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要致富,先
作者:法拉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48

现在的车都是双轮车,所以车上装的东西要尽量在中心位置,也就是车轴的正上方。这样,才能让前方的车辕尽量没有上下的力,干扰马的牵引。这个力如果大了,还有可能通过挽具压迫马的脖子、肩部,使它们更快疲劳。

在战车上,甲士们可以通过前后移动来调整战车的重心,所以平衡问题不算明显。现在却是要运货,而且要把装载量提高一倍,平衡的影响就比较大了。轸老头告诉姜海涛,他们可以在装货时尽量让前后平衡,货物的重心在车轮上;但车子一动起来,肯定会前后摇动,前面车辕上会产生大约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的力,具体多少得看货物堆了多高。对于牛,这个力还不算大,可对于马就有点麻烦了,除非是驯得很好的马。长途运输,这种前后摇动的现象也会比较讨厌,增加牛马和驭手的负担。

姜海涛一想,这问题还真有点讨厌,因为1000公斤的载重量可不是他随便要求的。

要想外线作战,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突然打击楚军。如果自己还像子辛那样慢腾腾地行军,对方就有可能及时反应过来,或者增兵或者转移,那可就不好打了。因此他不能还靠过去那种以步行为主的军队,最好能让兵卒们都坐到车上行军,像养锜当初率领的骚扰部队那样。就算这些车的速度比养锜那时候慢点,和人的步行速度差不多,那也有很大好处:兵卒们都坐在车上时,可以保存体力,延长每天的行军时间,或者到地方后就能投入战斗;如果他们轮流下车,跑步跟随,那就能提高行军速度。

1000公斤基本上相当于10个兵卒的体重和主要物资,因此如果能造出这么大载重量的运输车,那他只需要500辆车,1000匹马或500头牛,就能组织出一支5000人的“快速机动”部队。达到这个人数,就能保证对楚军占据兵力优势。1000匹马,占了胡国现有战马的70%。如果车的载重量只能达到500公斤,那就需要多一倍的马牛,不够了。

怎么办?要么在保证平衡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载重量,1000不行,那试试看800。要么就采用以前想到过的办法,造四轮车。

去年学驾车时,姜海涛曾给养锜画过一个四轮马车的设想图,可是被对方以车重、转向问题给否决了。现在因为车轴、车箱的制造工艺也大大提高,因此车的自重问题能够解决;铜轴承能大大降低阻力,因此车轮应该能变小些。他过去也曾和轸老头讨论过,知道车轮越大,需要的牵引力就能够越小。

于是姜海涛立刻开始两条腿走路。自己带一些木匠设计四轮车的结构,主要是前面可以转动的车轮,还有如何再降低一些车体本身的重量。井和豫带一些人试验现在各种车辆的牵引力和重量的比例,称为“牵引力系数”。除了比较一下采用铜轴承前后牵引力的变化有多大,还得试一试在不同路面上有什么区别,因此姜海涛又分出一部分人在工场旁修建一小段平整的夯土路。

谁知道土路刚开始修,井和豫就跑来叫停,然后向姜海涛描述了他们设想的试验方法:在一口井上架设一个大型滑轮支架,挂上丝绳,一端吊着重物,另一端牵到车上。这样可以不断增加重物,看需要多少才能拉动车。把滑轮、重物架在井上,可以让车多运动一段距离,否则不便于观察。

姜海涛这时突然想起来,物理课上说过摩擦分两种,静摩擦、动摩擦,好像静摩擦大一些。现在井和豫设计的办法,主要是测量静摩擦。于是姜海涛首先夸奖了他们俩一番,然后告诉他俩:车被拉动后也许阻力会变小,这个数据更重要;他们可以在重物拉动车后,再逐次减少重物,用手拉动车,看它能否平稳前进;如果慢下来,就再减少重物,直到它们在推一把的帮助下可以启动,然后平稳前进。

