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车轮滚滚
作者:法拉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67

战车刚刚向工场门口走出去十几米,拉车的工匠们就明显感觉到战车向左偏。再走两步,谁都看出左轮阻力很大,然后就听到“咔咔”几声,车轮不转了。

姜海涛赶紧跑过去查看。推了推车轮,发现它卡住不动了。再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轴承里面,他发现了问题所在:中间有几个铜柱挨到了一起,而且有三个紧紧地顶在一起,几乎呈品字形,牢牢地卡在了内外铜环之间。

姜海涛马上让人把战车架起来,左轮悬空。几个人又推又踢地忙了一阵,车轮终于能重新转动了。姜海涛一边用手推着车轮转,一边仔细观察轴承中间的滚柱。转了一会他就发现,问题在于这些铜柱的直径毕竟有一点误差,结果滚动速度并不完全一样,有的铜柱在缓慢地靠近。当它们挨到一起后,就发生了碰撞和挤压,不仅产生滑动摩擦,严重时会把一些铜柱顶向一侧,结果就是——咔!

和工匠们讨论半天后,井提出了一个办法:把内外环不要卡那么紧,让铜柱可以移动一点。这个办法刚说出来时,大家都很奇怪。井解释说:轴承装上后,其实只需要承受一个方向的压力,压紧下面的滚柱,所以上半部分空一点也没有关系;留下这种空隙,也许能让那些靠近的滚柱分开。

姜海涛立刻按照他说的办法对轴承进行了一点调整,然后再次进行试验。结果却仍旧是,卡。

把车轮悬空后,转起来就一直很顺。开始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发现:车轮悬空时,铜柱总是往下方滑动,上方受压的铜柱相对稀疏,所以不容易卡住;变成正常行驶状态后,车轴向下压,因此轴承里上松下紧,铜柱们更容易聚拢到受压的底部,结果还是卡住。

观察了半天,姜海涛回忆起一个细节:自行车的轴承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套在钢珠外,让它们均匀地分布成一圈,不会互相碰上。再结合眼前的轴承,把那12个小铜柱当作小车轮看,那就确实需要一种东西像车架一样把它们分开。

姜海涛很快也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先让人把轴承拆下来,然后把12个铜柱交给几名工匠,让他们在每个铜柱的侧面都钻出一个锥形的小坑,直径6毫米,深2毫米。另外几人被派去造一对环形片,直径就和这12个铜柱在轴承排出的圆圈一样,上面均匀地分布12个锥形凸起,底部直径6毫米,高3毫米。

这项工作不算很复杂,第二天就基本磨出了锥形坑,铸出了铜环。工匠们又花费一天时间仔细打磨锥形的小坑和小凸起。

姜海涛把那对环形片称为“定位环”,从两侧夹住12个小铜柱,然后在三个地方绕上丝线绑住。这样,铜柱在轴承中间就不能随便移动了,互相之间能留下一定的间隙。

改进后的滚柱轴承表现良好,需要的牵引力明显降低了一些。姜海涛马上让人又造了一个,把这辆战车的两个轮轴全改过来,然后让井带人按照以前的方法展开试验。测量计算出的牵引力系数,表现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普通路面上,滚柱轴承和滑动轴承相比,只把牵引力系数从0.124降到了0.101左右,降幅不到20%。到压实路面上,牵引力系数从0.072降到了0.051左右,降幅30%。这两个降幅和这个轴承耗费的时间、人力比起来,好处可真不算大。但是到了夯土路面上,效果就明显了,牵引力系数从0.041左右降到了0.021,几乎一半!

