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初涉绿林
作者:蜡笔书生甲      更新:2020-03-13 00:59      字数:6809

如果说我们五个人加上一台车累死了一匹老马,我能理解,可是走了仅仅走了半天时间,江阳的马就累死了,当真让我们大家都想不明白,赵小源惭愧的笑了笑,说自己眼拙,没看出这马有病,笑称到下个镇子给江阳买一匹骑得住的马,江阳毫无介意的上了马车,坐在黄轩辕的另一侧,顿时觉得马车向前倾斜了不少,当时我真纳闷江阳大哥虽然身材魁梧,但也不至于重到这般,于是好奇的问了问,江阳毫不隐晦的说其实这跟个人的体重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多年来自己修习的气功导致,不自然的总爱运气,当然这样可以时刻让自己保持警惕,而且还能有效的增加内里的持久性,就好像平常人如果常常脚上缠着沙包,虽然开始觉得累,但是时间久了就越来越觉得轻了,而那时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增强了。而江阳所学的纯阳太极内功堪称一绝,本来太极内功是阴阳最为平和的内功路子,虽然进度缓慢但确绵延长久,尤其越到后期越明显,但刘清风确让江阳修习纯阳的内功,这样早期见效很快,而江阳确实是一块难得的练武奇才,同门之中除了马林,好像没人能把他体力耗尽,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纯阳的武功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后劲不足,非常消耗体力,如若不能在体力耗尽之前击败对手,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刘清风显然更加明白这些,但是他为何这样教导江阳,我们也不必多问。

继续走了不到两个时辰,见一渠陵县的界碑,打听了路人得知,前面不远便是渠陵县的县城,据说县城还算不错。

到了县城直接去了马市,这里的马大都是受到军方控制的,品质优良的大多都被充了军,而能贩卖的大多都是一些退役的老马,或者一下农村干活的马,真正能被赵小源看上的还真没几个,就在这条不算太长的马市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一匹还算不错的马被赵小源看中,捏捏马嘴,左右看了看,扭头跟姜洋道:“这马还算健壮,马龄虽然大了点倒也不妨事,骑到武当应该没问题,只要姜兄控制一下气息便可以了。”姜洋哈哈一笑,抓住缰绳就要试骑,这是一位家丁打扮的老者上前一步,假装赔笑上来搭话,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一副惴惴不安的神请,还是让人觉得别扭,再看后面还有一位中年妇人和两名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中年妇人衣服虽然算不上华贵,但仪容端庄,举止大方得体,虽然在这喧闹的马市之中,却难掩其安静的性格,后面两个小女孩很显然一个是妇人的孩子,另一个是个使唤的丫鬟。或许是有什么着急的事,驱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安居之所,却来到了这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喧闹马市。

老者没有阻拦姜洋试骑,或许是因为见到赵小源手里已经捏了一把银子,但还是开口道:“这位小爷,这马要三十五两银子。或许这价贵了些,但您也看到了,这马市中,属这匹马最好了的。”

“三十五两?”很显然赵小源不是一个爱讨价还价的人,但凡价格差不多,他一般都是大手一挥直接给了银子,而这次显然他对价格很不满意。

“老板!这马顶多也就十两银子,看你年老不容易,我可以多给你五两,你要三十五也太说不过去喽,这又不是什么太好的**,不至于这个价。”

老者显然知道会是这样,刚才脸上的赔笑不见了,只是哭着个脸,像是央求似的:“小爷,不满您说,这马是我家老爷唯一的财产了,我家老爷不容易,现在有些事过不去了,需要些银子,老朽也知道这马不是这个价,但非急用,也不至于来卖马。我第一眼看小爷就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就算老朽求求你,多给些银子,算是江湖救急吧,谢谢您啦!”

赵小源还没说话,一边看热闹的黄轩辕插嘴道:“咳!老头,这马顶多也就值个五两银子,我们赵公子愿意给你十五两已经是天价了,你要是再磨磨唧唧我们就不买啦。”

老者无言以对,好难为情的把脸侧了过去。而赵小源脚下微动,看似要离开,后想等姜洋试骑回来再走,便迟疑了一下。

或许我们是第一个没被三十五两直接吓跑的人,第一说明我们真的是想买马而不是来闲逛的,第二说明我们的这个赵公子确实财大气粗,而又品性优良,举止谈吐间不乏君子之风,后面一直坐着的妇人站起了身,慢慢走了过来,先是向赵小源,屈身小礼,然后缓缓道:“这位公子且留步,可否看得上这马?这牲通体枣红,颇通人性,喂养也好,马市里属这匹最好了。它马驹时就在我家里长大,我家里没什么农活,这马一直也没受过大累,倒是快当成宠物来养了,我们都唤它红儿,说真的,如今想卖掉它还真舍不得。”妇人说道这里,还略低下了头,原本忧郁的面容多了几分难过的神色。“要不是近些日子家里出了点事,着急用钱,我们也是万万舍不得卖的,所以如今要价贵了些,公子一看就不是缺钱的主,还请公子多赏些银子吧。如果公子觉得太亏,奴家这里还有些个首饰,希望能抵些个银两,请公子一并收了吧。”说完妇人伸手在怀里掏出几样,看上去不是很贵重但也算精巧的首饰,虽然如此妇人眼眶红润,让人看着心酸,这是两个小女孩走了过来,其中一个牵着妇人的袖子,脸上一副舍不得母亲委屈求人,却又无奈的神情,真心不像是装出来的,

