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平南大计
作者:红尘俗世蒙面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38

朱厚熜能听得出来,杨博这么说完全是发自内心,不是随口说出的阿谀奉承,想想自己这些年里一直在千夫所指中苦苦坚持,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遭受的种种磨难,就心安理得地坦然接受了杨博这样的赞誉,笑道:“朕身为皇朝帝君、万民君父,当然该为家国社稷、天下苍生做万世之谋。但要说是全仰赖朕一人之力,却未免言过其实了。朕非圣贤,更非神仙,套用百姓家的俗话来说,纵然浑身是铁,又能打得几颗钉?朕的决策固然重要,却少不了你们这些臣子忠勤王事、身体力行;更少不了我大明百万将士效死用命、保家卫国啊!好了,这样的话就不必再说了,你再说说别处。”

杨博将充作教鞭的玉如意从《皇舆万国图》上东北一带向下移动,最终指向了东南亚:“经蓟、辽两镇连年征剿,兀良哈三卫及东北土蛮各部均已远遁漠北极远之地,不复为患我大明边塞。自山东至浙直、福建、广东诸省的东南广袤海域,原本为倭寇长年祸乱,阻隔海路、袭掠沿海州县。经东海舰队数年征剿,如今已几近销声匿迹,些许残渣余孽蜗居海外孤岛,不敢再侵扰我大明万里海疆,亦不足为患。目下唯一可虑者,便是南洋那边的战事。上托皇上齐天洪福,下赖全军将士效死用命,我大明远征军旗开得胜,高拱、戚继光率东海舰队主力尽歼佛郎机舰队于苏比克湾,吕宋国认罪请降;汪宗翰率南路巡防分舰队南下满刺加,拔除佛郎机人巢穴,麓内柔佛王朝得以复国。如今两军分别驻守吕宋和满刺加休整,一俟海上风候转向,两军便可结束休整,分别由吕宋、满刺加扬帆西进,会师暹罗。略施惩戒之后,再挥师北上,问罪安南。据镇抚司密报,暹罗、安南两国并无强大水师可与我远征军争锋,这一情报已得诸多海商及侨居两国的大明百姓证实无误。南洋海上针路,又有诸多海商客旅行走多年,海情天候知之甚详。是故,臣与总参谋部其他同僚一致认定,远征军有九成以上的胜算,至迟不过明年年中,便可凯歌而还、献俘阙下。”

诚如杨博所分析的那样,除了北虏南倭之外,大明周边还没有什么势力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危。至于南洋平夷之战,大明远征军有两大作战任务,一是驱逐葡萄牙人势力,维护大明王朝在亚洲的势力范围。远征军在苏比克湾歼灭了葡萄牙舰队,又攻克了马六甲城,这一作战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二是惩戒吕宋、暹罗和安南等几个对大明王朝离心离德、杀戮大明侨胞的藩属之国。如今吕宋已经臣服,对于中南半岛两大强国暹罗和安南,由于大明王朝并无领土述求,也并不打算将其亡国灭种,按照总参谋部和远征军拟定的作战方略,远征军只需攻打他们的沿海各大港口、城市,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其服威认罪,并震慑其他藩属之国不敢再违逆天朝盛威。同时,根据皇上的圣谕,对于暹罗和安南这两个国家,大明王朝将要采取不同的处置之法——

暹罗原本是两个国家,一是湄公河上游的暹国,二是湄公河下游的罗斛国。元朝时期,两个国家都与中国修好,贡使不绝,交流频繁。至14世纪中叶,罗斛国势力日渐强大,吞并暹国,合为暹罗。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遣使入暹罗,通报大明取代元朝为中国之主,与暹罗确立封贡关系,约定三年一贡。明朝前期,暹罗对明朝的朝贡次数为各国之冠,贡品也最为丰富。由于明朝素来奉行“薄来厚往”的外交政策,藩属之国来朝进贡,都要馈赠丰厚的赏赐以怀柔远人,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加之仁宣以降,明朝历代皇帝都没有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那样的“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雄心壮志,因此,自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便不再遣使巡阅藩属之国,在东南亚一带更无军事存在,等若自动放松了对诸多藩属之国的控制。暹罗也就日渐背离中国,先是不如期朝贡,继而不遵明武宗正德皇帝命其出兵协助马六甲王国抗击葡萄牙侵略者的钦命,按兵不动,坐视马六甲王国被葡萄牙人灭亡。在这一次的南洋变乱中,又慑服于葡萄牙人的兵威,驱逐被贬谪到暹罗的大明藩王宗亲和侨居于此的大明百姓。好在他们还算心存顾虑,只是把大明藩王和百姓驱逐出境了事,并没有多造杀孽。为此,大明王朝决定对其略施薄惩。由于暹罗并不与大明接壤,且其国都曼谷距离沿海不足百里,远征军大军压境,势必能迫使其俯首请降,服威认罪。暹罗虽不与大明接壤,但其国都曼谷距离近海不足百里之遥,以远征军之海陆作战能力,完成这一近乎“耀兵异域、宣中华之国威”的任务绰绰有余,或许用不了三两个月便能结束军事行动。

