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弩箭系统
作者:法拉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150

“杠铃?”井听到这个新名词后忍不住重复了一遍,轸老头也带着询问的表情看着他。“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姜海涛一边在地上画,一边说:“你们先造一根杆,两边套一个圆木板,直径3尺。整个东西的重量就在1石吧。注意木板外留一段轴,可以套些小圆木板。它们的重量,从1斤到50斤吧,2斤、10斤、20斤都造几个。这样在外面套不同大小的木板,它就能有不同的重量。”

井首先发问:“公子,你是想看看自己能提起多大重量的东西吗?”“猜得不错。”“那直接找些石头,装在布袋里不就行了?”“这个调整重量方便,今后会经常用到。而且我还想试更多的东西。比如说,让你提2石的东西,你能一口气提几下?”井听后想了想,然后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轸老头指着画问:“那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姜海涛愣了。奥运会举重比赛上,这个杠铃可就是圆的,至于为什么,他还真没想过。好像是方便滚动,对,应该是这样。“这样我们可以像车轮一样滚动它,搬动起来方便。”“公子,你不是说这东西也就1石吗?搬起来不费劲。两边做成圆木板,反倒麻烦,不如方的,或者几条边。”姜海涛心说对啊,举重比赛上的杠铃都是铸铁,什么形状都能造;现在这里锯圆木板,可就不容易了。“行,那就锯个大概齐吧,只要把重量弄准了,中间的杆加上两边,一共1石。”

--------------------------

第二天刚刚来到操场,还没上车,养锜就拉住他问是不是造了一种非常厉害的弩,然后说自己下午也要去看看。姜海涛趁机向他提出,今天自己的试验需要很多箭,让他拿来300支。养锜奇怪地问他怎么不找养敖要,听姜海涛说昨天没见到养敖,就让一名甲士去拿箭。刚开始训练,养锜有点心不在焉,姜海涛却进步很快。他用缰绳控制着前面四匹马,围着操场转了两圈,居然没出什么大毛病。养锜很高兴,立刻指导他慢慢调转车头,反向转了一圈。姜海涛正洋洋得意,准备打马跑起来,却被养锜拦住了,让他继续转圈。看看一旁的黑子,也还在驾车转圈,但比姜海涛自如、熟练。

中午一过,养锜就和姜海涛奔向工场,黑子也跟了过来。

工场里已经摆了一排木板,都有一人高,豫和工匠们正端着踏张弩在50步外试射。养锜看到豫扣动扳机,一支箭就飞快地射出,扎到对面的木板上。“哈,你也能射这么准啊?”打过招呼,他不客气地拿过弩:“嗯,怎么用的?”在豫的指导下挂好弦,看好标尺、准星,他也放了一箭。随着他不断挂弦、射箭,喝彩声也越来越多。

豫走近姜海涛告诉他,2两、1两半、1两的没羽箭都造出来了,但他经过各十箭的测试后,发现1两没羽箭的动能只有20石寸,比2两箭的31.7石寸小多了,比普通箭的16.6石寸大不了多少。而且这些没羽箭飞到60步外,就完全失去了准头,命中率不到20%;50步内,却还能保持几乎100%的命中率。1两半的没羽箭动能有28石,似乎还不错。至于穿透皮甲的能力,他还没来得及试验。于是姜海涛让井在这边继续对木板进行试射,自己带着豫去射皮甲。

--------------------------

他们刚试了十几箭,养敖陪着归豹来了,大家又只好陪着归豹“视察”他们造出的弩机、踏张弩、小弩箭、没羽箭。

刚才踏张弩用普通箭、小弩箭在50步外射的那些木板,让归豹大吃一惊。他忍不住也端起踏张弩,对着木板过起瘾来。姜海涛一看这百步之外的试验还没开始,箭就消耗大半了,赶紧让豫把小弩箭控制住,然后悄悄向养敖要箭。随后他走到归豹跟前,告诉他自己正准备试试1两的没羽箭能不能穿透皮甲。井趁机收回踏张弩和木板,试验百步之外的命中率、穿透率。