为了尽量降低滑轮摩擦对测量的影响,姜海涛让他们用铜铸造滑轮轴,打磨光滑,而且把滑轮尽量造大点。小理豫随后提出了一个办法:滑轮造好后,在它的两侧吊上同样的重物,然后在一侧慢慢加一点重物,看需要多少才能让滑轮转动;这个重物就是因为滑轮摩擦引起的,最后试验时按照比例把这部分去掉,测量结果就应该更准确了。姜海涛一听,这办法确实合理,也挺方便的。

整个试验步骤敲定后,姜海涛立刻让工匠们把夯土路改到工场附近的一口井边修筑。

没过几天,姜海涛他们就设计出了一辆四轮车。它基本上是在老式战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把车箱向前延长,然后在中间插了一根粗木,和砲弩的旋转支架差不多;粗木的下端是一个两米来宽的三角支架,两端伸出车轴。因此两个前轮的直径只有普通车轮的一半,全部在车箱下面。而且由于空间限制,它们也没有放置竹片减震器。姜海涛和工匠们讨论后,觉得这车主要用于运输,速度不需要很快,因此暂时少点减震装置也可以接受。当然,前后车轮上都采用了铜制的轴瓦、轴套。前轮各部分的宽度,包括车轴部分,姜海涛他们暂时没有修改,以免出现强度问题。不过根据他们的设想,车上货物的重量只有一小部分落在前轮上,大部分还是在后轮上,以降低阻力。前轮的主要作用还是避免车体因为重心前后移动而引起的俯仰。为了便于前面的牛马转弯,车辕也被改到了前轮的三角支架上。

四轮车设计完成后,木匠们开始制造。这时夯土路还没完成,于是姜海涛立刻和井、豫他们一起先对一辆老式战车和一辆改装了铜轴承的砲弩车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证实了大家的估计——车轮和路面之间的阻力很大,而且要比车轴之间的摩擦力大得多,所以木轴加装铜轴承后的牵引力降低远远不到60%,只有22%。老式战车的牵引力系数为0.160左右,也就是说500公斤的战车需要80公斤的力拉动;砲弩车的牵引力系数只降到了0.124左右,需要86.8公斤的力,和过去差不多。

嗯?那为什么养锜他们觉得双马拉动的砲弩车跑得并不慢?

于是姜海涛让人去养锜那要来了几匹马,还让人找归通要了两头牛,对它们的拉力进行一番测试。结果他们发现牛的拉力能够达到160公斤左右,但要想长期拉动,就只有100来公斤了。马的平常拉力确实小很多,而且和马的体质有关,在30到50公斤之间。但是在狠狠的鞭策之下,它们也能爆发出100多公斤的拉力,最大可以达到120公斤。

这一下姜海涛他们才明白,养锜他们的砲弩车用双马拉动时能跑,但只是和过去双马拉动的战车差不多,小跑而已,行军、逃跑时没什么问题,冲锋就不行了。双马牵引的砲弩车基本上可以长时间行军,而且马的步行速度要比人稍微快一点。所以在骚扰楚军时,他们的砲弩车仍旧比对方行军快、逃得开。

看着0.160和0.124这两个数字,姜海涛觉得有点失败。木轴换成了铜轴承,摩擦系数从0.5变成了0.2,最后的效果却只有这么点?他还利用这四个数字作了一个假设,然后推测出一个结果:车轮和路面之间引起的阻力为0.1,剩下的是车轴摩擦引起的阻力,用木轴时为0.06,用铜轴承后是0.024。还是路面的影响更大呀。

姜海涛立刻催促工匠们赶紧把夯土路完工,然后又进行了一轮测试。

老式木轴战车的牵引力系数降低到了0.072,不到以前的一半;铜轴承砲弩车则降低到了0.041左右,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

修路的效果,居然比他“发明”的铜轴承还要大!难怪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什么,“要致富,先修路。”

姜海涛立刻想到了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