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 章 虔诚心感动上苍
作者:朱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0

龙夫人和秦可卿回到府里,把一应情况告诉了龙老爷和龙在天,父子俩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很是赞同。至此,龙家这个纠缠了几个月的问题,才算尘埃落定,也都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就是那观世音菩萨亦能满意——虽然秦可卿暂时还没有正式出家修行,但业已在空门诵经跪拜她老人家,这也算是皈依佛门了——净月师太这个主意既没有放弃“原则”,又掌握了办事的灵活性,臻至通权达变、四全其美的地步,真是妙极了。

事情定下来了,秦可卿回家探望父母,把此事前前后后的情况向二老禀明。秦老板夫妇舍不得女儿吃苦,一时难以接受;但经不住女儿再三化解劝慰,也就只得应允。

由于今年的十一月初一是秦可卿拜佛求子的日子,龙夫人特地指示老管家冯昌文做好准备,多发救济衣、多放救济粥,要确保没有穷人无棉衣过冬。对于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特困户,要送衣送粮上门,必要的话还要加送钱物;一定要让大家欢欢喜喜、温温饱饱的度过寒冬。

这龙府自从在龙显祖做官发达以来,就商量决定,每月朔望之日给穷人放粥、每年十一月朔日向穷人放衣;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一次停放过,也没有一次迟延过;深受江州城人民特别是劳苦大众的称颂和感戴。这次为秦可卿拜佛求子,又增添寒衣热粥,实在是功德无量,积善有余——就此德行,一定能够感动上苍赐给他们一个好儿子的。

且说到了十一月初一这一天,黎明时分龙府上下就忙活开了——根据龙夫人的安排,由大少奶奶赵淑娴带着四个伙计负责发放救济衣,由管家冯昌文带着四个伙计负责发放救济粥,要求做到有条不紊,人人放到。龙夫人则和龙在天、秦可卿、章采蝶一起去观音庵,这样兵分两路,各办各事。

早早吃过早饭,龙夫人带着龙少爷、二少奶奶和二少奶奶的贴身丫鬟章采蝶,一行四人来到观音庵,拜见了净月师太。龙夫人为龙在天和净月师太做了介绍,龙少爷上前向净月师太施礼致谢;净月还礼后,招呼大家坐下。按既定的方案,净月师太捧出准备好的一袭道衣和一大串念珠微笑道:

“秦可卿小姐,这是一百零八颗珠子的正宗念珠;一般的徒儿只是十八颗珠子的手珠,那叫罗汉珠。你嘛!是我的特殊徒弟,也就特殊对待了。”

“承蒙师太垂爱,我们感激不尽,有恩定当重谢。”龙夫人一边说一边从手袋里拿出三千大洋:“师太!这是先期的香资和可卿的伙食费以及对您老的一点谢意,请笑纳。”

“不可,不可,你们是积善人家,我们也是慈悲为怀,帮助做这点事情是应该的,怎可让老夫人如此破费呢?这个我断乎不会收的。”

“烦您费心,理应酬报。再说香资和可卿以及丫鬟的伙食都要花销的,总不能反扰吧。”

净月师太坚决不收,龙夫人执意奉送;两人推让再三,净月师太只得收下。

各事安排妥当,龙夫人吩咐章采蝶好好照应二少奶奶,嘱咐秦可卿要听从净月师太的教诲;又拜托净月师太多多关照可卿。净月师太满口应承,请龙夫人和龙少爷尽管放心,便让他们母子先回;并叮嘱龙少爷明天早上来接秦可卿回去。

龙夫人刚要挪步,又停下来朝秦可卿上下打量一番,不禁心头一酸,一把抱住秦可卿,眼泪也就泫然而下,一旁的龙在天也是泪水涔涔。好一个秦可卿却是强作笑颜,硬是把泪水往肚里咽,催促婆母和在天速回。净月师太面对此情此景,眼里也充满了泪花;但还是竭力控制住自己,半推半劝地将母子二人送出庵门。

