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刘禅恨杀李邈 (2)
作者:非?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22

后主刘禅似乎对这件事的恐惧感觉反不如大臣们强烈,他的恐惧在于丞相的去世,这一个恐惧就已经完全把他控制死了。他本来一直依赖丞相为他打理筹划一切,现在丞相没了,他瞬间感到的是一种天崩地陷,如临深渊,无根无基,魂飞魄散的感觉。巨大的恐惧之外,是铺天盖地的悲伤,丞相待他虽然很严厉,但更有父亲般的恩情,这种严厉以前他颇有怨言,而此时都随着丞相的死烟消云散。于是刘禅什么也顾不得了,干不了了,听不进去了,他只是一个劲地哭,哭,哭,哭得惊天动地,声嘶力竭。

偏偏这时候还有人来触他的霉头!

这个不知死活的人叫李邈,字汉南,本为益州刘璋旧人,也是先帝刘备占领益州之后才归附的,这个人总喜欢出一些不寻常之语来表现自己,他的说话早曾分别得罪过刘备和诸葛亮,但他从来不思悔改。这大约就叫本性难移。

刘备领益州牧之后,在新年正旦里要大庆,当时为从事的李邈负责行酒,所以得以进见。李邈见了刘备不忙着行酒,先责备道:“振威将军因为您是他的骨肉宗亲,充分信任,让您去带兵讨贼,可是您大功未建,他倒先被灭亡了,我李邈认为您的夺取益州,实在太不光彩。”喜庆之时,李邈之语大煞风景,刘备当时便怒,他问道:“你既知不该夺取,为何却不助他守卫呢?”李邈回答说:“不是不敢助守,是力量不足以助守。”李邈前面之语颇为义正,但是后面的回答却显得不伦不类,几乎等于承认自己是贪生保身,审时度势,见风使舵之辈,此人既不能学王累自悬于城门之上,死谏尽忠,现在却又来夸夸其谈,当下引起众人的哂笑。执法官因其惑众当即要求将其斩首,刘备自然无有不从,却是诸葛亮坚持求情才放了李邈一条生路。

当时也只有诸葛亮能够劝住刘备,李邈算一个什么人物?就是当年论地位论器重程度毫不逊色于诸葛亮的庞统在这类事上触怒了刘备,刘备都曾不留情面,李邈实在侥幸。

那是在刘备刚刚设计杀了刘璋的名将杨怀高沛之后,刘备与群臣在涪县置酒庆功,刘备多年来疲于奔命,立身无地,当时自然不免得意忘形,他因此举杯大声说了一句:“今日之会,可说快乐无极!”刘备的话出于真心,当即引起了庞统反感。夺取益州之计虽是庞统一力促成,然而此举终究有悖信义,有失正大,因此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庞统一面是在积极帮助刘备成就大业,一面在心里却不免矛盾愧疚,有此心态,他自然欢情自薄,无法真正融于气氛之中。现在刘备把成功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还如此露骨地表达心情,庞统不满之下脱口而道:“偷袭别人的国土而引以为欢,这决非仁者之师!”刘备已经酒醉,闻声怒喝:“周武王*商纣,前歌后舞,难道他就不算仁义之师吗?你既然认为不该取乐,就快快离开这里!”庞统地位如此,作用如此,益州之事目前还全依赖于他来筹划,刘备失态之中竟也丝毫不顾。#手打吧随风手打 #

其后不久,身为一代雄主的刘备终究很快就清醒过来,让人把庞统请回了,庞统坐回自己的位子,也不道谢,照旧埋头吃喝,显然心有余鲠,刘备为了给各自找一个台阶下,于是问庞统道:“刚才之事,是你错还是我错呢?”庞统回答:“君臣俱失。”刘备闻声大笑,这才继续与他的部下开怀畅饮。

一场祸事似乎由于刘备的大度而消于无形,其实真正的原因明眼人无有不知,这种真正能道出雄主内心的场面是的确足以引起明智者的警惕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庞统那样的能力。所以李邈如果没有听说过此事,至少也要在自己身上接受教训,但是他不。

李邈后来跟随了丞相诸葛亮,官至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建兴六年时,丞相西征,马谡错失街亭,丞相将杀他治罪,这时李邈在旁进言道:“秦穆公赦了孟明,因此而称霸西戎;楚人杀了子玉,两代无所振作。”他断章取义,胡乱对比,完全窥不透马谡生死的重大意义,所进之言有虚义而无明理,大失丞相意旨,因此诸葛丞相非常不悦,随后将他调回成都,再也没有将他用在要处。

当然相比之下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并不十分明显,这样的意思蒋琬等也曾表达过,但人的一贯行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说出的话就给人两种味道,所以不同的人便应该说不同的话,至少也要艺术一点。要命的是李邈这次的话,是他在丞相去世之后,后主刘禅悲痛莫名之时的这次上书,由这次上书足见李邈的昏聩已到了何种地步。他能这样说话,更足以证明诸葛丞相前面对他的猜疑是很正确的。

群臣都在为了丞相的去世,杨仪魏延的纷争忧心如焚之际,李邈上书对后主说道:“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帝也不是好杀之君,只是因为做臣子的惧于形势,为其所逼,做君主的畏于臣威震主,所以才萌生变故。诸葛亮身率强兵,狼顾虎视,臣常替国家担心。现在他死掉了,既能保全他的宗族,西戎方面从此也将再无征战,蜀国大人小孩正都引以为庆呢!”李邈是以常心猜测诸葛丞相,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德,他以此来劝阻后主节哀,向后主尽忠,显然是会错了意,用错了心。且先不说蜀国臣民对他的话如何反应,就仅仅是一个刘禅也万万不能对这样的话无动于衷。李邈只看到了诸葛丞相专权的一面,却并不知道刘禅基本上是甘心保持这种状态的,除了丞相对他要求多了点,限制多了点,他没什么不舒服。刘禅尊敬爱戴诸葛丞相是发自内心的,他虽然平时稍有怨言,但这种根本决没有动摇,而且因为丞相的去世,在此时此刻这种根本反而代替了一切,超过了一切。

刘禅虽然懦弱无志,却并不愚钝,他透过一双红肿的泪眼看完了李邈的奏章,大怒跳起。他大声道:“丞相去世,天地动颜,李邈在他尸骨未寒之时,不但毫无哀痛之意,反而竟能用此虚妄狂悖之言来大肆攻击,混淆视听,显见此人居心叵测,无父无君!即传朕旨意,速将此人收押处死,敢为其求情者一律同罪不赦!”

刘禅语声铿锵,神情凛然,大失常态,他的命令被很快地执行下去了。李邈之死无人同情,这大约是皇帝刘禅一生中最决断,最自主,最英明,最不容置疑的一大处置了。这件事的处置不仅表现在感情上,也同时表现在维护君臣之义,表彰忠正勤勉,安定人心防范萌动上,后主刘禅在诸葛丞相去世几十年后还能够安居其位这绝不是偶然。他最终退位的原因仍然不在失去国内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