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真事隐去”假死奇案
作者:古洞秦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32

上节由秦淮壁上诗牵扯到薛小妹《怀古诗十首》,本想弄清史实与《红楼梦》一书之间

的对应关系,没想又引出一段惊天动地的奇案来,我只好将原来的话题暂且打住。先将“要俩先死,勿溜,且不就死”这十个字的背景分解明白。我原以为“九”谐“救”是对的,关系救谁的问题,当时考虑曹寅写到这一回时间在雍正十三年,雍正谋害康熙篡位,命曹寅别管闲事,仔细想想光凭推测难以服人,而“救”若改“就”,则容易解释了,事情原委可能是:康熙软禁曹寅父子不久,又放了出来,给了他们一段时间的自由,继续隐姓埋名去想办法凑钱。他俩必须死,但不是现在去死,假如现在去死,康熙就被动了,因为巨额亏空不补,无法对群臣交代。或许就是在这段自由时间里,父子俩由北京返回杨州途中,在秦淮照壁上题下那三首诗,在此就不推断了。

为了让读者对“假死案”的起因有一个清晰轮廓,有必要将曹寅的身世作一番介绍。

曹寅生于顺治十五年九月七日(1658),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还有一个很少用的号就是雪樵。先世为汉族,原籍奉天辽阳(今辽宁)。其祖父曹振彦曾为大同知府,父亲曹玺以内务府郎中首任江宁织造,在任达二十二年之久。祖孙三代虽为满洲贵族包衣(奴仆)。身世卑微,却地位显赫。专门负责为皇室采购物资,并负有了解江南政治情况,结交汉族名士,做明代遗民的*工作等使命,实际上,曹寅是康熙派驻在江南的政治代理人。曹家自此进入所谓六十年全盛时期。

曹寅天资聪慧,十五岁即中举人,不仅善骑射,还能诗通词曲,作有《楝亭诗钞》、《续琵琶记》等,也算是个有名的诗词曲作家。自到江南后,他又结交了许多文人学者,如戏曲家洪升、尤侗,以及杜?、顾景星,著名诗人朱彝尊、施闰章,叶燮、赵执信等,与之经常交流切磋,文学造诣日深。又汇刻前人文字多种,校勘颇精。寅弟曹荃也是一个画家,故曹家也算得江南书香门第。

曹寅十六岁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也曾做过康熙伴读。曹寅母亲孙氏又是康熙乳母,因两人同吮一奶长大,故一生深得康熙恩宠。他三十三岁(康熙二十九年)就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四十二年起与妻弟李煦(1654-1729)隔年轮管两淮盐务。

曹寅原配顾氏早亡,后娶李煦父李士祯族弟李月桂之女李氏为妻。生二女,皆为王妃,其中长女曹佳于1706年嫁镶红旗王子讷尔苏。另一女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出嫁,亦为王妃,嫁何人不详。同年,母亲孙氏去世,享年75岁。这年,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说:“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送女同往,则臣男女之事毕矣。”

此此前曹寅有曹颜曹珍两子先后夭折,曾过继子嗣曹顺,当时年仅九岁,后来曹寅又让曹顺返归本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曹寅生曹?(小名连生),时年曹寅32岁,曹?是他唯一的亲生儿子。自当视为曹家正宗一脉。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月初十日,康熙南巡至于上元,以织造署为行宫。回程亦复驻此。寅奉母以见,帝书“萱瑞堂”赐之。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南巡至于上元,以织造府为行宫,任命曹、李二家任巡盐御史,兼管两淮盐政。以十年为期,逐年交替。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康熙帝南巡至于上元,以织造府为行宫。曹寅、李煦因接驾有“功”,分别加授光?寺卿、通政使司。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第六次南巡,二月十二日,舟泊滕县新庄桥,寅等三织造与群官迎朝。三月初六日,至江宁,驻城内,以织造府为行宫。

这样算来。曹寅从康熙二十九年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曹寅和他的儿子曹?继子曹?连任江宁织造,为时近四十年。

在曹寅担任江宁织造的二十年中,康熙一共南巡六次,曹家共“接驾”四次。若连苏州李煦家及扬州曹、李二家兼管的两淮盐政合计,曹、李两家共“接驾”十二次。皇帝出巡,每处建一处行?即需一二十万两银子。其挥霍浪费惊人。曹、李两家每年都有巨额亏空,这就为曹李两家后来的衰落埋下了祸根。

到康熙五十一年,朝廷对江宁织造巨额亏空有所觉察,并不断有人参劾曹寅。当时查出历年亏空银五十余万两。两淮总督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作为九五之尊的康熙深知亏空缘于自己多次南巡挥霍所致,更兼胤?,胤?等王子贪婪无厌,经常到李、曹两府取银子。康熙一时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他无法向群臣交代亏空去向,另一方面,他与曹寅情同手足,也不想让曹寅人头落地,成为冤鬼,如是炮制了一个瞒天过海,人死账亡的两全妙策:让曹寅假死。他当然不会批准噶礼弹劾曹寅的奏折。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需设法补上亏空。而可想而知,曹寅是“无财补天”。于是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就传出了曹寅“一病不起,死在扬州”的消息。而且立即就有李煦的一份奏折送至北京,奏折上说:曹寅弥留之际,核算出亏空库银二十三万两,曹寅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补上。

如今,在清史档案中,关于曹寅“死”前后的奏折,曹寅写的是一份难找,而李煦的是一份接一份,兹抄录两份如下: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李煦上奏康熙帝:

江宁织造曹寅于六月十六日自江宁来至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疟,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臣在仪真(今仪征)视掣,闻其染病,臣随于十五日亲至扬州看视。曹寅向臣言,我病时来时去,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但我儿子年小,今若打发他求主子去,目下我身边又无看视之人,求你替我启奏如同我自己一样,若得赐药尚可起死回生,实蒙天恩再造等语。臣今在扬州看其调理,但病势甚重,臣不敢不据实启奏。

同月二十三日,李煦又上奏说:

曹寅七月二十三日辰时身故。

江宁织造衙门历年亏欠钱粮九万余两,又两淮盐商欠钱粮去年奉旨官商分认,曹寅亦应完二十三万两零,而无资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此皆曹寅临终之言。臣思曹寅寡妻幼子,拆骨难偿,但钱粮重大,岂容茫无着落。今年十月十三日臣满一年之差,轮该曹寅接任。臣今冒死叩求,伏望万岁特赐矜全,允臣煦代管盐差一年,以求所得余银令伊子并管事家人,使之逐项清楚,则钱粮既有归着而曹寅复蒙恩全于身后。

康熙对这份奏折的御批寥寥数语:

曹寅与尔同事一体!此所奏甚是!惟恐日久尔若变了,只为自己即犬马不如也!

这两份奏折及御批,怎么看都象三人约定好的,李煦要求代管盐差一年,康熙不假思索就批了。更有甚者,康熙对曹寅的死,一点都不赶到惊奇,还有,曹寅说,必得主子“圣药”尚可起死回生,难道康熙是华佗再世?毫无疑问,曹寅假死是他们早已策划好的。《红楼梦》里是否还可以找到应正此事的证据呢?请读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