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薛宝钗原型是曹?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30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上述这段话,是目前以官方语言对《红楼梦》这一角色的扼要评述。要证明她的原型就是曹寅儿子曹?,就得先了解曹?其人。

曹?,小名连生,曹寅少子。“?”字出自《易经》“盥而不荐,有孚?若”。单解“?”字,“大头”之意。连生取连着生之意,如女名之“招弟”、“盼弟”等。

现有史料记载,曹?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之前。史料对其生平记录简明扼要:康熙五十年由内务府总管赫奕带领引见,未被录取,但留在北京。康熙五十一年初随父曹寅南返,康熙五十二年继任江宁织造至卒。曹?文武双全,深得康熙器重,曹?死后康熙曾经说:“曹?系朕眼看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看起来生长的也魁梧,拿起笔来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织造上很谨慎。朕对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曹?妻马氏,有遗腹子曹天佑。

曹寅之继子曹?(原曹寅弟曹荃第四子)继任江宁织造后,于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上表谢恩,其中有一段为“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曹?在这里所说的兄,就是指曹?。马氏就是曹?的遗孀。

了解了曹?,我们还得了解一下《红楼梦》中另一个神秘的批书人,他就是畸笏叟。关于此人,也是红学界尚无定论的焦点人物。我前文已认定他就是曹?,但仍嫌证据不足,兹补充几条内证,予以铁定加固。

第二十八回,宝玉等人在冯紫英家宴会上喝酒。宝玉道:“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有两条批语:【庚辰本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甲戌本侧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

后一条批语为脂批无疑。曹寅自称“西堂扫花行者”。西堂指西池,为曹家金陵老宅。“西堂故事”当指曹寅亡故。而前批语有“西堂产九台灵芝”一句,秦人解为:【西堂惨,十少一,始缺汝,曹谢(世)火化之日也。】假如曹寅真的于重阳节那天死去,则亲见之人必为曹?,也就是写下这条批语的人畸笏叟。

在文本中,有一段文字,不难看出畸笏与曹天佑的关系。第四十一回:【忽见奶妈抱了巧姐来,大家哄他玩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这里“佛手”谐音“笏叟”,“柚子”谐“佑子”,是巧姐的原型。这里点明笏叟与天佑若是父子关系,那么畸笏叟也就是曹?。畸笏叟是不是作书人呢?我们如果能确定空空道人就是曹?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有一个成语叫空空如也,那么“空空”道人也就是“如也”(禺页)道人,显然也是曹?。还有什么癞头和尚,秃头和尚,都是指“头上无毛”的“大头”曹?。在《红楼梦》里,几乎每回都有新人物等场,有时一人以多个身份出现,正是作者摆下的八卦**阵,我们读书时就要分清哪些是“真身”,哪些是“替身”。我说这个空空道人是检阅过《石头记》,证据在第一回,原文如下: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

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这又是一段“黑话”,兹谐音解读如下:

畸笏叟听余此说,思忖半响,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引见,上面随又下旨见责两遍。我主瞎子耳,也非伤死骂死之字。及至郡,人称俩,父痴子笑。凡能藏所关之去。假死成功,始得卷,誊五清,十回别书之,可悲。塞其中。大(?)至,谈请以补,过十篓。其时佑回家,拟让存一(套),畏雍邀寅约,始定同盟,至可悲,因毫不干涉时事。】

解析这段话后我感觉,父子二人为写《红楼梦》,可谓卧薪尝胆,为防雍正加害,二人还订立生死同盟。而在书里,彼此则以同辈相称。文本批语频繁出现“颦颦,颦儿”字眼,就是证明。拆“颦”字为“频卑”,谐“平辈”。“颦颦”本是宝玉给黛玉起的昵称,曹寅又称曹?为“平辈儿”,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在现实生活中,二人虽是父子关系,但在书中,他不得不降低辈分,与儿子同辈相称,所以甲戌本第三回:“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畸作批曰:“余久不作是语,见此语未免一醒。”什么意思呢?曹?可能多日没尊称一声父亲了,看到曹寅写到“老爷”二字,未免内疚,故有“一醒”之叹,为了写书,竟忘却自己系为人之子。

第一回还有一段,读来感人至深。“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蒙侧批:几几乎。世人则不能止于几几乎,可悲!观至此,不……】(按:以下缺去。)