净月师太转身回到后庵堂,让秦可卿穿衣戴珠,在观音菩萨面前三跪九叩、五体投地,举行了简单的入教仪式。秦可卿还默默地向观世音菩萨许下大愿,至于秦可卿许的什么愿,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接着,净月师太又给秦可卿教授了诵经拜佛的礼节、规矩和具体做法以及入门经典。并再三嘱咐秦可卿要心静心诚、心清心正、祛除杂念、虔诚则灵。秦可卿一一谨记,依法行事。

自此,秦可卿走上了拜佛求子的漫漫历程,这天是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一。

秦可卿和贴身丫鬟章采蝶每逢初一月半两次到观音庵诵经拜佛——龙在天每逢初一月半和初二、十六到观音庵接送秦可卿——每月初一月半秦可卿不在家时,龙在天就到赵淑娴那儿去“应卯”。这倒不是龙在天喜新厌旧,一心只与秦可卿好,忘了原配夫人;实在是赵淑娴以前所做的事情实在太过分,龙在天心中一时无法原谅她而已。

秦可卿本来就是一个贤惠端庄的好姑娘,这次又为龙家生子之事,平时天天在家拜佛求子,每月初一月半两次到观音庵拜佛诵经一昼夜,作出了莫大的付出,这是多么的高尚可贵呀!所以龙在天心中对秦可卿更有一种敬重、赞赏和愧疚之感。因而他就更加关心,更加体贴秦可卿——他主动承担一些保姆、丫鬟工作以外的活儿,秦可卿在家中拜佛他也在一边陪着;晚上祈祷结束,他把秦可卿扶到椅子上歇息,又去打来热水让秦可卿洗脸洗脚。有时章采蝶睡了,总是他亲自做好热腾腾的夜宵给秦可卿暖和身子。在夫妻生活方面也是尽情的施展床上功夫,尽量让秦可卿快乐满足。他兴致高了,秦可卿也就更来劲儿了,有时还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快感。两人都有一种不是新婚胜似新婚的感觉,小日子好像比以前更加幸福美满了。

由于龙在天锲而不舍,辛勤耕耘,一块久种无收的不毛之地终于接受了他的种子,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光绪三十三年仲春,秦可卿怀孕了。

这是天大的喜事!

这是爆炸性的新闻!

龙家梦寐以求的事儿成真了!

龙家两代人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这下子可喜坏了龙老爷、龙夫人和龙少爷,同时也忙坏了龙夫人和龙在天:

他们对秦可卿百般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要她做一点事儿。到观音庵拜佛也不让她跑一点路,来去都是黄包车放到门口;并有龙在天和章采蝶两人陪着,上车下车都是两人搀着,下跪拜佛都是两人扶着,生怕动作大了惊动胎气,简直像皇后怀了太子一样的尊贵。

在此必须说一说,今日秦可卿能够受孕怀胎,绝非诵经拜佛(拜观音)之功,只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这两档子的事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这拜佛陀,就是拜古印度的释加牟尼。佛教是释加牟尼创立的,在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现已广泛流传于东亚和南亚各国。这宗教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有完整的经典和理论,并已经形成了宗教哲学。它有其消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积极因素。

所以,正当的宗教活动是我国法律允许并加以保护的。但如果说诵经拜佛就可以怀孕生子,这就掺进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在那封建社会说说还可以,过去的人相信这些东西也情有可原;但在科学昌盛的今天,我们就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了。

这受孕是男女交媾的产物,是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二者结合后形成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种植在内膜上;尔后不断地分裂,产生出许许多多的细胞;再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直至形成胚胎。这就是受孕的全过程——它完全取决于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任何外力、“神力”对此都是无能为力的。

日月交替,昼夜轮回。时光一天天流逝,秦可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龙夫人的事儿也一天天多起来。这不?孕妇吃的、用的、洗的都要及时供给;即将出生婴儿的小衫小衣、小鞋小帽、小被子、小尿布以及煮毛米粥的糯米、染红蛋的鸡蛋等等,都要准备妥当——龙夫人忙得不可开交,但忙得高兴,忙得井井有条。

有孕就有生。就在时光老人跨步进入光绪三十四年元宵节的时候,龙府爆出特大喜讯:秦可卿喜得一子。

这一特大喜事乐坏了龙老爷、龙夫人和龙少爷,一家子抱着这个心肝宝贝,直乐得手舞足蹈,又是哭又是笑的。难怪啊!难得啊!龙家几代单传,传到龙在天手上却无男无子(姑且不谈江翠莲所生一子),差点儿断了龙家的香火。打从龙在天和秦可卿订婚之日起,龙老爷和龙夫人就盼望小俩口子早日生个儿子。盼呀盼呀就是盼不来,深明大义的秦可卿就决意去观音庵拜菩萨求子;如今梦想成真,送子观音真的送来了孙子,这怎能不高兴呢?