赵小源脸上一紧。

很显然,他被妇人的诚意打动了,但没等他开口,又是黄轩辕这个憨子,大声突突道:“咳!你这婆娘还真能说会道,把我家公子说得心软,我家公子虽然是大户人家,而你家或许确有难事,但谁家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天下有难的人又绝不只你一个,你这还算有马,有首饰的,比起我们那些吃不上饭的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果我家公子各个都救济那早就成了穷光蛋啦,我看你就别废话了,给你十五两,也够你买几亩良田了,如若不卖便不要再纠缠了。”

我不知道赵小源什么时候成了他家的公子,但见黄轩辕这么大声嚷嚷,虽然有点不太礼貌,但也说的在理,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听见一声清脆的娇骂声:“不许这么大声跟我娘亲说话,连我爹爹都不跟我娘亲这么大声。”

“嚯~~~!小妮子,这里大人说话哪有你个小屁孩儿插嘴的份,好是没个教养,你爹不敢大声,那是他嗓子眼细!你唤他过来,我亲自教他发音。哈哈哈哈~”黄轩辕这个没脸没皮的家伙装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挺着他那两块快要爆炸的胸肌,想吓唬吓唬小女孩,结果他错了。

小女孩毫无胆却,还上前一步愤愤的想说些什么,这时被妇人拉住,妇人揣起首饰,低头转身,一脸茫然的就要回去座位上去,小女孩虽然被拉走,但还是扭头冲着黄轩辕喊了一句:“我爹是这里的县太爷,等来了收拾你,看你还敢似这般无礼!?”

县太爷夫人卖马!很显然这里有故事。但赵小源对县太爷这几个字并不太感兴趣,或许是他不想跟官府扯上什么关系,毕竟这里不是象山。就在这个时候姜阳溜了一圈回来了,看样子挺满意,在马上大声道:““这马不错,咱们上路吧。””

赵小源这次没再多言,笑了笑便给了银子转身要走。姜阳虽然看上去有点粗犷,却不失心细,他冷眼打量赵小源出手不菲,便下得马来,问及此事。赵小源不愿过多纠缠便拦住了姜阳,声称赶路要紧,象山家里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照理,唯恐家父过于操劳之类的话,于是我们又开始上路了,妇人和老者对赵小源千恩万谢自不必说了。

就在我们还没走出城门的时候,便听到后面有人叫喊,回看原来是刚才那家卖马的老者,虽然老者奔跑而来,但可见得老者时候有点功夫,呼吸之间不见急促,赵小源却示意大家继续赶路,自己勒住缰绳面向老者,原来老者是来送首饰的,老者道刚才光顾着感激却忘了却忘了把首饰给予少侠,我家妇人心细,说让我一定将首饰快快送将过来。老者说罢便递上首饰,赵小源略有迟疑,还想说点什么,姜阳越发觉得事情蹊跷,便一定要问个明白,因为他怕我们都江湖经历不足,而这赵公子又是有钱人家的阔少,虽然一点钱算不了什么,但有我姜阳在怎能让朋友吃了安亏,于是便先跟黄轩辕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策马赶回,直奔那妇人去了。