归豹在姜海涛的指导下,用踏张弩对着一套皮甲射了10支1两没羽箭,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这么小的箭虽然速度快,但前面的青铜箭头确实太轻太细,扎进皮甲后变形,就是穿不透。1两半的没羽箭就好一些,因为豫在这上面用了和2两小弩箭相同的箭头,都是1两重,唯一的区别是后面的竹竿短了一半。它们在皮甲跟前,基本上是箭箭都能穿透。但1两半的没羽箭穿透皮甲后,大多只露出一点箭头,后面的倒勾大多没过去,这对人体的杀伤力可就小多了。归豹最后拿着三种没羽箭说:“海涛,看来你这没羽箭不能比2两小啊。”姜海涛心想,自己想把坦克炮的脱壳穿甲弹那套思路照搬过来,效果不太理想啊;因为这时的青铜没有钢、钨合金坚硬,而且即使钨合金穿甲弹,也不能无限增加长细比;穿甲弹那样光溜溜的箭头只能给敌人扎一针,很容易被拔出,这又限制了箭头的粗细。他只好承认自己暂时的失败:“公子,确实如此。不过我想可以再试试各种形状的箭头,也许能降低一点重量。轻一点,也能让速度变快,方便瞄准啊。”

这时井已经对着木板试验完毕,姜海涛就带着归豹走到50步开外,用没羽箭射那些木板。看到它的命中率甚至比有羽毛的普通箭还高,归豹、养敖都很高兴。他们很容易看出,这没羽箭要比普通箭少了一道工序,而且携带时不用担心损伤羽毛,影响准头,回收后也更容易使用。

随后他们去看了看经过改进的十弓车弩。

新弩机归豹已经听养敖介绍过,但他和姜海涛都没想到它能那么轻松地扣动。轸老头告诉他们,上午他们经过测试后,发现用青铜造出的一号弩机,传动比可以达到200。也就是说,现在扳机那里只需要7斤半的力就够了。这比踏张弩上的扳机力,只不过大2斤多。在悬臂、扳机头等细节上,他们也进行了一些改动,提高了挂弦的可靠性。比如握把由两个并列的改成一前一后,前面那个也有一类似扳机的小杆,可以由瞄准手扣动,协助弩机挂弦。挂弦时,瞄准手会侧过身体,为拉弦的绳索让开道路。绳索由两根变成了一根,既可以由后面的十几个人拉动,也可以由一个绞盘拉动。

绞盘,是让归豹他们大开眼界的一样新东西。轸老头他们在后面的车把上固定了两根横木,中间有孔,竖着穿了一根半尺粗的短轴,拉弦的绳索就绕在短轴中间。横木上方的短轴有一尺多粗,在中心挖了三条夹角60度的沟槽,三根四尺左右的木棍塞在里面。这样,横木上就形成了一个有六根杆的绞盘。两名工匠站在横木前后,一起扳动面前的杆,让绞盘转动起来,卷起中间的绳索,拉开了十弓车弩的弓弦。

看到原先要十多人才能拉开的十弓车弩,现在俩个人就可以拉开,大家都感到有点神奇。不过姜海涛不太满意。绞盘的转杆长度,是轴半径的8倍,因此俩人转动它拉弦,应该比原来还轻松。但现在这俩人看起来比过去的拉弦手还费力点。姜海涛上下仔细看了看绞盘,知道问题主要出在转动摩擦上。他悄悄问了问轸老头,能不能把绞盘轴变细,或者把转杆再加长,结果是除非把木头换成青铜。这显然不可能。不仅浪费宝贵的材料,而且绞盘会太重。但是借着归豹的高兴劲,姜海涛提出为这个绞盘加上青铜轴承,这样能降低转动阻力。[注021501]

怕归豹有和轸老头昨天一样的疑问,姜海涛又强调了战场上拉弦手战伤的可能性,还有它经过这些改进后,有可能搬到现在的战车上,车上两名甲士就能挂弦,然后射出硬木重箭,一举消灭对方的战车。后面这一用途打动了归豹和养敖他们,于是姜海涛得到了继续改进十弓车弩的原料支持。

归豹转了转没有负荷的绞盘:“海涛,你要是真能把那么厉害的弩装到战车上,两名甲士就能用,我们就不怕楚军的战车了。还有那些步卒用的弩,我们胡国能有更多射手,再也不怕楚军甲士了。”养敖也高兴地点点头:“我看这踏张弩应该多造,用普通箭射百步之外的敌人,近到50步后用没羽箭。”说到这,他转头看着姜海涛:“你现在确定用几两的没羽箭吗?肯定不会好几种箭都造吧。”“当然不会。踏张弩应该只配大小两种箭,重量都要好好选择,这样才能把弩箭系统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弩箭系统?”养敖奇怪地看着他。

--------------------------

姜海涛一不小心,把记忆中的“枪弹系统”给搬过来了。步枪和子弹是一个整体,应该互相配合好,这他可知道。比如那著名的AK47,就是以中间型枪弹为基础的。如果没有7.62×39毫米枪弹,就不可能有AK47。不过他现在不是为一支箭设计最适合的弩,而是为一把弩设计出最适合的箭。