龙老爷洗手净面,点烛装香,感激上天佛恩浩荡,赐给龙家男丁,祈求菩萨保佑孩子长命百岁。龙夫人也在菩萨面前馨香祷祝,祈求菩萨保佑她的孙子无病无灾,健康成长;保佑龙家传承蕃衍多,子孙万代长。

喜得儿子的龙在天更是乐得整天合不拢嘴,和母亲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的忙个不停。什么送红蛋呀,送糖粥呀,送谢媒礼呀;办洗三酒呀,办满月酒呀,再办双满月酒呀,再办百露酒呀,龙在天都乐此不疲,越忙越来劲。

母子俩又按照秦可卿许下的“装修庙宇,重塑金身”的大愿,到观音庵叩拜了观音菩萨,拜谢了净月师太,捐赠了五千大洋作为装修庙宇,重塑金身的资金。一家子着着实实的忙了三四个月。这之中龙夫人的贴身丫鬟杨丽珠、秦可卿的贴身丫鬟章采蝶、老管家冯昌文以及睦邻好友许倩等人作了很大的贡献。

弄璋之庆甫定,龙在天就请父亲为“龙种”取个好名字。因是秦可卿虔诚拜佛,感动上天,是天老爷赏赐龙家的儿子,因此龙老爷给宝贝孙子取名为龙天赐。

秦可卿为龙家“求”得贵子以后,龙在天对她更是宠爱有加——他除了在书房读书,大多数时间都泡在秦可卿房里。

刚刚正式晋升人父的龙在天左抱爱子,右拥爱妾,春风得意,喜气洋洋!一切该办的大事都搞定以后,他便想到了自己的前程。

这个龙在天生得英俊潇洒、风采夺人,而且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在严父慈母的教导下饱读诗书,二十一岁(光绪二十二年)秋天进省城参加乡试,一跃中了举人,还差点儿点为解元。但因清廷,他不愿入仕,不想进京参加会试,很想弃笔另谋,但又举棋不定。

一日晚饭后,龙在天和秦可卿洗漱完毕,宽衣上床,龙在天以臂代枕,拥着爱妾,便把心中的想法告诉秦可卿,也是与之商量。

“可卿,以前朝中是慈禧执政,她专横独行又无能,先后决定、同意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专案》,与法国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又与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十一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等等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有识之士康有为从1888年起,曾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变法图强,抵御外国侵略,都未曾有个说法。

“一五年五月,康有为又联合在京会试的一千三百余名举人,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这一行动被人们称之为‘公车上书’。可是直到一八年春,皇上才决定施行变法,并任用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参与政事,且于六月十一日(阴历四月二十三日)颁布维新诏令。可是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极力反对,因此戊戍变法只坚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林旭等六人却被杀害。此后,直隶、山东两省边界地区出现反帝爱国武装‘义和团’,却被清政府血腥镇压。次年,山东朱红灯率部起义,又遭残酷镇压。光绪三十年,日俄爆发战争,却在我们中国土地上打仗,这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啊!而且,慈禧太后生活上也是骄奢淫逸、腐化堕落。她还长期着一个比她小37岁的英国埃蒙德·巴恪思爵士,供她日夜淫乐。你看这样昏庸无道的朝廷,还有什么值得效忠的?去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现在是那个软弱无能的溥仪执政,国家更没有希望了!因此我不想进京参加会试,当什么鸟官,你看行不行?”

“相公不想进京参加会试,就不要去嘛!有什么行不行的。”善解人意的秦可卿见丈夫不愿进京参加会考,不愿为官,不愿效忠无能的清朝政府,也就顺水推舟的宽慰丈夫。

“我不进京参加会试,人家会不会说我学识浅陋,胸无大志呢?”