在上次试验时,他们其实就已经发现:轴承改进后的最终效果,和路况有很大关系,在路况差时用处不大。去野外打仗,也不会有夯土路。但姜海涛还是为这个发现而兴奋,因为他想到了另一个方向——冶炼厂里的运输。

记得后世的大型工厂,特别是钢铁厂、汽车厂里,还有煤矿等地方,都会铺一些铁轨,用一种小车运原料,甚至送人。它们应该是能省很多力,比如电影《叶文》里,叶师傅不是就和他的徒弟一起推一车煤吗?那些车的下面应该是滚动轴承,不会是滑动轴承,否则很难推动。自己原先一直认为造不了小轮车,也正是因为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还是不够小,后来又发现路面阻力更大。现在可以用滚动轴承对付车轮小带来的坏处,用轨道改善路面。

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姜海涛立刻让井把用过的木轨道重新铺上,又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结果大受鼓舞:滑动轴承战车在木轨道上的牵引力系数为0.03左右,换滚柱轴承后降到了0.011,降幅接近三分之二!

更主要的是,这意味着1吨重的货物,就算放到木制轨道上,也只需要11公斤的力气就可以推动。嗯!?真有那么小吗?

再一想,好像吉尼斯纪录还搞过什么人拉卡车、拉火车,那可都有几十、几百吨呢。照那推算下来,一吨火车只需要十几公斤拉力,似乎也很正常。

甭管到底多少,反正是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在霍的矿井、竖炉之间修轨道的事,应该能节省很多人力。

于是姜海涛立刻画了一张简单的示意图:两条工字形的铜条,下面垫着木条,好像叫枕木;上面的运输车采用一种小车轮,内侧凸起,正好卡在两根铜条之间。他又给工匠们讲解了半天,把轨道宽度定在2米,车轮直径定为30米,轴承外径定为10厘米,内径定为5厘米,至于车和轨道上其它部分的具体尺寸,就交给工匠们设计了。姜海涛打算先修一条20米长的轨道进行试验,于是让他们设计完毕后,算出需要多少铜料,然后去找归通要。

姜海涛正忙着,归豹突然派人来找他,说有要事商量。

赶到归豹那里后,他发现除了归仪、养敖、薳书,还有一个人也在。归梁,那个留着整齐的长胡子,显得有点风流潇洒的中年人。这家伙已经成了归豹的戴笠、胡佛,也许更像007邦德。姜海涛提出的外线作战想法,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摸清楚国的动向,特别是楚胡边界地区的兵力分布。既然这家伙来,就说明他的情报工作有成效了。

不料大家落座后,归梁的头一句是:“海涛公子,这次你可是又立下了大功。”

姜海涛心说,归豹教你的那些情报收集方法、怎么培养特务,可都是我从影视剧、小说中学来的,集中了一两千年以来特务的发展历史,还有无数代无数名小说家、编剧们的丰富想像力,能没用吗?

“多亏了你想出保存蚕茧,还有缫丝的新方法,我们才这么快就把息城、沂城、大隧等地的情况都弄清楚了。”

听了归梁这话,姜海涛一愣:什么?大功是这个?

养敖等人似乎也不太理解,于是归梁解释了一番。

在姜海涛“发明”了烘茧、热水缫丝工艺后,胡国能够生产丝绸的时间段一下延长了三四倍,蚕茧的需求量增加,产品价格也降低。由于桑树种植规模的增长速度有限,因此归豹曾通过胡国商人到楚吴两国购买了大批新鲜蚕茧。价格自然要比楚国人自己收购的高一点,而且有多少买多少。就算两国打得再狠,下面的经济交往,或者说物产交换,还是必不可少的。胡城战役后,有些商人又马上往楚国运过去一大批丝绸,价格便宜。随后几个月下来,他们顺利地到楚国北方城市做了两三趟生意,有一个甚至带着丝绸绕往了晋国。这一卖一买,也让楚国的不少农人、商人尝到了甜头,对胡国商人的好感迅速提高。

依靠这种“人气”,胡国商人们为归梁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三个还被发展成第一批“间谍”。不过是兼职的。归梁为此并没有费什么劲,因为收购蚕茧的终点、卖出丝帛的源头,本来就是归豹,你不帮我归梁的忙,能行吗?

楚人也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商人会与归豹有那么密切的关系,更没有想到他们的活动会与今后的战争有关。于是归梁的第一次情报圈发展工作顺利完成,汇报出的成果也很显著。

....

Hao123中文網[Hao123.se] 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