先把养敖的问话应付了吧。

“弩箭系统,就是说弩和箭,应该是配合默契的整体。比如十弓车弩,用4斤的硬木重箭来配合最好,还有4两的箭。5斤箭和3两箭,对它来说就可能不合适。”归豹忍不住问:“怎么不合适呢?”“5斤的箭速度慢了,射程就可能短。同样都能穿透大橹,它就不如4斤的。而3斤的箭,可能穿不透大橹。3两的箭,虽然速度快,但飞远以后可能反倒不如4两箭。刚才我们用的没羽箭,1两的就不如2两的。”

这番说辞,完全是姜海涛为了应付养敖的提问临时发挥的,他自己都还没整得清清楚楚。不过归豹和养敖听后,还是明白了一点。他们都用过不少次弓了,知道箭的重量轻了重了都不合适,而且不同拉力的弓,还有不同的用途,对箭也有不同的要求,包括箭的重量、箭头形状。

归豹若有所思地说:“那么说,现在这踏张弩配什么箭最合适,还需要试一试?不过这弩,是不是不用改了,可以开始造一些?”养敖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海涛,你参加考核,准备用哪种弩?”归豹一听也被提醒了:“对啊?这弩对你来说似乎太硬了,拉开费劲。”“公子,我正准备试一试多少拉力合适,然后专门造一把弩。我估计2石左右大概合适。今后也可以造一些拉力小一点的踏张弩,这样既能让更多的人用弩,还可以降低疲劳,增加射速。”“好,还是你考虑周全。”归豹赞道。姜海涛接着说:“我们还造了一把可以调整长度的弩,准备对各种情况下的箭试一试。现在的普通箭有4两重,如果把它变轻变细,也许能同时提高穿甲能力,还有准头。”“哦,这可以办到吗?”归豹问道。

“也许可以。比如说同样重量的箭头,细的就比粗的容易穿透皮甲。”这是姜海涛直接从坦克穿甲弹上学来的。可惜养敖当头给了他一棒:“那可不一定。如果太细,箭头就很容易弯,或者被撞断。”姜海涛心说你可真讨厌,干嘛这么较真。“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但要细到什么程度就容易断呢?我们现在如果试一试,就有可能知道箭头重量和粗细的关系,今后设计新的箭时,就可以直接知道最细同时又足够结实的尺寸,让箭头的穿甲能力最强。还有箭头的形状,什么样最能让箭飞远,什么样射入敌人后,伤害最大。这叫做基础研究,可以方便今后的很多事情。”

--------------------------

归豹和养敖对看了一眼。这个“基础研究”对他们来说又是个新词。不过看姜海涛说得还有些道理,而且这种全新的弩机、踏张弩,从最开始有想法,到现在基本上很完善,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这其中,姜海涛搞得那些奇怪试验应该是有不小作用。在蓼城造十弓车弩时,也多亏了对草靶的试验,还有大小不同重量的弩箭,才有硬木重箭的产生,才有足够数量的箭射穿楚军上百面大橹。如果等到楚军攻城时才发现箭的重量不合适,哪怕当时只有一点点不合适,战局可能都不是那样。

“好。你要做什么基础研究,就做吧。只要能把这弩造得最好,干什么都行。”归豹爽快地拍了拍姜海涛的肩膀。养敖则看了看周围:“我看你这什么试验,组织得还不错。不过别太浪费东西,那么大片木板,我可是费了不少人才砍来的。”姜海涛心说你这家伙真抠门:“将军,没有这些浪费,就不会有锯和剪刀。”养敖哈哈一笑:“好,我给你木头。不过我看这臂张弩虽然还不如普通弓箭准,但不用花太多时间练习,也应该再改一改,没准可以用没羽箭射50步内的敌人。它还短,带起来大概方便点。”归豹接着说:“将军说的有理。你就赶快试吧,也许这次出使楚国没有效果,楚军会马上来报复。尽快造出好弩,我们才能对付楚军。等你这个什么基础研究搞完了,什么弩箭系统系统最好了,我们就立刻开始造,多多地造,到时候楚军来了,每个国人都上城头,一人一把弩,射死他们。”

看到归豹做出举弩射箭的样子,嘴上恶狠狠的,脸上一脸嘲笑,周围的人也都跟着笑了。归豹又展望了一下“美好未来”后,带着养敖他们离开。养锜也带着黑子回操场练武,临走时告诉他,自己准备不教黑子射箭了,直接用弩。姜海涛连忙告诉他别这样,还是要学一学射,毕竟弓要比弩轻得多。末了他还给养锜戴上高帽子,说他们是打战的精英分子,就应该有更大本事;弩最好给那些缺乏训练的步卒用,只是用来壮大力量的。说话中,他差点把“职业军人”顺口带出来。