见状我们也转了回来,赵小源无奈,收了首饰也跟了上来,等我们赶上姜阳,他已经与那妇人交谈一处。就是这么一谈,我们彻底走不了了。

原来,这妇人是渠县县令高勋的夫人,而老者是跟随高勋多年的管家,两个小女孩一个是县令的女儿另一个丫鬟正是这老者的孙女。

妇人道高县令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虽然一向小心处事但却得罪了当地的巨商,如今被人陷害入狱,家里也被查封,这马是先前借了出去,因此未被查封而也就成了几人唯一的财产了。妇人说到伤心处泣不成声,老者安抚妇人,上前续说,原来老者叫王怀忠,本是练武之人,在万难之时受过高勋救济,后感恩投入高府,高勋为官清廉,性情刚直确有点倔强,王怀忠看出端倪,常常劝解高勋圆滑一些,要不然官场之上难免处处碰壁,高勋觉得王怀忠说的有理,但秉性难改,往往看不惯官场上的是是非非,也常与王怀忠念叨有归隐之意,只是还放不下这辛苦得来的公明,王怀忠多多劝解,但有高勋不愿意的事,还常替高勋出头办事,倒也帮了高勋不少,高勋虽然自己不愿出面但也不加阻拦,毕竟官场之上起码得应酬还得是有的。高勋为官但家里确并不富裕,老者不为钱财,只为能为高勋看家护院以报恩还愿,后因觉高勋夫妇对祖孙二人亲切随和,许多事不把王怀忠当做外人,孙女王小丫跟高家小姐年纪相仿,而又感情融洽,慢慢的便也离不开了,因此落魄之际祖孙二人依然不离不弃,说到这里大家对老者都十分敬佩,姜阳更是对老者深施一礼,感叹道:““世间最感人的莫过于亲情,而这种没有血缘关系而又能不离不弃的亲情最让人羡慕!””王怀忠连连点头称是。姜阳感慨之余却没忘了问及高县令。

高勋原是的东京一畿县县令是八品官,由于多年鲜于走动,便慢慢被排挤到出了京官的行列,这次调离到洛阳附近还好保住了八品的乌沙,新县令初到之时当地富户多有拜门者,高勋不屑与他们纠缠,多是混了个脸熟罢了。熟悉当地情况后高勋开始着手治理,先是处理一些历史遗留的案件,案件很多但大都是一些**盗取街头斗殴的小案,由于高勋不收受贿赂,办案公允,百姓多有称赞。虽然如此高勋也常常抱怨上任县府渎职懈怠,怎地积压了这么多看似不难处理的案件,有的甚至搁置一年有余,县府里的师爷是个老者,老者见高勋正直,便向高勋诉说了详情,上任县令韩斌并非不知案子简单,但多年来他收受了当地富人不少好处,而这些案件大多跟他们有关,因此韩县令办起案子畏首畏尾自然不好办了,近些年韩县令也差不多捞够了,常去京城跑官,这不吊到冀州当知府去了。高勋本欲参他一本,后被众人劝停。

见后来发现这些案子多与当地的赌场,妓院,马市有关,因此高勋下令封停了几个,虽然因此得罪了不少富人,但也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但告他们好自为之,多多管教家人和手下如若再有作奸犯科那便一个也不给他们留了。这样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富人们还算有利可图,而这个高县令又不像先前的那位韩县令对他们““横征暴敛””,但是最后出事的还是这个马场,因为渠县马场生意红火,洛阳附近最好的马市之一,这倒不是因为这里产马,而是因为宋朝的马市是受到军方管控的,凡是品质优良的马首先供军方使用,而军方用马给的钱很少,只是在纳税上给点补偿罢了,而这洛阳附近有不少达官贵人,巨商富户,大都以家里有几匹上等的好马为时尚,而好马来源有限,这就为一些有门路的人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而在渠县便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范泉。范泉的堂兄系宁远将军范常硕,这个范将军说来不简单,他是当今皇帝的小舅子,还是皇次子舅舅,有这一层关系,范泉自然不把高勋放在眼里,不过高勋刚到任之时范泉还是来拜访过高勋,高勋知道了他的底细,但也是不冷不热,后来就自然疏远了,而今高勋整治治安马市的乱相不得不治,而强行关闭马市必然得罪范氏兄弟,所以高勋便向朝廷参了范氏兄弟一本,按理说地方官员是不能直接参宁远将军这样重臣,但高勋还是把参本寄与资政殿大学士,知三司使事张忠嗣的手里,原来张与范向来不和,朝廷派系林立,倒不是张与范个人有什么过节,只不过站队不同罢了,高勋早年中过举人,后被分派盐道做一小吏,因其公正不阿的性格颇受浙西东盐道巡视刘光世赏识而后被重用,张嗣忠当时就任浙东盐道节度使,后来广平郡王赵构登基卓力提拔青年才俊,张忠嗣便是其中一个,刘光世也被提拔为浙西安抚大使,高勋也就跟着当了县令,后被调到渠县,高勋跟洛阳节度使和州巡府关系都不密切,因此便越级递与张忠嗣,而张此时正卷入一场政治纷争,对手偏偏是范常硕所在的阵营,如此一来张忠嗣对高勋大加赞赏,虽然最后在赵构的协调下双方都作出了让步,但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惩戒,其中范常硕就被官降半级留位以观后效,罚俸半年,官场纸包不住火,范常硕整不动张忠嗣就把气撒在了高勋身上,他求洛阳行军节度使,原宁远副监军刘大海以高勋通敌罪名逮捕,原因是在抓获的奸细身上发现了发现高勋的通敌信件和信物。其中还有很多事关系政治复杂的很,王怀忠了解到的也就是这些,刘大海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肥差,迅速抓获高勋并抄了家,可是结果让刘大海大失所望,高家竟然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而且高勋还破口大骂局部认罪,刘大海一怒之下将高勋压入军官牢房,不时派人折磨一下高勋,夫人和王怀忠怕高勋受苦,因此东挪西借凑了三百两银子送到刘大海处,结果还被刘大海臭骂了一顿,或许是因为银子太少,不但没办成事还被刘大海臭骂一顿,结果是银子被没收,还说要治我们行贿之罪,后来我们千恳万求还答应说回去再多弄点银子孝敬,这才放我们出来限我们三天之内,因为他办事也有时限。通敌的案子必须在一个月以内向抓获并送到京城,他在这里折腾了半个月不走其实就是想多收点,结果我们哪里有那么多银子孝敬他,因此我们想探监见见老爷一来给老爷送点吃的让他坚持到京城,二来看看老爷有没有什么办法我们好去京城走动走动,结果到了炼狱门口都不让进,后来花了十两银子才过了第一个门我们哪里知道后面还有那么多狱卒老爷啊!各个都要钱,我们一算计没三十两银子老爷是见不到的,因此我们才来这里卖马。

