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解“四春”弘皙逆案…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95

因冤屈难伸,曹寅似乎欲与康熙同归于尽,告状告到康熙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和生母佟妃的陵寝那里去了。《红楼梦》前八十回,时有“狱神庙”三字出现,后人也是搔首难解,其实是因不懂“狱神庙”谐音“入圣庙”。圣庙是为祭祀皇帝先祖灵位所设,非常神圣,有为祖先丢脸抹黑的子孙是不敢进去的。听说雍正死后陵墓选得离祖陵特远,恐怕就是因自己有窃取皇位之嫌,愧对先皇的原故。

曹寅假死期间也和儿子曹?去拜过圣庙。请看第二十回畸笏叟如下一段批语:

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秦人谐音解读:

庚辰眉批:欠写纸,入圣庙回,成正文写,?正问标目,曰:“话泄人,佑死。”佑纵愚子,仅有一嗣。誊请题?。入圣庙为报主,誊完六稿毕,绝阅者。密死,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这里提到废太子?。关于他与曹寅的关系及故事,秦人一口难唱两首歌,后文再述。但他的儿子弘皙,确是红楼关键人物,在《红楼梦》里,弘皙就是冯紫英。此人*倜傥,相貌堂堂,很有狭义英雄之风骨。在《红楼》粉丝眼中,他可是少女崇拜的偶像。宝玉也是对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啊,他是康熙的嫡传长孙。康熙一向看重这个孙子,视为掌中瑰宝。认为将来可以继承大业。

可康熙对弘皙父亲胤?,可就有些不近人情。胤?为康熙嫡长子,为孝诚仁皇后所生。刚出生母亲就死去,他一岁半就册立皇太子,可他有命无运,后来几立几废,直到康熙死,到胤?60岁仍未将皇位传给他,胤?可算是中国历史上的苦命太子。此乃后话。

雍正之死,一直是清朝历史上一大疑案,有人说他是吃*死的,有的说他炼丹走火入魔而死,也有人说他死于谋杀,但无论哪种说法,均拿不出铁的证据。到乾隆皇帝(弘历登基,宫廷档案资料大量销毁,眼看我们已经无法还原这段历史。所幸《红楼梦》为我们保存了下来。书中白纸黑字写得明白:“冯紫英”。――此英系冯――刺雍系弘――刺雍弘皙。

读者看到这里会说,秦人拉倒吧,你为什么不说是冯秀全刺雍正呢(笑)?问得好。仅凭拆解这三个字,肯定难以让人信服,看完我这本书,你自然服了。现在必须打住,先从外围说起,解读贾府“四春”。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为贾府四“千金”,其身世来历我就不说了。旧说谐音“原应叹惜”亦从批语中来。殊不知又被作者瞒了。我解读分别是:原蠢,从头【“元”为“始”,“始”为“头”】意为一开始就做了蠢事。二蠢,从足【“迎”字“之”字头】。意为不去也就不至造成这样的结果。三蠢,从手【“探”字“提手”旁】。意为不动手也就没事了。四蠢,从心【“惜”字“竖心”旁】,意为心不生此念,也相安无事。“四春”重新谐音解读为:

原因贪媳】。

说了半天,读者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当然,这里隐藏曹寅本人一段心酸而有苦难言的亲情故事,属于曹家**,又考虑诸多亲人后代在世,所以写得特别隐晦。我只能慢慢抽丝剥茧,为您解读。您千万不要当我是曹寅转世,我也是慢慢读出来的。还是先看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

第一出《一捧雪》出自《豪宴》,【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出自《长生殿》;【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出自《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出自《牡丹亭》。【伏黛玉之死】(【】内为脂砚斋评语,笔者注)

第四出中有唱词道: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这四出戏,脂砚均有批语,言伏贾家四件事,经秦人研究,这四件事都与玉有关。不知读者注意没有,第“二、三、四”三句批语都带“玉”字,第一“批”虽没有“玉”,唱词末尾却有,算是补上了,可见,贾府“四春”的故事,均为写一个人的故事,这人就是曹寅的女儿曹佳。

在《红楼梦》里,曹佳的名字叫竺香玉,又名红玉。名字隐含在最后一句唱词“风(红)剪了玉芙蓉”里。曹寅用“分身法”将两个女儿的故事附会在“四春”上。元春写的就是曹佳,后“三春”写的或是曹寅小女,故曹寅有“三春去后诸芳尽”、“勘破三春景不长”之句,表达曹寅对骨肉之情的追思与痛悔。

数年前,我曾看到一篇红楼文章,作者认为《红楼梦》作者是曹佳,显然不对,但作者起码提到了曹佳,研究也稍见深度。曹寅这本书主要还是写曹佳,书中香菱故事亦然,旧解《红楼梦》,均把“两地生孤木”解释为夏金桂,其实是指曹佳的“佳”字。人们读《红楼梦》往往不细致。如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这“凤藻宫”三字你注意了吗?它的谐音就是“红诏宫”,即红玉被诏进宫。这与现实是吻合的。

元春省亲这一年,时为康熙四十五年,这一年曹佳出嫁,曹寅之母孙氏侄儿孙文成出任杭州织造,又李煦儿子李鼎也有升迁,在书中是“贾母侄儿史鼎迁外省大员”。种种喜事,在这一年接二连三,可谓是曹家最风光的一年,故元春判词有“三春争及初春景”之说。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比喻,恰当不过,然而,这八个字却含另外一层意思,确切地说,是一段遗遗嘱,详情如何?下节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