后文原缺。批语里连续出现两个“几几乎”,显然是“畸畸笏”,是曹?看到父亲日趋苍老的凄凉晚景,内心发出的感慨,所以写不下去了,也批不下去了,只好付之阙如。

综上所述,畸笏叟即曹?的论断是没问题的了。再拆解“畸笏叟”三字,谐音“齐复苏”,拆“笏”字为“勿竹”,谐音“勿祝”,拆“畸”得“奇田”指“禺”,“奇田野”谐“禺页”,还是“?”字。意思是:和父亲死而复生,但莫张扬高兴太早。可能不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曹?的背景关系疏通之后,再回到正题上来,看宝钗的形状是否与曹?有切身关联呢?有的。首先,名字谐音就耦合。“薛宝钗”谐音“雪泡茶”,与“冷戴玉”一样有寒冷寓意。“薛宝钗”还有一个谐音“协报差”。曹寅被圈禁后,接替父职,协助李煦向康熙奏报江宁亏空。正是“协报差”。

书中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谐:石头经济),暗指参与《石头记》创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谐:不力补齐方令用畸)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读者注意,这项上挂著的长命锁,可是有名有姓的,谁呢?“记名符”三字不是告诉我们了吗?姓畸名笏。“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谐“母死莫忘,献寿哼唱”。曹寅叮嘱曹?,如果母亲孙氏死了,场面要稍微办热闹点。

第六十三回说宝钗“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其实也是一句暗语“寅棺春放,人死物清野栋人”。意为自己将死,棺木在春季要备好。(曹寅又号栋亭),一旦人死财空,他就成野鬼一个。宝钗在大观园,住在蘅芜苑,在入诗社时,都公认她是“群芳之冠”,自号“蘅芜君”,谐音连读即“春放之棺,恨无君”,这是曹?嫉咒康熙的恶语,意思说:棺材准备好了。可恨没有康熙皇帝为父亲陪葬。总之,关于宝钗的所有描述,都与曹?的经历感受贴切,包括她性格人品的溢美之词,如“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等,用在曹?身上,无不适宜合度。

第三十二回,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这件事在文本里只不过是一段故事,但故事作者要说的只有四个字:今圈寅子(金钏银子)。此类例子,在文本里不胜枚举。

说到第七回的“冷香丸”,有人会联想到宝钗的冷酷,宝钗的双重人格曾在红学界引起一场论战,对作者赋予她“温柔敦厚”的评价表示怀疑。殊不知,这件事是作者回避不了的一次历史事件。癞头和尚送给宝钗的“海上方”,又名“海上仙方”,据传由唐朝药圣孙思邈炮制。曹寅拿来冠以“冷香丸”之名自有用意。

“海上方”的暗语是“害皇上”。或许是弘皙谋害雍正帝最早选定的方案,原定由竺香玉一人去完成。作者将“冷香丸”一案牵连到宝钗,并非文学作品的虚构。按宝钗自己说,她那无名之症来自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说明由来已久。

若回归到原型曹?,我们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曹?也参与了刺雍事件,而且蓄谋已久,那么,说明他与父亲的忍耐个性不一样,他是个大智若愚的血性男儿,早将父子俩被康熙玩弄于掌上的屈辱铭记在心。既然与康熙之间的旧仇难报。那个曾把曹家当钱袋,受过曹家恩惠反而忘恩负义的胤?,十多年后当了皇帝,仍不肯放过曹家,作为报复对象是完全可能的。其复仇动机,可在二十二回宝钗的《更香谜》中找到了答案:

第22回:更香谜

原诗)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解读)曹罢谁携娘岫烟,今便依你终我愿。翘楚不用畸人报,午夜无还是雨天。(原诗)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解读)叫叟早早回嬷嬷,见信二儿?怜连。光阴荏苒须当惜,红女雍寝人便潜。

说到这里,关于宝钗的《红楼十二支曲》【秦人解为《红楼王子曲》】就好解了: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解读:【世人都只看到,我(宝钗)和宝玉和黛玉三者之间的儿女之情和爱情纠葛,但我念念不忘的是为父亲(黛玉),捧笔铺指磨墨,共同创作《红楼梦》的君子协定。我虽羡慕山间远离尘嚣,洁身自好的隐士高人,他们就像千年不化的冰雪一尘不染,但我还是忘不了圈禁在深院高墙里的父亲,他是那么高洁却又那么孤独。啊!世间亲情友情和爱情,总有缺陷和亏欠,不能两全。父子相对时,虽俨然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毕竟他生我养我。我做他的平辈儿,他虽不介意,而我心始终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