养锜走后姜海涛一想,现在好像还真没什么职业兵。那些甲士虽然军事训练多,但不是一天到晚呆在兵营里,而且他们人数很少,打战的主力还是那些只有很少训练的国人、农人。不过这可是“军队体制改革问题”,自己还是赶紧“举重”吧。

--------------------------

说“举重”,其实只是提一提那可以调整重量的木杠铃。没一会功夫,姜海涛就确定自己对于2石左右的杠铃,还有比较好的承受力。不到2石,他可以连续提十多下,超过2石,就只有五、六下了,然后腰酸腿疼。不知道六艺考核时,需要他射几箭。姜海涛后悔刚才忘了问问养敖他们,然后决定就按2石拉力造一把踏张弩,专供自己使用。原因吗,因为这是个整数,好计算。

豫去给他订做弩弓,他就转到井那里看看“基础研究”要用的那把弩。它其实比较简单。底部是一个滑座,或者说导轨,两侧一寸多高,顶部向内弯曲,正好卡在两个木块的侧面。这两个木块上,前面绑着弩弓,后面安着弩机。把不同长度的木块塞在这两个滑块之间,就能调整弩弓和弩机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改变了弩的拉长。为了让弓弦正常滑动,滑块上还铺了一条光滑的竹片,中间有槽。

姜海涛告诉井,他的任务就是首先用普通箭,从10寸开始,测量箭出去后的动能,然后射皮甲,看它能否穿透。把数据记下来,他们就能知道这种箭穿透皮甲至少需要多少动能。当然,每一种情况下应该射上二三十次,记录下平均值和穿透的次数。全部试完后,再换小弩箭试。

不料姜海涛还没说完,井就打断他,提出一个问题:这样需要很多皮甲,那可不便宜啊!姜海涛听后一下楞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小,因为即使每次都只有一个小甲片,每片也不过能挨三四箭,一趟试验下来得上百片,接近一整套皮甲了。而且按照他的设想,今后还将铸造各种形状、尺寸、重量的箭头,配上不同重量的箭杆试验。仅仅是V形箭头,它前面的角度,还有最后的宽度,究竟在多少度、多少寸最合适,那就得射不少箭呢。

看来只能采用替代品。姜海涛告诉井,找一种最常用的木料,硬度比较稳定的,锯成木板当靶子。他还给这起了个名字,叫做“标准木靶”,测量出的穿透深度,一律叫做“标准穿木深度”。

井听完他整个设想,苦着脸问道:“啊,公子,这得要多久啊?”“你不用着急,慢慢做。”“非得干这件事吗?我们不是已经试出来,2两的没羽箭已经是最小的,再小就不能穿透皮甲了。”

井说的当然有道理。但姜海涛在刚才“举重”时,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现在还不知道六艺考核时,要用箭射什么目标。如果只是用箭射草靶,那自己可以钻一下空子,用一种飞得快、射得准的箭头,穿透力则糊弄过去。要这么投机取巧,就有必要作好准备,多了解一下各种箭头的基本特点。

于是他一脸严肃地说:“这可很重要,能让我们以后设计弩箭时更方便。甚至还可以对剑、戈、矛之类的兵器做些改进。不然以后每造一种新兵器,我们都要再进行好多次试验,浪费时间。”“哦,这么重要。那我还能干别的吗?”“当然可以。只要你把这些试验计划好,每种箭头的尺寸、结果记录详细,就没问题。今天有其它更重要的事,你就暂停试验;没事,你就继续试验。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很有效果。”这下井才算放心了,知道自己不会被这项繁琐、单调的工作完全捆住。

姜海涛还告诉他,每种箭头都要编一个号,比如“1号”、“25号”,记录下详细的外形尺寸,还有铸造时的铜锡比例,并且留下10个作为样品。不同长短重量的箭,也要这样,编号、记录、留样品。试验记录上,就可以用这些编号代替名称,免得今后这箭头、那箭头的太多了,分不清楚,也可以防止重复制造箭头、重复试验。

最后姜海涛给他讲了一些“表格”、“数据库”之类的新概念,当然全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初级理解”,跟后世的标准解释对不上号。不过在这里,他就是标准。随后姜海涛马上就足足体会了一把“标准制定者”的快感。那是他来到春秋后,制定的第一项胡国标准,也可以算华夏第一项标准,而且他说多少就多少:一个圆周是384度!

--------------------------

[注021501]:金属轴瓦到战国时期才有,而且是铁制。嵌在轮毂中的称为“锏”,相当于轴瓦;套在车轴外的叫做“釭”,相当于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