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私塾先生
作者:东海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40

“小嘛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那太阳晒,不怕那风雨刮”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背着五六岁的小女孩,迎着晨曦,踏着露水,一边走一边唱,小女孩也奶声奶气一句一句地跟着。

胡不凡兄妹在镇上私塾上学已经三个月了,唐风较为开放,小姑娘也有一块上私塾的。按胡不凡的年纪,其实已经入学晚了,很多像他这么大的已经入了县学。私塾位于洪家镇外边上,靠着河边,两排青砖筑造的瓦房。胡不凡跟免儿不在一间教室里,算是不同班级吧,放下免儿,叮嘱了几句,自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旁边有个很是秀丽的女孩递过来一叠纸,一支毛笔,一方砚台,“哎,给你的,拿着,今天先生要教书法了。”那女孩正是洪金凤,自从知道胡不凡在此进学以后,第二天她也跑了过来。本来洪家专门在家请了先生教儿子、女儿,这洪金凤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平时在家就爱舞枪弄棒,一拿起书就头痛,洪家两口子因为她是女孩也就摇摇头,随她去了。最近不知这丫头那根筋搭错了,专门和洪夫人撒了一趟娇,硬是吵着过来上学了。胡不凡对她自然不会讨厌,只不过老是接受人家女孩子的好意,是男人都会有点抹不开的。

不一会儿,这些学童都到了,年龄参差不奇,一时间课堂里叽叽喳喳热闹起来,胡不凡一下子又好象回到了小学时光。

突然,有人叫道:“别说了,高先生来了。”众人一听,顿时立刻安静下来,各自回到座位,作看书状。

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一根“竹杆”,好高的个子,大概一丈九尺还挂零,一进来差不多都快到顶着房梁了,人精瘦精瘦的,就如同个骨头架子,往脸上看,一张长长的马脸,光是马脸尚且罢了,这马脸还好象被人打过一拳,还是从侧面打的,整个脸从侧面凹了进去。

那“竹杆”走了进来,扫了一下众人,突然开口说道:“张宝儿,是你刚才在大喊大叫,昨天教的《孟子》那几章可曾读熟,先背来听听。”他一开口声音却是异常好听,低沉浑厚,极有韵味。张宝儿苦着脸道:“书先生,学生未曾背会,学生知错了。”“既然知错,那去外边背会再进来。其他人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孟子》。”

这位先生姓原本姓苏,后来自己改姓为书,因个子奇高,背后人们擅改其姓,都称其为“高”先生。这苏先生少有才名,年纪很小诗才就闻名乡里,他的诗清新脱俗,回味隽永,很为时人所传诵。他还有一件广为人知的风流韵事,据说有一位官家小姐读了他的诗,就得了乡思病了,他的诗里“清”“愁”“冷”等字眼很多,听起来是一位多愁善感的风流才子。那小姐日思夜想,病情日重,后来她的丫鬟一看不行,就想了个办法请苏先生过来,小姐躺在屏风后偷偷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小姐回到房里就把他的诗都烧了,从此不准人再提起他的诗,这苏先生长得实在是太难看了。因长相奇特,不能科举,所以这苏先生就干脆改姓为书,以书为姓,以书为妻,将来也以书为棺。

那苏先生打开书本摇头吟诵,让学生跟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瘟,不亦君子乎”这些胡不凡都读过,但特别喜欢那先生吟诵的味道,以前教自己的爷爷也这样吟诵,可怎么都觉得干巴巴的,那有这种韵味。他现在记忆力强,对这些文章可谓是手到擒来,但还有很多是要学习的,比如,下一堂课来了,书法。

胡不凡书法不错,小时候还得过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先生让大伙都写几个字让他看看基础怎样,胡不凡当下用最喜欢的黄庭坚的字体,,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八全大字。黄庭坚乃是后世北宋的书法大家,他的字长横长竖、大撇大捺,结构欹侧,不受羁束,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实乃是承前启后的丰碑式人物。

胡不凡自觉还算满意,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还算过得去,字很大程度上也看出手,他现在的这具身体的出手看小学课本上的提名就知道了,就现在的字还是凭着他以前的感觉。

高先生拿起他的字看了半天,沉默了半响,才叹了口气说:“年纪虽小,但志气可佳,这八个字,确是掷地有声,可惜天下事岂是我辈小民所能左右的,能真正当得起天下事的又有几人,很多人就如同你这字一样,你这字,唔,骨架虽好,但却力度不足,你这手还要在‘稳’字上多多下功夫,法度,唔,这法度”

胡不凡躬身道:“谢谢先生,学生以后定当好好习字。”高先生盯着他看了几眼,见他面容俊秀,不卑不亢,自有一股沉稳平和之气,心中一动,忽道:“你可愿跟我学习,看你这年纪有这笔法,也算不错了,今天晚上,你可来我书房,”胡不凡自然愿意,于是点头谢过。

私塾一般都放学很早,胡不凡牵着免儿就来到高先生的书房之外,先生就住在学堂里。胡不凡推开门,高先生却端坐在书房,手中正拿着胡不凡的字仔细观看,时不时地还眉头皱一下,仿佛有什么事想不通。见他进来,伸手让他坐下,免儿一见高先生不由地有些害怕,直往胡不凡身后躲,先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先生先行开口:“我看你这字颇有些怪异之处,笔法大胆,结体不羁,然又不失古意,法度森严,创此书之人,必为了不起的大家。可惜你笔力太嫩,着意摸仿其形,此一来,形不成意已失,如此下去,匠气只会越来越重,我看终身都不会有大成就。”顿了一顿又道:“我倒也有一法,须勤学苦练,你可愿意?”胡不凡知道晋书取韵,唐书取法,而后世的宋书取意,这高先生必然对法度十分看重,不过自己前世学书法以比赛为主,实在是很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于是点头:“学生定当好好听从先生教诲。”

高先生笑了笑,问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先问你,什么是书法?”“写字取法。”先生也不说话,铺开桌上宣纸,饱沾浓墨,提笔写下了一个“永”字,笔透纸背。“从明天开始,按我所教方法,每天写永字两个时辰,自行体会,直到我答案让我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