“也许有人会有这种议论,但这是浅薄的说法。相公二十一岁就中了举人,还差点儿点为解元,才学渊博,有目共睹。而这参加不参加科考,并不能说明学识高不高;这愿不愿为官也不能说明有没有大志。古往今来,不参加科考、不愿为官,或是做官以后又辞官,而又能名垂青史的人并不罕见啊!”

“哦!这都有哪些人呀?你倒是说来我听听。”龙在天听得秦可卿这样的说法,心中顿觉释然;便又想借此考一考,逗一逗这位才貌双全的可人儿,试一试她肚里的墨水有多少。

“战国时代的屈原怀才不遇,但他运用那个时代新的文学语言,结合神话故事,创造出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体裁,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骚体’。

“东晋陶渊明,只做了八十几天小官,便隐退躬耕,却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田园诗。

“唐代的杜甫,知识渊博,却‘举进士不第’;便漫游各地,颠沛流离,历经磨难,后来成为‘诗圣’。

“南宋的辛弃疾虽然做过几次小官,也是屡官屡罢,仕途蹇仄;但他的词作颇多,其名垂青史的《稼轩长短句》发前人所未发,推动了南宋词风的进程,对后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明代李时珍,三次科考三次落第。后立志学医,爬山采药,二十七年后写出了名传千古的《本草纲目》和《濒湖脉学》等医药学巨著。

“清代的蒲松龄四次应试未中,至七十一岁才成贡生。后来开了个茶馆,每天眼看百人、耳听千事,日积月累,整理编纂成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其著作故称《聊斋志异》)流传于世。

“衮衮诸公,他们不都能名留青史吗?不都比做个什么五品官、六品官的强吗?”秦可卿说得有理有据,龙在天听得颔首微笑。

“还有那唐代诗人孟浩然、宋代词人陈人杰、吴文英、刘过等人,他们一辈子都不曾入仕,不也成为古今传诵的大名人么?

“还有那个不为斗米事权贵的李太白,不也名垂青史吗?

“还有那……”秦可卿很想多说一些古今不做官也能流芳百世的名人来劝导夫君,可却被龙在天打住了话头。

“哎呀!真想不到我的小可卿如此博学高见,出语不凡,让我刮目啊!但……但假如我真的投笔不考,以后做什么为宜呢?”刚刚释然的龙在天,很快又陷入弃文后做什么行当的深思。

“我们开个药房,悬壶济世怎么样?”秦可卿反应敏捷。

“开办药房?我们城里不是有好几家药房么?”

“那些药房规模都太小,药材也不全,又没有坐堂医生,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我们要开就开个大的;并配有医生坐诊,免费为穷人看病,那岂不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行行行!我们就开个大药房,请个医生坐诊,免费为穷人看病!可……可是我们对医药一窍不通啊!”

“不懂就学嘛,我们先请几个药师和一个坐堂医生,再找一些伙计,我们一边管理一边学习就是了。”

“好!遵照夫人的指示,我们就开个江州首屈一指的大药房。”龙在天为自己有这么一位如夫人,和如夫人想出的好主意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得到秦可卿的高妙指点,第二天早上龙在天便向母亲禀报了此事,又告诉赵淑娴听了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到江州府衙教育公署,面见父亲,向父亲龙青云禀告不再参加科考当官,准备投笔从商,开办药房,悬壶济世,望父亲能够体谅允准。

龙老爷听得儿子的一番话,先是一愣,觉得一个已经中了举的人,就此放弃功名,有些惋惜。但转念一想,清廷也确实无能,在这样的乱世为官,也没有多大的意思。既然儿子有心弃考从商,悬壶济世,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因此也就答应了龙在天的要求,并拿出重金,让儿子开办一个像样的大药房。

得到父亲的允准和支持,龙在天胆量更大了。他从教育公署出来,就上街物色店铺,经过几天的观察比较,最后在江州城龙蟠街上看中一所高大豪宅,便用现金买下。

有了房子,龙在天又四处走访,物色了一位精通医术,名叫柳文庐的中医为坐堂医生;又请了周敬斋、张鼎丞、钟汉卿三个药师;还找了以刘华东为主的七八个伙计;另外特别请了一个笃实能干的邱柏川(就是赵桐开“红光饭店”时雇的收款员)做账房先生,负责收银管账。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崛发,亦各因时。龙在天云程发轫,一生中最最辉煌鼎盛的时期正式开始了。

