廷先后两次西征广西,实际损失八旗兵约6万,绿营兵约12万,占满清全国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当时满清共拥有25万八旗兵,70万绿营兵,不到100百万之数的,而且还分布在1000多万平方公里(听到这个数字,各位读者不用笑话我不懂地理,我国在经过19世纪末的割地又租地的瘦身运动后,方才会是今天的900来万平方土地的。在沙俄没有大规模扩展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的。)的广袤土地上。

这么重大的损失让满清武力为之一虚,加上各种各样的发对势力都有蠢蠢欲动之态,嘉庆帝在权衡利弊后,也只得压下立即再讨伐广西的念头。

广西地处偏远,一没多少贡赋,二是极难治理,丢之也不损国之根本。为那样没有价值的地方空耗兵力,置国家根本于危难,实不是明君所为。

在现实利益面前,嘉庆帝倒不考虑两次西征失败,现又放任广西自立,会给其他民族带来怎样的提示,朝廷的脸面又往哪摆?

满清根本这时已出现动摇!大的暴风雨正在高空呼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