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刘晔的悲剧 (3)
作者:非?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44

黄初二年,刘晔为侍中,封关内侯,当时关羽被孙权所杀,群臣都认为蜀国弱小,名将只有一个关羽,关羽一死,蜀国忧惧,刘备必不敢出兵。而刘晔认为,刘备与关羽有君臣之义,却情同父子,刘备必为他报仇,以显示大义,且刘备从来以威武自强,也须借此显示武力,使敌人认为其力量有余。

刘备出兵后,孙权倾全国之力应付,并派使臣向魏国称臣,群臣正纷纷庆贺之时,刘晔对文帝说:“孙权无故而降,必定内部有紧急变化。外有强寇入侵,内则不安,同时又怕魏国趁机攻伐,此不过是权宜之计。现在天下三分,魏国十有七八,吴蜀各保一州,依山为阻以水为界,遇到紧急情况互相援救,这利于小国生存。而今他们自相攻杀,是天欲使其灭亡也。应当大兴军队,径直渡江攻吴。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的灭亡不会太久。吴亡则蜀孤,如若魏蜀各得其一半,蜀也不能长久,何况它得其外部,我得其内。”文帝却反对说:“别人称臣来降却*他,这将使天下想投奔我的人恐惧疑惑,我何不攻蜀?”刘晔说:“蜀远吴近,一旦中原进攻,蜀惧怕撤军却难以禁止。现在刘备挟怒怀忿,势必灭了吴国才甘心,我如果攻吴,他必然大喜不顾其他,不会改变决策,这是大势。”

文帝终究接受了孙权的降表,还封他为吴王,刘晔因此又劝阻道:“王的位置,离天子仅一步之遥,陛下这是为虎添翼啊!不如封他为侯,如此江南士族百姓与他就没有君臣之义,可防后患。如果孙权接受王位,蜀军退去之后,他对外仍声称进贡,而实际却不拔一毛,您会不会感到震怒,去*他?陛下此时去*他,天下会怎么说,吴国被蒙蔽的民众会怎么看?孙权一定会说他不失君臣之礼,而您无故兴兵,那时吴国愤怒之下上下一心,战斗力将增强十倍!”文帝还是不听,结果吴国陆逊大败刘备之后,孙权每年进贡的礼物果然越来越少,终至于无。其后,孙权号召国内抗击魏国,说的也正是那些话,倒像是刘晔教给他的。

黄初五年文帝曹丕出兵伐吴了,刘晔劝阻不听,只好跟随出征。文帝在广陵泗口召集群臣问道:“孙权会不会亲自到来?”群臣回答:“陛下亲征,孙权恐怖,必然动员全国的力量应战,但如此重任他不敢托付他人,一定亲自到来。”文帝又问刘晔,刘晔说:“孙权顾虑陛下以万乘之躯帅重兵牵制于他,却暗地会派别将渡过江湖,他必定统率军队静待变化,不会采取行动。”文帝在广陵停留了一段时间,孙权始终没有过来,他只好班师回朝了。文帝回朝之后,对刘晔说:“卿的计策很正确,当考虑为朕灭去蜀吴二贼,详细了解敌人的情况。”这句话应该算作一种最高的褒奖。

因为刘晔的杰出,到了明帝时代,刘晔终于得到亲近重用,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嫉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伺伏之后,陈矫事件终于使这些人找到了突破口。