说实话我觉得就像听故事一样,王怀忠和县令夫人讲的很动情,可我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我没有涉身其中吧,可很明显姜阳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他看上去很愤怒,不时插上几句,黄轩辕也听的很认真,两条大汉就这样跟他们聊了将近一个时辰,赵小源显然对这样的事不那么关心,时而听听,时而四处看看,鲍大象则是跟两位美女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打屁,再就捅咕捅咕我,反正只要有他的地方,再无聊也不会感觉寂寞。

很显然姜洋觉得这事得管,还道:“我们习武之人,但凡是天下不平之事,均可管得!今日遇不平之事能管而不管,当真叫人懊恼,又何以大丈夫自居乎?”

说实话,大家对姜阳的慷慨陈词无不佩服,尤其是黄轩辕,但赵小源还是劝道:“姜兄仗义,自比不如。如若姜兄想管,源愿助一臂之力,但容源说一句,天下像这般不平之事多如牛毛,你我何能又能管得几个呢?”

姜阳明白赵小源的意思,摆手道:“赵兄所言不虚,但姜某在这种事上总也看不开,但如适才吾言如若不管实在让人懊恼,吃不香睡不好,总觉得欠了人家什么似的。”

赵小源微笑着点点头,显然是表示同意了,然后道:“兄我相交一场,源以姜兄为榜,能识得姜兄这般丈夫,真叫人欢喜。但这件事显然与官府和军方都有干系,我们要行事一定要多加小心,必须完全周密,否者弄不好就要惹火上身那可就不好了。”

姜阳招牌式的一笑,摆了摆手道:“赵兄过虑了,这是我姜阳一人即可,姜某父母早逝,唯有师父和武当派相牵挂,而某也只算是武当的俗家纯阳路数弟子,单从衣着招式上是难于辨认的。”

赵小源收起笑容,正色道:“姜兄此话何来?难道瞧不起我象山之人?我赵小源虽然不如姜兄这般仗义,但也不是胆小之辈,何被姜兄小瞧?”

黄轩辕也急道:“姜兄可瞧不起我黄某么?”

姜洋哈哈一笑:“各位仁兄,姜阳结识各位以来,无不佩服,相处多日事事常以各位为师,赵兄豁达,鲍兄重义,黄兄豪爽,耶律老弟坦率真诚,无不让姜某自叹不如,而今姜某仅因个人之喜好而拖累大家,实是不该,而这件事我想也没什么大不了,姜某早已成竹在胸,不老各位牵挂。”

很显然,姜洋的好心没得到大家的认同,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集体完成这个“任务”。说实话这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作这种事,有点好奇,当然也有点激动。随后我们开始商议如何行事,赵小源觉得马市不方便,便来到一家客栈,大家聚到一个屋里,叫了茶水点心,当我看到县令夫人和两个小姑娘大口吞咽的时候,心里真觉得有点难受,毕竟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该受到如此牵连,他们为了入狱的亲人借钱卖马,只为能让亲人在狱中少遭些罪,可他们何曾想过如若不把那些钱给刘大海,是否能让他们四个好过些呢,很显然,只有一种解释能让他们这么去做,那就是亲情。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酸,人家好歹还有亲人,而我呢?

我惆怅了一番,眼睛一直盯着妇人和两个孩子。就在我呆呆的沁入自己对亲情美好向往的时候,王小丫走了过来,她伸出一只手到我的面前,我看清了他手里的一块绿豆糕,还道“哥哥,给你你吃。”,原来她是以为我一直看着他们是因为我饿了,馋他们吃东西呢。照说以前遇见这种被误会馋嘴的时候我都是脸一红,扭头走开,而此时我却鼻子一酸,好悬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