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傅嘏被参 (1)
作者:非?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36

杨仪的事发生在公元235年正月,新年新风貌,魏国大臣们吃惊地发现魏明帝曹睿变了许多,变得更像个威福无上的君主了。

也或者变得不太像个英明的君主了,这一点包括明帝自己在内,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这一切变化却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还得慢慢来讲。

234年的年底,魏国发生了一系列天象警示,先是在十月乙丑(十四日),月犯镇星及轩辕星,后在同月戍寅(二十七日),月亮又犯太白,十一月,京师一地更是平地雷声隐隐,震动得房屋瓦舍摇动不已――却是一场小小的地震。月犯镇星、轩辕星、太白金星具体是一种什么状态,得去问天文学家,尤其是古代那些星象大师,但是月亮没事老是去侵犯那些星座也的确不能算作好事,后来的地震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在古代星相学家眼里,这些现象都是与人间有关的,甚至一个星座应对一种人,一个方位,一个天象应对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因此月亮的这犯那犯,和此后的地震,都是必须立刻与人事国事联系起来的,万万不可小视。从魏国十二月份的举措,朝廷“下诏有关部门删定大辟刑罚,减免死罪条例”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知道,魏国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不管怎么说这终究是有益的,而且天事也只能解决成这样,于是明帝接下来继续开始解决人事。

235年正月初八,明帝任命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以奖励其功劳,慰勉其忠诚勤劳,而后,明帝将傅嘏召到了宫中。

明帝态度很严肃,他见到傅嘏抬手就将一份表章掷给了他,冷笑道:“傅嘏,你好大胆!”

傅嘏突遭斥责,不知何故,当下拾起表章细看。他大体看过之后,脸色迅速恢复了平静,躬身回明帝道:“臣不知陛下为何动怒?”

明帝心下奇怪,问道:“难道表中所奏不实?”

傅嘏再次躬身,说:“句句是实!”

明帝怒道:“诸葛亮是我魏国大敌,你身为魏国臣民,一度对他大肆称扬,难道毫无愧意?他既德义忠信具备,才能威望兼有,那朕岂不正是天下大贼,正该*?”

傅嘏不慌不忙,从容而道:“陛下圣明之君,难道不知贼与非贼其实不过是双方的一个托词?天下不可二主,各国都存称霸之心,然而如果都师出无名,凭什么压服众心?臣斗胆说一句直言,其实我与蜀吴皆无正邪之分,惟存强弱之势。得人心兴大义,励精图治者为强,最终取得天下,实现一统者为强,成者为王为圣败者为贼为寇,此是必然,却又非仅凭话语之权可以自定,公道自在人心。臣此正是为国家着想。诸葛亮辅佐危难的蜀国,仪仗险阻不肯臣服,是为忠,他治理蜀国井井有条是为能,他以恩德信义著于天下是为明,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节,诸葛亮堪称古往今来第一贤臣,确为魏国大患,可魏国如果对此视而不见,见之不明,甚至故意歪曲毁谤,这又如何能起到警示臣民,号召臣民,引导臣民,表彰贤能的作用呢?陛下难道害怕臣下都起而效仿诸葛亮,魏国从此大治吗?古人何以能够表彰死节的敌人而厌弃无骨的降臣,正是出于这种道理啊!臣认为,陛下追随古代圣贤之道,心胸浩荡无忌,正该寻求保存诸葛亮之流的言论行为,将其发扬光大,以显示魏国的光明大德,如果陛下甚至能够对敌国的诽谤之词,反对之声都许他流传,而毫不忌讳,那陛下的恩泽还有什么地方不能施及,那天下还有什么人能感受不到陛下的明智通达呢?那蜀吴两国还有什么资格来与陛下争夺天下?天下贤能之辈,天下汹汹人心,岂不将都归于陛下一人?臣愚钝冒昧,陛下若觉臣下有半句可取,则臣下幸甚,国家幸甚,如果不然,臣下甘愿一死谢罪,但臣之言行完全是出于一片竭诚,万望陛*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