至于安南,与中国的关系更要追溯到战国时期,从那时候起,便依附中国。秦朝设象郡,汉朝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唐初设安南都尉府,一直置于中央zf的直接统治之下。宋朝以后独立,历朝君主都接受中国册封为安南国王。明朝开国之初,该国陈朝君主陈氏亦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到了永乐初年,陈朝权臣黎氏篡权弑君、夺位自立,向南侵略大明藩属之国占城,向北侵占广西思明府、云南宁远州。明成祖朱棣大为震怒,遂遣成国公朱能为大将军,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为左右副将军,统军八十万讨伐安南,灭黎氏。因前朝陈氏已被黎氏杀尽,无可继者,遂改安南为交趾,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按察使司等三司,并设置府州县等地方衙门,实行直接统治,前后历时二十年。后因明朝在安南横征暴敛,大索境内珍宝;驻守安南的官吏又贪婪暴戾,致使安南各地民变蜂起,降而复叛,明朝驻军疲于奔命,耗费数以千万计的军费开支,还搭上了数十万远征将士的性命,却未能完全平定此起彼伏的暴乱。到了宣德年间,明宣宗遂朝议放弃安南,撤军而回。

明朝放弃了对安南的直接统治之后,后黎朝兴起,国势日益强盛,一方面积极谋求明朝的承认和册封,一方面加速对外扩张。同时,随着国力进一步强大,黎朝便不再对明朝定期朝贡,并先后征服周边的老挝和占城等国,迫使其纳贡称臣,在中南半岛建立起了自己的封贡体系。

占城和安南一样,都属于大明藩属之国,不但向明朝纳贡称臣,还采用明朝的年号和历法,具有很强的政治隶属性。安南却屡屡兴兵攻打占城,甚至还将占城国肢解为占城、华英、南蟠三个国家,任命国王,使其完全沦为附庸。如此欺凌弱小、公然蔑视天朝上国的威严,作为宗主国的明朝居然置若罔闻,难怪诸多藩属之国对大明日渐离心离德!

嘉靖六年,黎朝权臣莫登庸在东京(即现在的河内)自立为帝,建立莫氏王朝;嘉靖十二年,黎朝大将阮淦以“中兴黎朝”为名,在清化假立黎朝皇室后裔为帝,重建黎朝,但朝政大权均操控于阮氏家族之手。正所谓天无二日,莫氏王朝和黎朝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明朝得知安南南北纷争的消息之后,认定清化黎朝为安南正朔,于朱厚熜穿越回到明朝两年前的嘉靖十九年出兵安南,助黎讨莫,莫登庸闻风而降,莫氏政权被明朝置为都统使司,许由莫氏袭任安南统使。虽说对黎朝叛臣莫氏手下留情,却也算是帮助黎朝平定了内乱。谁曾想,黎朝竟然毫不领情,在此次南洋剧变之中,把持朝政大权的阮淦之子阮福映主动勾结葡萄牙人,大肆杀戮、驱逐大明侨胞,犯下了滔天罪行。

安南黎朝如此翻脸无情、背信弃义之举,令大明朝野内外无不愤慨之至;更何况,如今的大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嘉靖帝朱厚熜在另一个时空可是听着《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长大的,深知越南猴子一贯厚颜无耻、忘恩负义,既然他们在这个时空仍不思悔改,胆敢明犯大明天威,那就休怪寡人手下无情了!

根据这一圣谕,总参谋部为远征军拟定了讨伐安南的两大作战目标,一是帮助占城复国;二是迫使黎朝交出阮福映。虽说黎朝国都清化和暹罗国都曼谷一样,距离近海不足百里,但把持朝政的阮福映势必不会束手就擒,定要挟持国主、负隅顽抗。因而远征军讨伐安南的作战任务当然比惩戒暹罗艰巨的多。为此,兵部已密令广西都指挥使司和镇守云南的沐王府集结兵马,屯兵边塞,随时准备进入安南,策应远征军作战;并遣使入安南,责令莫登庸之子、现任安南统使莫籍牙做好接应、配合天朝大军进击黎朝的准备。莫籍牙情知这是与黎朝争夺安南的天赐良机,欣然受命,在治下大肆扩充兵马,时刻准备南下。杨博方才奏陈,总参谋部认为南洋平夷之战将持续到嘉靖三十一年年中,便是把陆路进攻安南的时间也估算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