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十八,江州城龙蟠街上鼓乐喧天,鞭炮震耳——经过几个月的忙碌筹备,龙在天创办的“广济大药房”隆重开业。江州城各界的头面人物和龙府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前来道贺。还有前来看热闹的群众、买优惠药的百姓,人们挈儿携女,你推我攘,只见那头冠攒动、肩踵相接、人如潮涌、声如鼎沸,真的是热闹非凡。

这“广济大药房”座落在江州城龙蟠街正中,坐北朝南五间店面房临街一字排开;又高又大又宽敞,十分引人注目。

店铺中间的门楣上挂着刻有“广济大药房”的黑底金字的横匾;两旁的圆柱上是一副隶体对联。

那上联是

架上丹丸能济世,

下联是

壶中日月可回春

店铺中间的一间作为通道,后通大院前通大街;并在室内偏东的地方摆设一张医案,那是坐堂医生柳文庐老先生用的;又在偏西的地方摆设一张书桌,那是收银的邱柏川先生用的。

在通道两侧的圆柱上,是一副草书对联。

那上联是

春暖杏林花吐锦

下联是

泉流枯井水生香

通道东侧两间,是中药房,门上也有一副对联。

那上联是

药圃无凡草

下联是

松窗有秘方

中药房里陈列着一尘不染的红木柜台和立橱;柜台上算盘、戥子、扎绳、捣筒、包药纸等用物摆放有序;立橱上清一色带铜环的抽斗里都是干净、正宗的中药。

通道西侧两间是西药房,门上有一副对联更是令人景仰。

那上联是

但愿世间人无病

下联是

何愁架上药生尘

西药房内陈列着光亮鉴人的玻璃柜台和西药橱;西药橱上的药瓶、药盒,针剂等排列整齐;玻璃柜台内各种药品清爽亮净、错落有致,让人一看就有一种舒服的感觉。

因为那时西药不多,一些抗菌素类药还不曾流入中国(青霉素、链霉素等还不曾发明),就是一些酒精、碘酒、红汞、紫汞、雷弗奴尔、磺胺结晶、磺胺胍、阿托品、安乃近、胃痛片、消治龙、磺胺噻唑、磺胺嘧啶以及治疗虐疾的奎宁针和伤湿止痛膏等等,因此占地不大。所以就在西药房的西北角,用木板隔开一个小房间,这就是邱柏川的账房。

店面房后面是一大片用于晒药的大院子,大院北边从东到西一溜边是药材、药品仓库。大院的东侧是一排面西的房子,那是药师和伙计们的宿舍和厨房。大院的西边也有一排房子,那是中药加工间和值班室。加工间的大门上也有一副对联。

那上联是

独活灵芝草

下联是

当归何首乌

值班室的南端与店面房相接的地方开了一个侧门,这是进货用的;到了晚上,前面的店门关了,医生、药师、伙计以及账房先生等人也由此进出。

龙在天还在账房的北墙上向着大院开了一个窗子,这样既通风采光,也好看到大院里的情况。

龙在天的“广济大药房”在江州城可谓独占鳌头,加之他管理有方,始终恪守“以质为根,以诚为本。”的经营信条;又托龙老爷的威望,各界人士的捧场;“广济大药房”开业以后,声名鹊起,信誉极高,生意越做越广,规模越扩越大,钱也越聚越多。

有了钱以后的龙在天又在城里买下一所豪宅,开办了一个“永兴钱庄”,生意同样兴隆发达。

成者为爷,败者为狗。人们对事业有成的龙在天已经不喊他为龙少爷,而是尊称他为龙爷。“水涨船高”,龙爷的父亲龙青云也就被称之为老太爷了!

龙爷发迹以后,并没有飘飘然,更没有昏昏然,而是兢兢业业,临渊履薄,惨淡经营。而且一直发扬祖德,乐善好施,扶弱济贫——德助业旺,业凭德彰。三十几岁的龙在天声誉渐隆,如日中天,在江州城已具有很好的口碑和很高的威望;而且有声望日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